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萧怀沣怔了下,封住了她的唇,将她抱起来回了帐内。

骆宁兴致不太高,可萧怀沣再次感受到了两个人的亲密。没有隔阂,是至亲的夫妻。

他用力抱紧她,搂得她快要窒息。

骆宁沉溺在这样紧紧的拥抱里,阖上了双目。

到了冬月底,朝局终于稳定了,盛京城里也恢复了秩序;雍王府以及附近街道的房舍,或修补或重建,都恢复如初了。

雍王府的正院也修好了,骆宁带着丫鬟们又搬了回去。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顾湛的婚期没有再订。

一场浩劫,朝臣忙得脚不沾地,每个衙门都要去办很多不属于他们的差事,礼部当初接到帮顾湛和胡云骁重新选日子的官员被调往地方上去了,此事搁置了下来。

顾湛还在王府待嫁,偶尔去趟胡家。

所有人,包括骆宁都以为,朝局稳定了,萧怀沣继续摄政,所有事都有条不紊缓慢往前时,可变故又生。

——小皇帝病了。

他的生母陈太后穿着太后朝服,亲自上殿,请朝臣和摄政王可怜小皇帝年幼体弱,准他禅位。

“不是我安排的。”

萧怀沣回来后,如此对骆宁说。

纷乱事情尚未理清楚,小皇帝要禅位了。

朝臣们震惊之余,又觉得情理之中。

小皇帝刚满三岁。

他的生母若是郑玉姮,也许他会有机会长大、亲政;陈太后只是宫婢出身,没有娘家帮衬。

他母子只两条路可以走:做傀儡,或者公然退位后去封地做个郡王。

这两条路,哪一条都是荆棘丛生。将来能否活得长久,看他们的造化。

只是当前需得做一个选择。没有选择是最好的。可要往前,就要选一个。

骆宁便说陈太后:“怀沣,她真勇敢。”

敢于选择的人,已经做好了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她能生出这样的勇气,而不是等着事情变得不可收拾,被迫退位。

她有孤勇。

不是只有迎难而解的人有勇气。把什么困难都预料到了,还敢挪一步的人,不管这一步是往上走还是往下沉,也是充满了勇气的。

骆宁有些敬佩陈太后。

“……你的心腹怎么说?”骆宁问,“要推辞吗?”

“需得推辞几次。”萧怀沣道。

骆宁了然。

“没想到她会突然上殿。”萧怀沣又道。

骆宁则想,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变故不断。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在改变。

筹划好的事,总不如人意;却又总有些意外收获,来弥补这种“不如意”。

骆宁与萧怀沣之前说妥,十月初送母后棺木南下,如今已经冬月了,此事就在骆宁心口压着。

如果萧怀沣接受了小皇帝的禅位,他提前八年登基,骆宁重生的确是改变了很多。

冬月初,陈太后提出小皇帝禅位;直到冬月底,经过了陆丞相率领的朝臣“三推三让”,才“说服”摄政王同意。

钦天监开始择日,萧煜退位、萧怀沣即位两个日子都要选。

小皇帝萧煜退位是腊月初一。他退位后封了“顺承王”,封地渝州。

禅位的皇帝,如果能顺利离京,不被诛杀,往往封郡王而不是亲王。

朝臣给萧煜选的封号,“顺”、“承”,一个是赞美他以天下安稳的大义,一个是表示萧怀沣对他的信任。

他得了这个封号,可见朝臣和摄政王都满意。如果他后面不作乱,大概可以平顺活到老。

萧怀沣登基则是腊月初八。

小皇帝退位后,雍王府就开始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