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捷报传来

日夜兼程,三日功夫众人便抵达了京都城。

京都城门下。

一支骑兵队伍疾驰而来,溅起滚滚尘烟,直奔城门而来。

守城士兵如临大敌。

巨大的烟尘使其看不清飞速疾驰而来的到底是何人,慌忙驱赶人群,准备关闭城门。

现在北武动乱,所有人都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怠慢。

就怕前线坚守不住,北方蛮族兵临城下。

城墙之上的士兵更是个个拈弓搭箭,做好了随时反击的准备。

“都把弓箭放下!没看到领头的骑兵手中拿着大康的战旗嘛?那是玉漱公主亲率的镇北军。”

城楼上的将领眯着眼看向远方,冷声喝道:

“快开门让路,让他们进去!”

远远地看见那一面大康红旗在烟尘中若隐若现,守城的士兵这才终于看清楚。

红旗使,代表有急情禀告,拦路者死。

士兵也自是不敢怠慢,在红旗使还没有靠近城门之前,赶忙将附近的百姓驱散,让出一条大路来。

“这是……这是玉漱公主的镇北军的旗帜吧!”

“红色的大康旗,好像还真是镇北军。”

“这么着急,莫不是公主兵败北武了?”

“哎……看这样子应该是的了,若是北蛮军队真的攻入了大康,又不知道今年要增加多少赋税了。”

“玉漱公主若是真能带领镇北军打败北蛮该多好啊!只可惜……哎,大康实在无人可用啊!”

……

路旁的百姓纷纷站成了一排,听说是红旗使急速回京,无不面露苦涩,唉声叹气。

每次前线有急报传来,无一例外都是兵败的消息。

一旦兵败,那么赋税就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了。

若是再有败仗,恐怕就要割地赔款了。

正在众人愁眉不展之时。

只听领头的使兵高声大喊:

“镇北军大破北蛮,收复失地,杀敌十万大获全胜!”

什么?

众人一听瞬间愣住了。

杀敌十万大获全胜?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夸大战果可以提升士气,也可以安抚百姓,更能够获得更多的赏赐。

这些城中百姓早已司空见惯,甚至是有点三人成虎的感觉。

“不是吧,我……我没听错?镇北军居然打赢了?”

“瞎想什么呢,谁知道这是不是虚报战功呢?镇北军何时赢过?”一人不屑地摇头轻叹道。

一群百姓刚兴奋起来的情绪瞬间被剿灭。

是啊!镇北军何时赢过?

这次他们也不相信,镇北军能赢得过善于骑术,全副武装的北蛮军队。

“镇北军大破北蛮,收复失地,杀敌十万大获全胜!”

红旗使高喊口号,飞速地穿过城门,直奔皇城。

京都城有内城和外城之分。

内城主要由淠水之北的大康城和淠水之南的永乐宫组成,横跨淠水,有一座长达三百余步的淠桥连通两岸。

是一个极具规模的宫殿群组,规模甚是宏伟。

两宫气势磅礴,坐落于高台之上,可谓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外城更是比内城还要大十倍有余,多是平民居住的郡城区。

“看样子,这次……好像是真的了。”

“真是这样吗?”

红旗使急速驶过,众百姓看着红旗使磅礴凛然的气势,心中也不免犯起了嘀咕。

越来越多的百姓听到了消息,赶忙跑上街道,凑过身子打听着发生了什么事。

皇城内,大康皇帝赵煜右手提笔,伏案桌前眉头紧锁。

哀叹一声,无奈又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此时一容貌姣好的宫装美妇人走进屋来,打发走了一旁的宫女太监,腰身一软直接扑到了赵煜的怀中。

“陛下,又在为何事烦忧呢?”

“哎~刚刚脑海中突然蹦出一句绝顶的诗句来,可一时间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赵煜蹙眉摇头,手上的动作却没有闲着,直接朝着甄贵妃的衣襟中探了过去。

“既然忘了,那就让臣妾帮陛下放松放松,说不定就想起来了呢?”

甄贵妃面色含春,玉手不住地皇帝的胸口摩挲着,轻笑着回道。

“爱妃说的是……”

赵煜嘿嘿一笑,郎情妾意不必多言,伸入衣襟的大手已经开始摩挲了起来。

正要进一步攻进之时,只听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陛下……”

赵煜顿时龙颜大怒。

“何事如此喧哗?”

御前太监胡大海快步来到门前,弓腰低头,小声地回禀道:

“回禀陛下,镇北军传来急报:镇北军大破北蛮,收复失地,杀敌十万大获全胜!”

大获全胜?!

听到这一消息,就连皇帝赵煜都不由得一惊。

随后眉宇微蹙,摆了摆手道:“每次都是捷报,可每次又都是节节败退。”

“镇北军是什么实力朕难道还不清楚吗?这种军报,朕早就听腻了!”赵煜冷声回道。

“回禀陛下,这次玉漱公主亲自带队,效果自然不是前几次可比的。”太监胡大海依旧弓着身子,轻声回道。

“陛下,看来玉漱公主还真是厉害,第一次带兵打仗就能大获全胜。”

“倒不如,让胡公公将捷报呈上来,看看这玉漱公主是如何大败敌军的?”

甄贵妃阴阳怪气地笑着说道。

玉漱公主的母亲是希嫔妃,并不是当今皇后。

后宫之中本就争斗不断,各怀鬼胎,希嫔妃得到皇帝宠幸这才有了玉漱公主。

其他人自然对其很是嫉妒。

况且现在都希嫔妃年老色衰,其他得势的贵妃自然不把她放在眼里。

此时的甄贵妃听到,玉漱公主带兵大败北蛮军队,便想要借此看一看玉漱公主的笑话。

皇帝轻轻地点了点头,回道:“把军报呈上来吧!”

“哎呀~”

“陛下谈论国事,臣妾应当回避……”

甄贵妃陡然间从赵煜身上弹开,娇声说道。

赵煜顿时感觉到手上一空,也没再将手再放回甄贵妃的衣襟之中。

只是满不在乎地说道:“无妨,这又不是在正堂之上,没有外臣,爱妃不用避讳。”

甄贵妃娇俏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得意之色,低头轻声回道:“是,陛下。”

于是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便恭恭敬敬地站在了龙椅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