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第 28 章
不出胤禛所料, 大庆皇帝既然已经亲自到了西秦县,果真是做足了虔诚的姿态。他没有宣召他们前去县衙觐见,反而在次日上午, 亲自上李家村拜谢柔嘉和胤禛。
当然,皇帝出行,安全向来是最受重视的。尤其是李家村及其周遭村落, 如今聚集着两三万名难民, 安全隐患极大。
大庆皇帝也怕死, 一路护卫他安全的武将丶士兵们也担心出意外, 大臣们更是看重自己的性命,都是不会轻易冒险的人。
但大庆皇帝一意孤行, 非坚持要亲自去拜谢两位济世救民的世外高人,以此来彰显他对百姓的关心, 安抚百姓,并重塑朝廷威望及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当皇帝铁了心要做一件事,大臣就算有意见, 也不能明着抗旨不尊。
于是,此日天还没亮,千馀名护卫兵便先行一步,提早赶往李家村,设立了几道安全防线。
柔嘉一觉起来, 看见的就是一个戒备森严的李家村。众多身披盔甲丶手握武器的士兵们, 他们表情严肃,十步一岗丶百米一哨的架势,让李家村和暂居在附近的难民们, 噤若寒蝉。
被动静吵醒的村民们,既不敢推开门扉走出去, 更不敢上前询问发生了何事,只能一家人躲在房间里,小心翼翼观察着外面的士兵。
李村长心里也慌得很,他活了几十岁,哪里见过这等架势?见这么多官兵围村,第一时间还以为村里有人犯了大罪,他们都是被牵连的九族呢!
喝口凉水冷静了一下后,李村长恢复了五分镇定,重新鼓起来勇气,决定先去打探打探消息,然后去找无所不能慧通大师和许道长商量!
他特意准备了一个鼓鼓的荷包,忍着心疼往里塞了十两银子,这才拉开自家的木栏门,朝着离他最近的士兵走去。
李村长拄着拐杖,佝偻着腰,步伐缓慢,脸上始终对着笑,一副憨厚无害的模样。他人未到声先发,就担心这些士兵突然拔刀砍向他。
“诸位官爷,老朽是李家村的村长,不知您诸位一大早围住李家村,所谓何事啊?”
巡哨的士兵快步走过来,上下打量着李村长,见他并无威胁,眼里的警惕这才散去。
“你就是李家村的村长?正好,今日圣上数位大人要过来拜访两位高人,就由你去挨家挨户地通知一声,让这里所有人都安分守己,勿要大声喧哗丶勿要横冲直撞,一旦惊扰丶冒犯了圣上,你们李家村可担待不起!”
李村长耳朵一阵嗡鸣,整个人都晃了晃,他似没有听清一般,重复询问道:“官爷,您是说当今圣上与数位大人,要来咱李家村?!”
李家村千里之外的祖坟,难道真的冒青烟了吗?
他们何德何能,既然能让当今圣上亲临李家村?!
李村长下巴上新蓄的一小撮胡须激动的直抖,拄着拐杖的手用力过度而青筋突出,更显三分粗糙苍老。
官兵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头,他转身直接朝着李村长邻居家木栏门走去,嘴里说道:“你没听错,走吧,我和你一起去通知其他人。”
李村长深吸几口气,努力保持住自己作为一村之长的风度,他快走几步靠近官兵,小声提议道:“官爷,我们家有一面小铜锣,是每日召集大家出工的工具,用来通知消息也极为有效。”
官兵回头瞪他一眼,“李村长,我们难道会没有铜锣?你们李家村和附近几个村子,里里外外都是外地逃难至此的灾民,圣上安危何其重要,圣上行踪乃是机密,岂能大张旗鼓地宣扬的人尽皆知!”
李村长面色僵硬,缓慢转着眼珠看了看李家村现在“十步一岗丶百米一哨”充斥着官兵的场景,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小小的疑惑:
这些官兵这样一番戒严肃清的动作,难道还不够大张旗鼓吗?
他觉得自己一个小老百姓,果然猜不透这些官老爷们的想法。
柔嘉和胤禛跟着两个官兵刚走到这里,就凑巧听见了方才那官兵和李村长的对话,一行四人都沉默了。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极为默契地停下了脚步。
柔嘉看向她身边的官兵,故作不解地问:“居士,你们到底是想提前告知村民们实情,让他们做好夹道恭迎圣上的准备,还是想彻底瞒住他们?”
被问到的官兵耳朵都红了,他觉得自己的脸皮真是臊得慌,他就说嘛!上司今早上肯定是没睡醒,下达的命令不清不糊丶矛盾的很!
他们千多名士兵浩浩荡荡跑来李家村,沿途每百米也留了人站哨,李家村更是被层层围住,如此动静,想不引起灾民们注意都难!
而且,上头还让他们跟李家村的稍作解释,让李家村的村民不得在圣上面前无礼冒犯……
既要他们雷霆动作丶震慑宵小,又要他们低调行事的同时安排好一切丶务必保证圣上出行安危。这命令,矛盾极了,以至于他们趁夜一路奔走赶来李家村时,脑子里面仿佛装了一碗浆糊,晃晃荡荡又迷迷糊糊。
此刻听正闻名于大庆的许小道长这般问,官兵嘴唇嗫嚅几下,闷声说道:“我们奉命前来李家村排查安全隐患,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圣上的安全!”
柔嘉:……
大庆皇帝真是比她预料的还要奇葩一些,他脑袋里面怎么想的?竟然真的被胤禛猜中了!他一个皇帝,没事跑来李家村见他们做甚?
他来就来呗,还怕死得很!人还没来呢,就先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这不纯粹的扰民么!
她轻叹一声,侧头与胤禛对视一眼,胤禛板着一张俊脸微微点了点头。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圣上亲临此地慰问受灾的百姓们,本是仁慈之举也。只是你们突然间不明不白围住村子,反倒惊扰了这里的百姓,反而不美。”
胤禛的语速不疾不徐,声音沉稳,仿佛真正的悲悯世人的得道高僧般,开口仁善,闭口众生。
“既然你们担心圣上到此恐遇危险,贫僧愿随诸位前往县衙谒见圣上。正好,贫僧亦t有一事,想与圣上相商。”
胤禛脊背挺直,手上虽持着佛礼,整个人却不卑不亢,一双瞳孔漆黑的凤眼,沉静而睿智,仿佛能震慑人心。
他的话说的自然而又理所当然,让周遭听见这话的士兵们,都没察觉出什么不对劲。仿佛他与大庆皇帝平等而论,并无不妥。
柔嘉心里默默给他点了个赞,暗道:胤禛要是不当皇子,肯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和尚!
他要是在唐朝,去西天取经的人,指不定就不是唐僧,二是胤禛了。
脑子的想法漫无边际地飘散了一瞬,柔嘉迅速回神,附和道:“贫道也愿前往县衙拜见圣上,还请诸位居士带路。”
几个为首的官兵相互对视几眼,面露犹豫之色。他们也听到了消息,昨日圣上可是十分坚持要亲自过来李家村的,他们顶头上司这会儿还在县城里,他们除了听命行事之外,可做不了什么主。
其中一个士兵站出来说道:“慧通大师,许道长,此事非我等能做主,还请您二位安心在此等候圣上大驾吧。”
胤禛看向柔嘉:看吧,他就说大庆皇帝一定不会放弃,眼前这个,来李家村彰显圣威的大好时机!
呵,当皇帝的人,考虑事情都习惯复杂化丶阴谋家,想着利益最大化。
这大庆皇帝,为了巩固他的皇权和统治,说不定还会给他们赐个什么封号,或者成为一个挂虚名的国师。
柔嘉心里渐生不安,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大庆皇帝为何这般坚定地要亲自来拜访他们?他不会是……想要寻求什么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吧?
他们青一派,可是正正经经的茅山宗道士,习得是驱邪出鬼的道术,修得是积德行善丶养生困寿的自然之道,可不是那些妄图长生不死丶与天同寿得永生的邪魔歪道!
想到大庆皇帝如今年老体弱,快要压住不住朝堂诸多大臣的情况,柔嘉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不安定了。
她递给胤禛一个眼神,随后多官兵说道:“居士既然如此说,那我们师兄弟就先回屋里,恭候圣上大驾光临了。”
“至于这附近的百姓们,你们与其像现下这样不清不楚的,引起他们的恐慌,还不如直接讲明情况,让他们今日都谨慎些,也免得无意间冲撞了圣上与前来的诸位大人。”
说完,柔嘉对李村长点了示意后,又转身朝着自己的屋子走去。胤禛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侧,一僧一道穿着同样的衣服,晨光下的背影,倒是分外和谐。
几个官兵又聚在一起讨论了一阵儿,这才做出决定,“李村长,还劳烦您把家里的铜锣接我们使使,我们今早过来的匆忙,没来得及带着上这些。”
李村长面上点头哈腰地应下了,心里却得意地直叉腰,他暗暗瞥了一眼最开始与他对话的士兵,手下不着痕迹地摸了摸胸口的荷包。
幸好,他的银子还没来得及送出去,不然又白白浪费了十两银!他非得心疼得少活一年!
他在心里冷笑道:哼,说什么你们不缺一面铜锣,有本事,就别找小老儿我借啊!
柔嘉和胤禛回到自己的小院子里,他们门口也站着两个士兵,不过他们并不在意。
柔嘉直接盘腿坐在垫了软垫的木凳子上,一副正在打坐修炼的模样,实则却在小声说着:“二师兄,你说大庆皇帝来见我们,到底有什么目的?他不会是想来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