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钓鱼打援
“好的,这十几个石头雷,也足够他们一个小队的东倭鬼子受的了。”石匠说。
“我看,一个中队都不怕,”团长说。
“一个中队可是有不少啊,近二百人吧,十来个地雷怎么够?”
“你们的雷,加上我们的战法,一会一起见证,也让言司令也开一下眼界。”
“言司令的警卫员刚刚让我们缴了枪,还要再让有言司令看一下?”石匠说。
“什么?”
听完石匠的介绍,独立团团长轻轻笑了起来:
“你们真是不自量力啊,以言司令一人主力对付你们那些大刀长矛都绰绰有余,只是,他早已经知道你们是我们自己的乡兵,不愿意动手罢了,事后才借机给你们发枪鼓励你们的地雷阵。我劝一下你们啊,以后可别再把这种不知道自己斤两的事情当正事嚷嚷了。”
“哈哈,也是啊,他们可是始终没有开枪。”
“言司令的拳脚,你们还没有见识过吧,根本不用警卫员出手的。”
“你们说的什么啊,这么高兴?”广朋从里屋走出来,对大家说。
“他们再说你给他们发枪的事情。”团长道。
“海猫县石头雷、地雷阵和联村防御确实搞得好,还把我们警卫员的枪都缴了呢,值得你们好好学。”广朋很自然的说。
“啊?”
“对啊,他们不见敌情不挂弦的做法非常好,要是警卫员在山上四处乱跑,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他们乡兵保管更好,可以少好多麻烦。”
“所以就把枪发给他们了?”
“他们装备太差,大刀长矛根本上不了阵,也就只能打打游击。钢枪配上地雷阵,就可以上战场了。”
“我们一会儿拉出去用石头雷打鬼子,缴获还需要上交吗?”
“今天要是打的好,就可以情全部给你们留下的。要是打得不好,可就再说了。”
县长也走了出来,团长趴在县长耳边说了几句,他高兴的说:
“真的吗?太好了,一定让言司令看看我们的战法。”
“什么时候去?”广朋问。
“就现在吧,有一座炮楼已经被我们围困半个月了,估计这几天县城里的敌人们就会去送给养,或者是炮楼里面的敌人向外突围,咱们一起去看一下?”
“好啊。”
县长端出满满的一篮子煮红薯,让大家赶紧吃饭,之后准备去打击敌人援军或者炮楼里面突围的敌人。
“有点大蒜或者咸菜就好了。”广朋道。
“你也吃大蒜?”
“大蒜可是好东西,生吃可以防疫,在北方更是这样。”
“太好办了。”
县长到门外摘下一串大蒜,大家一起一边扒着蒜皮,一边吃着。
“你们的作战设想是怎么样的?”
“我们准备把今天刚刚制作完成的石头雷,埋在县城运送给养队伍的必经之路上,阻拦他们援助的道路。重点是对付炮楼里面出逃的敌人,围困半月,他们已经饿了至少三天了吧,战斗力最差,这一次战斗的重点就是拿下他们。”
“想法不错。炮楼有多少鬼子?”
“一个班,十几个人。”
“这个炮楼距离县城多远?”
“不到二十里,十八里地吧,因为炮楼所在的地方就叫二十里堡。”
“你们的最终目标不还是要拿下县城吗?我踢提一个建议,就是集中力量打运送给养的队伍,一则是夺取他们掠夺的物资,二则是零打碎敲,借助他们的增援,把县城里面的敌人一点点消灭掉;三则是拿这个炮楼继续钓鱼,直到他们决定彻底放弃为止。你们看怎么样?十几个东倭军,不值得我们大动干戈,要用足他们,消耗他们,所以,不仅不能迅速拿下炮楼,还要尽量放一点物资给他们送进去,等待下一批物资输送。”
“这是一个好办法,那么,一会就按照你的计划执行了。缴获可就是我们的了。”
“没有问题。兵力上,警卫员也可以接受你的指挥。”“不用了,我们如果缴获多了,可以给他们补充一下长枪。”团长鬼笑着说。
“言司令这是要把东海区的东倭军消耗光,还要减少损失,让他们从此望而生畏,从而建设强大的战略后方基地。”
“言司令,都怪你吧?人家哈都不许参战呢。”警卫连长说。
“没事,我们一起学一下人家的战术不是更好嘛。”
果然,一点意外也没有,县城里的东倭军如期出动,十几颗成七星状布设的石头雷全部炸响,接着独立团一阵枪声后跟着突袭,除了最前面的两辆马车“逃进”炮楼里面外,增援的一个中队部队,丢下了四十几个死尸和伤员,其余的全部逃回县城,枪支缴获了五十余支。
独立团没有人牺牲,只有五人受伤,而且打得开,撤的快,对炮楼的封锁继续中。
“看到了吗,武器加战术,这就是东海区巍然屹立着基础。”寇副司令对县长说。
“言司令考虑的非常周全,想不到援兵那么容易就被打跑了,而且就连武器和伤员也扔下。”海猫县的石匠眼看了整个过程,极为惊讶,想不到一个中队的东倭军就会那么容易被打垮。
“这的独立团和双乳县,还有海猫县石头雷的功劳。你们写一下战斗总结,给战士和石匠们记功。”广朋吩咐。
“应该你们写吧,这是执行了你的作战计划啊。”
“我就是提出来一个建议,贯彻实施的是你们,当然是你们的功劳。以后,莱东后方基地的重任,还要落在你们身上,好好总结经验教训,全军推广。以后,你们的任务还会很重的。”广朋毫不犹豫的说。
“战斗的缴获……”
“以后,战斗缴获的百分之七十,你们留下,用于发展独立团独立营等,还有乡兵,也要重点加强力量建设。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上交就行了。”
警卫连长非常高兴,虽然没有全部恢复长枪,打不死我也比一支长枪也没有好得多了。
第二天,广朋一行沿着海岸线继续前进,一直到了当年秦始皇到过的地方,望着黄蓝明确的海洋,以及不结冰的海水,广朋问寇副司令:
“你知道对面是哪里吗?”
“应该是百济国吧,现在是东倭鬼子的一部分了。”
“对啊,他们就是占领了百济以后,部队才顺利到达三省地区,然后才大举进入内地的。”
“是的。”
“可是,莱东不一样,东倭军就是在莱东登陆,直接进攻的,所以,东海区的建设一定要加强加速,绝对不可以让任何敌人从海上踏进莱东半步。”
“也太难了,在这么辽阔的海面上,哪里设防呢?要是处处设防,也就等于处处不设防啊。”
这里距离宣队长平常停船的渔村,距离并不太远,也就十来里地。不过,按照广朋的原来计划就是夯实东海区建设的基础所以,并没有打算带上他一起观察情况。
不过,现在他改变了想法,那就是因为寇副司令也对海洋非常不感冒的态度。
广朋看了他一眼,终于明白过来,在相当多的将领中,对海洋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的,大概要有九成九,因为就连长期在莱东工作的寇副司令都缺乏了解,就不用说别人了。
“这样吧,咱们让宣队长过来一趟,我们一起到海上转一圈,带上渔网,捞点新鲜海货,为宫先生担任全军总教官表示一下祝贺怎么样?”广朋想出了让寇副司令了解海洋的办法。
“到海上去?我们买点鱼不就行了吗?刚刚过完年,也不贵。”
“只有自己打的鱼,吃的才有味道,格外香。”
“据说,会晕船的。”
“你不是在老家也坐过船嘛,海上也是一样,没事。”广朋试图鼓励他。
一个三面环海地区的副司令员,竟然还不敢下海,这是广朋绝对不会允许的,因为这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东海区是牛角尖地带,可以说,抬腿就是海不了解海洋的性格,是不会指出有关海洋的正确决策的。
“话是这么说,可是,听渔民说,晕船会晕的丢命的。”寇副司令还是有些畏惧。
“我看啊,你就是陆地猛虎,海上一片浮萍啊,没有根基的。这样吧,我和宣队长下海,你在这里等一等,就负责观察陆地上的安全情况吧。怎么样?”
“谁是海上的浮萍了,一会我也跟着上船,让你看看,我既是不怕死的陆地猛虎,当然也是不怕水的海上蛟龙。”
广朋却看出来了,话语虽然有力,但是腿却在哆嗦,很显然是害怕了。
“那就好。警卫员,马上骑马到宣队长驻地去一下,让他马上带好渔网,开船过来一下。就说是我和寇副司令的命令。”
“是!”
眼看警卫员策马远去,寇副司令脸色都变了,道:
“言司令,你是要玩真的啊?”
“你不是也同意了吗?当然马上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