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给你们各家吃一颗定心丸

村里原来就有两辆兰驼车子。

从八月份开始,这两辆三轮车没开出过村子。

江山给李旺军嘱咐,让村里男人们学着开,开会了开自家车子。

等大家发家致富了,先买一辆三轮车。

九二年到九五年,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三轮,兰驼、金娃、时风,牌子不少。

江山提前拉回三十辆给村里人,让他们早开七八年而已。

今年冬天出去,各家如果赚不到五千块,各家连这辆三轮车都付不起,江山当什么致富带头人?

趁早带老婆孩子回兰城继承生父那套房子。

其实出厂价是四千五,拉回村里,给各家四千八。

三十辆赚九千,江山觉得这不算赚村里人一笔。

在县城买一辆一模一样的三轮,不是四千八是五千。

李旺军在手续上签字画押当见证人,要三轮车的人签字画押开走车子。

这会儿开走车子的人一分钱不交。

李旺民小心翼翼问:“旺军哥,这辆新车真是我家的了?”

李旺民瞪他一眼,没好口气。

“我解释了半天,你还没听懂?明年三月给山子还四千八百块,你明年三月要还不上,就成五千了。”

“只要给我搭个大棚种辣子,听江老板的意思到了明年三月,我肯定能还上。”

“那你还问?开走磨合去!”

李旺民开走了三轮。

江红星也不敢要:“山子,你真给我家搭一个棚?”

江山斜他一眼。

“你要不搭也行,这辆车子你先不开了,给搭棚子的人家开。”

“我搭呢,谁敢不听你话。”

江红星开走了一辆新三轮。

七百户这一坨人,二十辆车子都开走了。

陈庄的赵保红夹在人堆里观望,伸着脖子眼巴巴看陈家几户人开走了三轮。

李旺军站在自己家门台上,眼睛看过去,看见赵保红不往前走。

“赵保红,你不要车子吗?没有车子你咋拉湿土打墙?让别人给你拉?”

今天跟昨天不一样了,从今天开始,每家都要搭蔬菜大棚。

听见李旺军喊,赵保红挤过来,站李旺军和江山跟前。

他一脸担心的神色。

“江老板,旺军,前天王镇长带人拆掉我们三家棚子,明天我家又打土墙搭棚子,这不行吧?”

李光明李光亮也是这个态度,明天打起来土墙,再被王镇长拆掉。

江山乐呵:“不会了,到了后天,王民心就不是咱高崖镇的镇长了。”

“啥?他不是咱镇长了?他提拔当县长去了?”

李旺军骂一句:“他当个屁县长,后天他就完蛋了,等着瞧,他拉走的设备原路给咱拉回来。”

听李旺军说出这个意思,一圈人都不信。

“不会吧李旺军,那些设备王镇长还能原路拉回来?”

“江老板,听说你省里有人,你是不是找省里领导了?”

“省里领导管咱这个犄角旮旯村子?想什么呢。”

“咱村现在有江老板的产业,上面领导肯定管的。”

李旺军家院里正吵闹,一辆摩托停在了院子门口

江山和李旺军面对大门口,一眼认出来是乡上的传话干部。

王镇长叫陈中杰,他骑摩托车到陈中杰大门口喊一嗓子,陈中杰骑自行车就去镇上。

他以为陈中杰在这堆人里?

李旺军从门台上下来,走到大门口招呼他。

“王科长,陈村长不在我这儿。”

“我是找你,何县长说了,你现在还是七百户村的村长,王镇长被撤了,拉走你们的那些设备,赶明天给你们拉回来。”

说完这话,王干部就要离开,被李旺军一把拽住。

“哎哎,你把话说清楚,我怎么就成村长了?我不当!”

“李村长,你就别推辞了,王镇长拆掉了陈庄三个棚,县委书记发大火了,村长你先当着,明天一早,农机站的拖拉机闲了,那些东西给你拉回来。”

王干部只是传话的,传完话骑摩托车跑了。

李旺军家院里的人都听见了他说的意思。

一下子炸开了。

“王镇长被撤职了?真的假的?”

“假不了,他不但被撤职,他还要把拨给咱七百户村的建设基金吐出来,有三四万。”

“我的天,江老板做了什么?”

李旺军脚底下要飘。

站在门台上大声喊话。

“江老板干了什么?江老板往省里领导眼前一坐,照片一递,王镇长不但撤职,何县长估计也有麻烦。”

江山劝住李旺军。

“军哥,别瞎嚷嚷,埋汰县级干部会出麻烦,咱好好干咱的事儿。”

江山也没想到计划能提前实施了。

原来的打算,七百户这二十个蔬菜大棚当示范点,这个冬天出去,让大家看明白一亩大棚黄瓜是啥样的收入。

到了翻过年三月,每家每户都搭一个。

两千五的投资,江老板给各家出,四千八的三轮车,江老板帮他们拉回来。

出的每一根菜,只能是江老板的货车拉走。

他们有了收入,再给江山平账。

没想到王镇长要拆掉赵保红家和李家兄弟俩的大棚。

他这样一干,他现在滚蛋,江山的投资计划提前半年。

领导们以为七百户村示范点只有二十个温室大棚?

不是二十个,是两百个!

到了十一月中旬,土地没上冻之前,七百户村的一百二十户人,一百二十个大棚搭起来。

陈庄的六十四户六十四个大棚也搭起来。

加上江山自己的二十个,就是二百零四个。

原来的计划,到明年有二百零四个。

七百户村有了三十二辆三轮车,拉湿土拉设备拉地膜,干活效率暴增。

还有一辆推土机搭手,进度又缩短十几天。

李旺军刚才说他不当村长,大家都听见了。

“李旺军,你不当村长你也是村长,你就指挥我们干吧。”

“江老板说我们今年要挖一个金疙瘩,今年挖不上,就错过机会了。”

江山乐呵:“表叔爷,我刚说的是接下来这三年挖金疙瘩,三年以后,大棚蔬菜赚不赚钱我就不确定了。”

李旺军贴到江山跟前,语气不乐意。

“镇上小王一句话让我当村长我就当?”

“你的意思让何县长给你开一纸任命书?”

“也不是…算了,我还是给你干吧。”

李旺军心里的一个意思嘴上没说。

村里人有新兰驼了,可村里人都欠江老板钱,最多的七千八,最少的两千八。

李旺军得撅着勾子带着他们干产业,这个冬天出去,让他们把江老板的钱还上。

江山心里算了另一笔账。

一百八十户人家,每家有一个塑料大棚种黄瓜种青椒,就有了一百八十万的产值。

陈茂海给自己鼓了这么大的劲,苏书记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支持,咱不能不温不火吧。

不能让领导们来一看,只有七百户的二十个,陈庄的十个。

到了十一月,二百个占地一亩规模的大棚妥妥搞起来。

已经有二十个示范点在那儿摆着,大家心里有了底。

有了江老板的投资,七百户人大干三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