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宣传阵地
在姜齐看来,这种教徒,完全像是传染源一样!
他们所秉持的教义和行事风格,就如同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菌,一旦在梁山的人群中扩散开来,很可能会破坏梁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与稳定。
摩尼教在民间秘密传教,其教义中某些极端的思想容易煽动人心,让信徒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而且,他们的组织形式较为隐秘,内部联系错综复杂,一旦在梁山扎根,就如同埋下了隐患,随时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危机。
梁山这大好基业,姜齐可不想让它成了借鸡下蛋的那只鸡!
他清楚地记得,曾经听闻摩尼教在某些地方煽动信徒与官府对抗,导致当地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那些信徒们仿佛被洗脑一般,盲目听从教会高层的指令,全然不顾后果。
姜齐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梁山。
若是之前,姜齐肯定欢迎,想方设法的把他们放进来,毕竟浑水才好摸鱼。
那时的他,势力尚小,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急需借助各种机会来壮大自己。
摩尼教这样在民间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派,若能将其势力引入,搅弄风云,说不定能为自己创造出更多发展的契机。
他可以利用摩尼教与宋室之间的矛盾,从中谋取利益,扩充自己的地盘和资源,就像在浑浊的水中更容易摸到鱼一样。
可是,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此时此刻,姜齐需要的不再是浑水,而是需要一潭清池!
如今的他,成了制定规矩的人,那么破坏规矩的,就是他的敌人!
梁山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四处寻求机会的小势力,而是有着自己稳定的发展模式和根基。
此刻的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维护梁山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确保梁山的长治久安。
摩尼教的行事风格,教义充满不确定性,一旦引入,很可能打破梁山现有的平静,引发内部矛盾和冲突,威胁到梁山的根基。
外部矛盾没有解决的同时,万一再爆发内部矛盾,那么,大好局面,很可能一瞬间崩塌!
“其勃也忽焉,其亡也忽焉!”
就如同坐在不同位置上,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截然不同。
现在的姜齐,必须以梁山的整体稳定为重!
宣传的阵地,我方不去占领,敌人就要占领!
想到这里,姜齐开始奋笔疾书。
同一时刻。吕师囊在看着客房里的报纸。
“《梁山月报》?”吕师囊看着抬头四个隶书大字,不由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满是不屑,仿佛一眼就看穿了这份报纸背后的意图,“这等小手段,不愧是书生文人出身!”
“大人,这些是……”一旁的手下满脸疑惑,不太明白吕师囊的意思。
“梁山姜齐的小把戏而已,”吕师囊随手翻了翻报纸,继续说道,“这些东西,看看墨迹纸张,就知道是最近才印出来,可是上面日期却是三月之前的,再看上面写的那些事,什么齐鲁之地又新增多少户人口,什么新的作物已经成功培育,还有什么外贸成绩喜人?可见是为了借着这邸报来虚张声势!”
他将报纸扔到桌上,拍了拍手,似乎在掸去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大人英明!可他们这么做,是想骗谁呢?难道他提前知道我们要来?”手下挠了挠头,还是有些不解。
吕师囊冷哼一声,说道:“自然是想让我们觉得梁山一直以来都发展得有条不紊,各项事务都早有规划,实力雄厚。哼,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他们以为靠一份假的邸报,就能唬住我们?”
“那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手下赶忙问道。
吕师囊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先不动声色,就当不知道此事。姜齐既然想玩这些花样,我们不妨陪他玩玩。他要面子,就给他面子,文人嘛,吹捧两句,夸赞一番,好话又不费钱,但是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是,大人!”
“对了,你去安排咱们船上的几个账房先生,装作对这报纸很感兴趣的样子,四处打听关于《梁山月报》上的事情,看看能不能从梁山其他人嘴里套出些有用的信息。”吕师囊又吩咐道。
“明白,大人!我这就去办。”
吕师囊看着手下离去的背影,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在他看来,姜齐此举不过是在暴露梁山的心虚,而他则要借此机会,摸清梁山的虚实。
不过他又低头看了一眼那些邸报,嗤笑出声,“天下间五谷果蔬皆是定数,哪里能有什么新作物,便是有,凭什么我们江南海商碰不到,让你一个山贼头子能找到?真当自己是什么圣天子在朝,祥瑞自生不成!”
吕师囊一边说着,一边又翻了一页,脸上轻蔑之色更甚。
“高丽全境探查完毕?发现了新的铜矿?简直荒谬!真当咱是不读史书的武夫?呵!隋唐两代雄主都折戟沉沙之地,让你一个山贼夺下来了?呵呵,真不知谁写的这荒唐东西,也不仔细查查,怕是还以为高丽只是一个小岛吧!”
在他眼中,梁山不过是一群落草为寇的乌合之众,而姜齐更是个不入流的山贼头子。
邸报上所写的那些事情,在他看来简直荒谬至极。
江南海商往来各地,见多识广,都未曾听闻有什么新的五谷果蔬,一个偏居一隅的梁山,怎么可能突然发现这些。
他认定这不过是姜齐为了吹嘘梁山实力,编造出来的荒诞故事罢了。
尤其是高丽一事,更是让他确定,这就是假的!
“大人,说不定这是梁山故意夸大其词……让人重视?”一名手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
“哼,何止是夸大其词,简直是无稽之谈!”吕师囊怒哼一声,“他们以为靠这些虚假的消息,就能让我们摩尼教对其刮目相看?弄虚作假,真是地地道道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