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平身,诸位不必多礼。

要知道,当初推行土地国有制的时候,这些人可都是极力反对的啊!

想到这里,盐商们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举起酒杯,朝着赢天的方向躬身行礼:

&34;我等敬太子殿下一杯!若无殿下派人保护,我等这次恐怕已经死在东胡人手中了!&34;

赢天含笑点头:&34;诸位不必多礼。&34;

&34;为大秦效力,是诸位的福分。&34;

这句话说得谦逊,却透着一股无形的威严。

盐商们心中一凛,纷纷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死心塌地地跟随太子殿下!

能追随这样一位明君,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宴会进行到一半,嬴政的目光在殿中扫过。

看着众人觥筹交错的场面,他的心中却在思索着更深远的问题。

大秦的未来,终于有了着落。

小九不仅有勇有谋,更懂得用人之道。

无论是对付匈奴的手段,还是对待盐商的态度,都显示出了他非凡的智慧。

这样的人,才配得上&34;太子&34;二字!

想到这里,嬴政举起酒杯,朗声道:&34;来!朕敬诸位一杯!&34;

&34;愿我大秦,江山永固!&34;

&34;陛下万岁!&34;

&34;太子殿下千岁!&34;

欢呼声中,赢天的目光望向窗外。

夜空中,一轮明月高悬。

雪花飘落,为这座千年帝都增添了几分静谧。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而大秦的未来,也将在他的手中,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宫宴散去,盐商们结伴而行。

&34;诸位,我看以后我们还是要紧跟太子殿下啊!&34;一个盐商感慨道。

&34;那是自然!太子殿下不仅有本事,更懂得体恤我们这些商人。&34;

&34;这样的明君,放眼天下都找不出第二个!&34;

&34;我听说东胡那边&34;

盐商们的声音渐渐远去。

街道上,年味愈发浓厚。

一家门前,老秀才正带着孙儿贴上最后一副对联:

&34;大秦盛世开新局,太子仁德佑黔黎。&34;

皎洁的月光下,这副对联格外醒目。

仿佛是在预示着,大秦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春日的晨光洒在咸阳城的街道上,带着几分料峭的寒意。

一队队身着儒衫的读书人正朝着考场走去,脚步匆匆却又不失沉稳。今日,是大秦有史以来第一次乡试的日子。

&34;今日来赴考的读书人,听说足有上万?&34;一个卖早点的小贩惊叹道。

&34;可不是!&34;路过的商人接话,&34;自打太子殿下推行科举制,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沸腾了!连我那不成器的侄子,这些日子都在挑灯夜读呢!&34;

&34;你们是不知道。&34;一个老者站在铺子前,看着络绎不绝的考生,&34;以前啊,寒门子弟就算读破万卷书,也难有出头之日。现在不一样了,太子殿下给了所有人机会!&34;

考场外,一个面容清瘦的年轻人正在默默翻看竹简。他穿着粗布衣衫,衣角已经有些磨损,与周围那些锦衣华服的考生形成鲜明对比。

&34;李兄,紧张吗?&34;旁边同样朴素的读书人问道。

李生将竹简小心翼翼地收起,露出一丝苦笑:&34;有何紧张?为了今日,我已经准备了许多天。&34;

他的目光望向远处巍峨的皇宫,眼中闪过一丝坚定:&34;太子殿下为我们这些寒门创造了机会,之前刻苦读书为明理,现在有机会入朝做官,实现理想抱负 若是紧张了,岂不是辜负了殿下的一片苦心?&34;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只见一辆华贵的马车疾驰而至,车上的锦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容。

&34;是世家范氏的公子!&34;有人低声惊呼。

范公子从马车上下来,一脸倨傲。他的随从连忙跟上,手中还捧着一个精致的匣子。

&34;听说范公子从小就饱读诗书,这次乡试,怕是非他莫属了。&34;

&34;那是自然,人家可是请了最好的夫子教导&34;

窃窃私语声中,范公子大步流星地走进考场。经过李生身边时,还不屑地瞥了一眼他破旧的衣衫。

李生神色如常,只是握着竹简的手,紧了几分。

这时,铜锣声响起。

&34;开考!&34;

考生们鱼贯而入,每个人都被分配到独立的考房。李生坐下后,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或许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很快,试题发下。

考场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34;这这是什么题目?&34;

&34;为何与书上所学全然不同?&34;

只见试卷上写着:

&34;其一:南阳遭遇旱灾,粮食短缺,百姓流离失所。为官者当如何处置?需详述解决之法。&34;

&34;其二:边关将士常年戍守,军心不稳。为将者当如何安抚军心,整顿军纪?需举具体例证。&34;

&34;其三:匈奴虽降,但战后百废待兴。为政者当如何处置降人,使其心向大秦?需论述可行之策。&34;

&34;其四:当今农事之要,在于推广良种。为政者当如何说服农户弃旧种新?需论其利弊。&34;

那些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弟顿时慌了神。

范公子更是手足无措,额头渗出冷汗。这些题目哪里是在考核四书五经?分明是在考验实务!

他们平日里背得滚瓜烂熟的文章,此刻一点用处都派不上。

&34;完了完了&34;有人低声哀叹,&34;这些题目,根本就不在书上&34;

但李生的眼睛却亮了起来。

身为平民之子,他走街串巷谋生时,见识过太多的民间疾苦。南阳旱灾时,他就在灾区帮忙赈灾。边关将士的辛苦,他也曾亲眼目睹。

提笔蘸墨,他开始不疾不徐地作答。

殿中,赢天正在翻看着名册。

&34;殿下。&34;一个黑衣人无声无息地出现,&34;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在各个考场都安排了人手。若是发现有人作弊,或是监考官徇私舞弊,格杀勿论!&34;

赢天点点头:&34;好。&34;

这些都是从系统中召唤出来的情报人员,既忠诚又可靠。有他们在,就不怕有人在考试中耍手段。

果然,不多时就传来消息。

&34;启禀殿下,发现范氏公子的随从,企图向考场内传递信息。已当场格杀!&34;

赢天眼神一冷:&34;范氏?呵,看来这些世家大族,还是没有把科举放在眼里。&34;

&34;传令下去,凡是敢在考场上作弊的,不论是谁,一律处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