第353章 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

“小道师”

正为战胜张工而兴高采烈地笑个不停。

此时门被推开,三个人走进房间——原来是郑主任、黄主任及“李组长”。

他们三人停下了脚步,愣住了几秒钟之后恢复正常。

张工赶紧站起来收拾掉刚才在地上玩耍留下的印记;一旁观战的小道则跟着快速站起身。

面对领导们的目光,两人都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郑主任问道,眼神扫视过两人。

白衬衣的男人微笑着看向这对老幼组合:“这俩人可真是活宝,在这种时候还在找乐子。”

随后,他转向身旁条纹衫的男人,两人默契交流了一个眼神,继续展开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们这边还需要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希望各位同事继续努力。”

会议结束以后,众人散去,唯独留下两个意外碰面的老朋友。

刘工与另一位新来的工程师相视一笑,心中暗涌着难以言表的情感,而此刻无需言语,彼此间的理解与默契已然传达出所有的话语……

几天后,正式的会议如期召开。

项目进入关键时刻,每个环节都不容出错。

王主任咳嗽两声,打断了陈组长的哀怨哭诉。

“陈同志,这件事我们已经向上级汇报了,上级同意我们的计划。”

陈组长冷哼一声。

他知道这个情况,只是心里依旧有气。

“你们的困难我们完全理解,也明白大家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心血。”

王主任语气坚定,“我们都怀着共同的目标——将工作做好,挺直腰杆站起来。”

“我相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力量往一处使,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难题。”

陈组长苦着脸,这些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但这次是为了物资问题才如此。

基地上下都知道他们这些技术专家是最受重视的。

虽然要求一视同仁,但由于他们工作的特殊性,消耗大量脑力,因此需要更多的补给来维持状态。

这也是领导们一直强调并特别对待的地方。

这次他和黄主任商量好来争取一些实际利益。

“如果饭都吃不饱,怎么有力气干大事呢?”

陈组长抱怨道。

王主任转头看向新面孔李小辉,“你是新同事吧?”

李小辉愣了一下,点头说:“是的,我是李小辉。”

“听着像是京城来的?”

“没错,我是从红星轧钢厂来的。”

王主任点头表示认可,“我也曾是那儿的人,很久没回去了。”

李小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旁观者如黄主任和陈组长一时也不明所以,静默观察局面发展。

“来了以后适应得怎么样?”

“还行。”

“年轻人就应该出来闯荡,增长见识,对将来很有帮助啊。”

“确实受益匪浅。”

李小辉点头说道。

“一路上我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

“嗯,我们应该为国奉献,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奋斗。”

王主任继续与李小辉交流,两人聊了几句家常,逐渐偏离了主题。

屋子里的人们露出各异的表情。

而王主任通过这些日常话题在侧面了解更多信息。

张组长似乎也有所感悟,在杨小辉面前来回扫视,心里隐隐察觉到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交谈间,王主任和赵文博对视一眼,后者接着谈起了工作上的问题:“这报告上提到几个关键环节的问题需要调整,尤其是核心组件不能承受足够的压力,若考虑热胀效应,后果将更加严重。”

随后两人离开,并向黄主任交代了一番,提醒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三人离开房间,黄主任和张组长一同走出。

张组长拍拍杨小辉的肩膀:“走了,赚了个烟包一瓶酒,不错啊。”

杨小辉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奇妙感受。

走过安检区,拿着分得的物品返程。

途中张组长忽然问道:“你看起来心事重重?有啥事跟我说呀。”

杨小辉摇了摇头,“没事儿。”

心里却在回想刚发生的种种情境。

“嘿!你知道那句话‘当局者迷’么,你现在就是这样!”

张组长打趣地说。

停了下来,杨小辉皱起眉,“你觉得冉组长怎么看我的目光很特殊?”

“特殊的眼光?什么意思?”

杨小涛突然感到某种启示。

脑海里灵光一闪,回想起了曾经离去的父亲的形象。

经过几秒钟思索,他明白了眼前的状况,并意识到冉某人可能正是岳父冉秋生。

想到这里,他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起来。

这一刻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我们还有机会见面。”

他在心底暗自发誓。

随即转身走向仓库,整理情绪准备继续工作,希望能尽快与那位重要人物分享最新的进展与消息。

同时他也告诉自己:要确保家里人都过得好,一切正常。

张组长在一旁看着杨小辉的背影,微微笑了笑。

“真是一个冲动的年轻人。”

自言自语地说,同时放松身体以缓和先前紧绷的状态。

他知道这位新人还需要引导,就像每个年轻的战士都需要一位长者的指导一样。

另一方面,赵文博回到办公室后,独自沉思良久。

九年光阴过去,尽管肩负使命离别亲人多年,但此刻心中满是对未来成功的信心和坚定的决心。

他坚信梦想终会实现,不会让家庭失望。

擦拭完眼泪,他握紧笔记本,毅然决定投身接下来的工作当中。

他要向所有牵挂他的人保证:“一定会有圆满的结果。”

本应两天完成的任务,拖到了今天才搞定,超出了预定的时间。

厂长责备不断,其他车间也纷纷抱怨。

技术室的人心中同样不满,明明只是个锅,不像蒸汽机那么复杂,但他们却为了这个项目连续加班到今天。

看起来一些方面只是形式上对了,实际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面对厂长的催促,他也只好拿出应急方案。

相比之下,王工显得颇为失望,而张工则表现得异常镇定。

他对技术室的付出心知肚明,主任林强和其他攻坚组成员更是昼夜奋战,无暇回家。

他对此也不好过多评论,大家已尽全力。

结果证明,这个看似简单的锅并不容易制造。

“李科长,”

张工收回思绪,问道:“图纸有问题吗?”

林强调侃道,“厂长,我们测过了,数据没有问题。”

眼看已经没时间再拖延,张工松了一口气,现在只剩三天的时间来赶上进度。

生产任务艰巨,必须尽快开始行动。

“把图纸下发,让他们着手制作吧。”

说罢,王工站起来向办公室走去。

不久后,几个车间负责人就分得了设计图样,并立即开始工作。

在四号车间里,李师傅接到图纸后,立即召集起三位钳工组成攻坚组,准备第一个完成。

自上次输给高工后,李师傅一直在寻找机会重新证明自己,并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如今信心满满。

他首先仔细审查了一遍图纸,确保心中有数。

“阿强。”

“师父,是。”

“看看这零件是什么,拿一个回来。”

李师傅一眼认出画中的橡胶圈不是普通工具可以制作出来的。

很快,四号车间主任吴磊找到了仓库管理,拿回了一个尺寸相似的替代品,并赶紧藏入怀中回到车间。

中午时分,车间里的工人依旧紧锣密鼓地加班加点进行赶工。

赵主任从外面走进三号车间为工人们打气,并将午餐送到现场。

她走到一群围绕着正在忙活的陈师傅前,“老大,我给您带午饭来了,请赶紧吃点吧。”

陈师傅看着端在手上的饭菜和周围的同事,感到些许安慰。

他吃了几个馒头与一碗菜汤,这是最近少有的丰盛食物,让他充满斗志继续工作。

与此同时,其他车间也加紧进度,互相间的竞争氛围紧张而浓烈。

五车间门口,传来一声声关于进度的消息传递。

虽然失去两位顶尖技师后,三车间有些劣势,但仍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期待转机到来。

工厂仓库那边,

吴磊比其他人更快抵达,顺利拿到一条类似的橡胶圈匆匆返回。

当他走到车间门口遇到了正急匆匆赶来查看材料情况的一众对手,赶紧把手中的物件藏起来跑回了四号车间。

此刻已是中午,车间依旧热闹非凡。

工人们争分夺秒地努力着,希望尽快提交成果争取首件成功。

刘丽抱着饭盒走向还在埋头苦干的陈师傅。

"大叔,您快吃饭吧。

"

陈师傅点头表示感激,并迅速用餐以便尽快回归工作中去。

车间门口有个叫做小张的年轻人来回踱步等待消息,心里也为陈师傅取得的重视感到高兴,特别是这段时间住在同一个宿舍里,他能感受到陈师傅对他很好,两人关系有所改善。

只是他对另一位同住者刘丽依然有些不满了。

忽然听见远处郭主管愤怒的声音,随后听到他命令保安驱赶某个人——那是他们共同认识的一个小伙子叫傻亮。

原来,傻亮在外面守候许久,想了解内部的情况。

然而他身上传来的怪异味道引起了郭主管的不满,并遭到斥责,双方还发生了短暂的口角。

事情平息后,所有人都又投入到高压锅制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