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记玉全四美

第404章 学佛处人事

肖姐说着,又转向四儿:“四儿,这本经能借我看看吗?里面有些句子我没读明白,等我看完了,再跟你请教请教。”

四儿把经书递过去,双手捧着,语气很谦虚:“您别客气,经书您拿去读,就是麻烦您帮忙保护好,别弄破了。至于请教,我可不敢当,咱们就是一起交流心得,我也是刚开始学,很多地方还不懂呢。”

程姐换好衣服后,步履轻盈地走了过来,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对着四儿柔声说道:

“哎呀,四儿呀,你可千万别小气哦!虽说谦虚确实是一种美德,但在众多的布施行为当中,法布施可是最为殊胜的呢!一旦遇到合适的因缘,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布施。肖姐可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善信呢,在咱们助念团里,她对念佛的精进程度简直令人钦佩不已。”

程姐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然后继续说道:“就拿上次那位老人离世的事情来说吧,当时家属们都惊慌失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个时候,肖姐挺身而出,带领着我们助念团的成员们,从晚上十点一直念到凌晨四点,中间甚至都没有停歇过呢!”

说到这里,程姐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肖姐的赞赏和感激之情,她接着说:“而且呀,肖姐的家庭条件也相当不错哦。平时我们助念团需要印制经书、购买供品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捐款,从来都不吝啬。不仅如此,她还经常会给我们带一些好吃的呢,我可真是受到了她不少的照顾呀!”

四儿听了,眼里满是敬佩:“肖姐,您真是了不起,我之前也参加过一次助念,那次的经历,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神奇。”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仿佛是在努力回忆起那段经历,然后缓缓说道:“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寒冷夜晚,我的贵人金雁的母亲离世了。她知道我平时有读经的习惯,便邀请我去帮忙助念。”

那天晚上,寒风刺骨,异常寒冷。我坐在金雁母亲的床边,紧闭双眼,与大家一同念诵佛号。突然间,我感觉到眼前闪过一道亮光,仿佛有许多微小的光点在飘荡。与此同时,我察觉到有一束明亮的光芒,从悬挂在墙上的《西方接引图》中投射出来,正好落在她母亲的身上。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虚幻的身影逆着光飘然而起,如同被那束光吸引一般,缓缓地投入其中,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我的耳朵里,竟还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音乐声。这音乐声与我们平日所听到的截然不同,它异常柔和,让人的内心感到无比平静。

“我当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是自己太累了出现幻觉,可后来总想起那个场景,就想弄明白。

我在网上搜经文看,看《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是不懂。后来我去城郊的观音洞,遇到一位老居士,他跟我说,学佛不是求什么神奇的景象,而是学怎么做人。

他说,你帮别人按摩,是在帮人缓解痛苦;你参加助念,是在帮人安心走最后一程,这些都是在做善事,做善事的时候,心里没有杂念,德行就慢慢提升了,那些所谓的‘神奇’,其实是自己心里的光。”

肖姐听着,不住地点头:“你遇到的这位老居士说得对!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总想着要念多少经、拜多少佛才能有‘感应’,后来参加助念,看到有些家属因为我们的助念,从悲痛慢慢变得平静,才明白学佛不是求自己好,是求大家好。

上次有个小伙子,他妈妈走的时候,他哭着说‘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她’,我们陪着他助念,念到后半夜,他忽然说‘我妈好像在笑’,后来他跟我说,那天之后,他心里踏实多了,也知道以后要好好对待身边的人。”

程姐也跟着说:“是啊,上次我孙子生病,我急得睡不着觉,肖姐跟我说‘别慌,咱们一起念佛,求菩萨保佑孩子平安’,那天晚上,我跟着肖姐念《阿弥陀经》,念着念着,心里就不慌了,后来孩子果然慢慢好了。我现在才明白,念佛不是求菩萨帮忙,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有勇气面对事情。”

四儿把桌上的菊花茶重新续上热水,递给她们:“我现在也懂了,之前总想着要弄明白那些‘景象’,其实没必要。就像那位老居士说的,把当下的事做好,帮人按摩就认真按,读经就认真读,助念就真心帮人,这样日子过好了,心里踏实了,就是在过好日子,就是极乐世界。”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也落在桌上的《金刚经》上,书页上的字在阳光下透着暖光。肖姐把经书小心地放进布袋子里,笑着说:

“四儿啊,你先别急,等我把这本经书看完之后,咱们再来一起探讨交流。另外呢,如果下次助念的时候你有时间的话,也过来跟我们一起吧,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嘛!”

四儿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啊,没问题!只要我有时间,一定会过去的。不过呢,如果我正在忙着给病人按摩,那我还是会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获得快乐为首要任务哦!”

程姐和肖姐离开的时候,风铃又叮当作响。程姐回头看了一眼“康乐轩”的招牌,对肖姐说:

“下次咱们可得早点来啊,这样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跟四儿交流交流经文啦,顺便也听听他讲讲那些有趣的故事。”肖姐满脸笑容地回应道,她的声音轻快而温和,仿佛春日里的微风。

肖姐的手中提着一个布袋子,袋子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着。那布袋子看上去有些年头了,颜色已经略微泛黄,但却被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丝毫的污渍。袋子的口用一根细绳子系着,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透过那半透明的袋子,可以看到里面装着几本厚厚的经书。这些经书的纸张已经有些泛黄,边角也微微卷起,但它们却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那一本本经书,就像是被时间遗忘的宝藏,静静地躺在袋子里,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