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宣威侯出兵兖州

张新曾经以为,自己帮孙坚取了兖州,就可以避免他在岘山被黄祖射死的命运。\e,z′暁.说\网· ¨首~发?

可没想到......

孙坚还是死了。

一样的单骑冒进,一样的万箭穿心。

甚至就连时间、死法,都一模一样。

“孙文台,你这匹夫!”

张新站起身来,破口大骂,“济水相见之时,我曾千叮咛万嘱咐,让你莫要冲杀在前!”

“你轻身冒进,死不足惜,然德谋何辜,兖州将士何辜?”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你这一死,置随你征战的将士于何地?置妻儿家小于何地?又置我于何地?”

张新嘴上骂得虽然难听,但泪水还是不自觉的涌了出来。

穿越至今十载,他身边能够称得上是朋友的,也就只有一个半。

孙坚是一个。

另外半个是那小黑胖子。

孙坚战没,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有能真心相交的朋友了。

张新骂了一会,最后长叹一声。

“噫......”

终究是性格决定命运。

他做了那么多,却还是改变不了。

徐琨痛哭,不断叩首,请求张新出兵。

“琨琨。”

张新上前将徐琨扶起,见他额头已经破皮流血,又叹一声。?k~s¨j/x¢s!.,c′o*m*

“你远道而来辛苦,先下去休息吧,我这就召集麾下商议出兵之事。”

兵,是一定要出的。

别人不知道的事,张新却是知道。

王允活不长了。

从最近这段时间长安眼线送来的消息看,他给王允写的那封信,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王允依旧日渐骄狂,刚愎自用,不肯赦免西凉兵。

李傕、郭汜、贾诩这些主要演员都在,历史重演就在眼前。

历史上,李傕等人是在六月初一攻破的长安。

今天,六月初四。

搞不好王允已经死了,只是消息还没传到邺城而已。

长安一乱,张新肯定是要出兵西进,迎回大侄子的。

天子这张牌,越早拿到手,威力越大。

可孙坚却整了这么一出。

这一下,张新的部署全都被他给打乱了。

在这个关口,若是让袁术占据兖州,他根本没法出兵勤王。

正常诸侯打下一州之地,最先做的事一定是休养生息,安抚人心。

没个一两年的时间,基本不可能对外扩张。

可袁术不一样。

在他的眼里,百姓就是用来搜刮的,士族就该给他老袁家打工。

天经地义。

再加上他有称帝的‘前科’,也不太可能用大义束缚。′衫?叶/屋. \更′辛!醉`筷/

张新若是对他置之不理,强行出兵勤王,估摸着前脚刚走,后脚袁术就会调集兖州所有的资源,来打冀州。

袁术这人就像条狗一样。

哪里有肉,他闻着味儿,就会扑上来咬一口。

得狠狠地给一巴掌,他才会夹着尾巴逃跑,再也不敢招惹你。

历史上他先咬刘表,想要夺取荆州。

结果在襄阳被黄祖抽了一巴掌,折了孙坚。

然后他就联合了公孙瓒,想和袁绍争青州,又被袁绍一巴掌扇了回去。

袁术不死心,再去兖州搞事。

这次更惨,曹操的一巴掌,直接把他从兖州扇到扬州去了。

这样的一个人若是放在身边,迟早是要搞事的。

与其等他做大了再打,倒不如趁他现在立足未稳,一巴掌给他扇回去。

“多谢君侯,多谢君侯......”

徐琨哭着道谢,心中感动。

此时的孙家穷途末路,其实已经不能再给张新带来什么好处了。

可张新听闻孙坚战死,兖州危急,依旧二话不说,就应下了出兵一事。

“君侯的恩情还不完啊......”

徐琨在州吏的指引下,来到休息之所,心中感慨。

“君侯。”

徐琨走后,一旁的荀攸开口问道:“你真要出兵兖州么?”

新抹了一把眼泪,点头道:“袁公路骄奢淫逸,穷兵黩武,若不将其逐走,冀州如何安定?”

荀攸闻言微微颔首。

若是张新出于这个考量,那还说得过去。

他最怕的就是张新意气用事,为了报仇而出兵。

“来人。”

张新开口喊道:“召公与、元图前来议事。”

没过多久,沮授、逄纪二人来到。

张新请二人入座。

逄纪的心里有些忐忑。

自入张新麾下之后,他还是第一次正式参与议事呢。

同时他也有些高兴。

这场议事除了他以外,参与的就只有荀攸、沮授二人。

荀攸是什么身份?

张新的军师,一路跟随而来的元老。

沮授则是冀州百官之首。

能与他们二人并列,说明明公还是很看重自己的嘛......

张新将兖州之事说了一遍。

“都说说吧,这场仗该怎么打?”

沮授开口问道:“不知明公此战是欲吞并兖州,还是逐走袁术就够了?”

徐琨是在张新回来之前到的邺城。

兖州之事,沮授、逄纪等人比张新要早一些时间知道。

孙坚战死的影响极大,他们心中早已思考过了对策。

沮授其实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对外用兵的。

冀州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被韩馥破坏的民生还没恢复,军队的裁撤还没完成,百万黑山黄巾还没安置,实在是不具备出兵的客观条件。

但袁术占据兖州,确实会对冀州造成威胁。

以沮授的见识,自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再加上张新问的是该怎么打,而不是该不该打,因此他也只能尽力谋划。

“逐走袁术即可。”

张新定下战略目标。

冀州还没彻底消化,若再拿下兖州,将会极大牵扯他的精力,不利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基本战略。

张新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个构思。

那就是以科举制代替察举制,打通底层人民的上升通道。

想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得迎回刘协。

必须要有天子在手,他才能名正言顺的变法。

至于普及教育,以及和士族博弈花费的时间,那都是后面的事。

没有天子支持,士族又岂会坐视自己去动他们的蛋糕?

对于别的诸侯来说,现阶段或许是一州之地更为重要。

可对于张新来说,必须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最重要!

(今儿先这样,欠的一章明天补在这里)

(奶奶从icu又出来了,反反复复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段时间大家多理解一下)

(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