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三道寻医令
第245章 三道寻医令
等了一会儿,崇德殿安静下来。
一口气处理十几名官吏,算不上多大的事。
朝堂又能空出些位置,慢慢的,大汉的官吏会再次拔高整体素质。
只要心能往一处使,刘辩有信心在五年之内,让大汉再次伟大。
“诸卿,接下来有事奏事吧。”
群臣齐齐回神,一人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讲。”
“青、冀、幽、并等州,缺少三官,朝廷需要尽早准备。”
三官指的是州牧、刺史、都督。
士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不能全把美事落到尚书台身上。
说起来就气人,现在连三公九卿的家臣,都需要走尚书台的程序才能任命。
虽然本就是尚书令的权力吧,但荀彧跟他们不对付,让人很难不担心。
他们说什么也要在地方三官上掺和一脚。
不然光看着荀彧任人唯亲,要不了几年,那些人掌握了权柄,荀彧就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此人的话,得到在场不少人附和。
刘辩点头笑道:“卿说的没错,确实应当尽早准备。”
不仅要早做准备,而且他还早就有了主意。
“这样吧,刺史人选由尚书台拟定,由御史大夫推举,都督由太尉举荐,州牧人选,由太师推举,如何?”
士人们喜笑颜开,武官们激动难耐,他们一起高呼圣明。
这个好,他们这些人里面,有不少都能当封疆大吏。
还能为家中小辈谋出路。
大喜事啊。
荀彧神色微动,看向上方的天子,嘴角快压不住了。
天子拿捏起群臣可太快了。
一句话就让他们乐的找不到北。
实际上,刘辩的许诺中有两个坑。
拟定之权仍然归尚书台所有,尤其是刺史这个位置,哪怕前一秒推个无能之辈去了地方,后脚刺史就能将人拉下来。
最后三公只是举荐,如果尚书台看的不顺眼,连拟定都懒得拟,还不是瞎折腾。
龙椅上的刘辩,继续发话道:
“还有何事,继续奏。”
“陛下,臣有事要奏。”
这次出来的是韩暨。
大汉目前的大发明家,司金都尉,掌管司金府和天下工匠。
这个位置前朝并没有,是刘辩根据历史捏出来的,有点工部尚书的味道。
“何事?”
刘辩心中一动,韩暨未来是大汉钱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暨弯着腰,朗声禀告道:“启禀陛下,臣研究的水排冶炼技术,经过实验,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只待陛下下诏,便可加大生产,诏全国州郡跟上。”
水排冶炼是韩暨的拿手绝活,对锻造铁器,极大的节省人力、提升锻造速度和质量。
“好!”
刘辩高兴的站起身,当着众臣的面大笑。
汉军现在缺的不是人,是装备!
不仅是朝廷缺装备,各地武库都有告罄迹象。
而想要扩充,是一笔天价的银子,大汉百年积攒的家底花光了,一朝一夕间难以补上。
但有了水排冶炼,装备的价格就能打下来,哪怕是咬咬牙,刘辩也要给一线军队换装。
冷兵器时代,能在胸前多一层薄甲,就可以少死成百上千人。
“韩卿真是朕之瑰宝,大汉之瑰宝,朕要将你封侯!”
韩暨抬起头,只觉热血冲头。
他是韩王信后代,先祖叛汉,他们这一脉归汉后,侥幸在南阳定居,一代不如一代。
他因为喜欢摆弄奇技淫巧,被人视为异端,莫说是士人了,地方豪强都看不起他。
而现在,他要封侯了,恢复贵族荣光。
刘辩望向荀彧。
一个眼神,荀彧就知道他想问什么,于是躬身道:
“宜城风景宜人,可封为宜城亭侯。”
“不错,尚书台拟册封诏书,封韩卿为宜城亭侯。”
韩暨激动的当场跪了下去,“臣叩谢陛下圣恩。”
士人们那叫一个眼馋。
亭侯再小也是侯,是要筑大印的,韩暨一跃成为贵族。
为臣子,王侯将相就是最高追求。
韩暨暂时安排完了,继续议政。
挤压的政事多的不得了。
处理了几个时辰,依旧没能处理完。
荀攸奏报,秋收粮食正在统计,国府粮食、银钱告罄,郭嘉奏报,少府钱粮丰饶,可加大投资建造纸工坊、香水坊。
荀攸迫不及待的站出来拱手。
“陛下,臣虽只是暂理大司农府事务,却有话要说。”
“讲!”
“据臣所知,司金府之研究,国府拨款占大多数……”
刘辩失笑的望着他,忍俊不禁。
“朕让你暂理大司农府事务,等卢卿伤愈便好,没想到卿还真把自己当成大司农了?”
一句话,现场嗤笑声此起彼伏。
确实能从荀攸的身上,看到曾经卢植的几分影子。
造纸工坊刚开始建造的时候,卢植也是这般,厚着脸皮,说什么也要进来掺和一脚。
在卢植眼里,国府出那么多银子去支持司金府,结果东西研究出来了,马上就要有收益了,跟国府没关系了。
卢植当时就在想,以后看见韩暨一次打一次,绝不会再给他哪怕一分钱。
当时有人私下笑话卢植掉钱眼里去了。
结果现在又换上一位掉钱眼去的荀攸。
荀攸毫不在意周围嘲笑,说道:“在其位谋其职,臣如今才明白大司农的苦心。”
刘辩没有继续笑,逐渐收敛表情,来回踱了几步,沉声道:
“卢植为朝廷操劳大半生,如今掌管大司农府一年,将一切打理井井有条,然国府空虚,天下都在嗷嗷待哺,能坚持到如今,实属不易,朕念其辛劳,决定将其封为县侯,子孙世袭。”
“另外,香水坊的生意,就交由大司农府打理,归为国坊,收入尽入国库。”
对此,诸卿没什么意见。
反正司金府的事,原本就跟他们没关系。
能把收入送进国府,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毕竟他们的俸禄等着发,他们办事也要大司农府拨款。
国府有钱了,总不至于是坏事吧?
既然提起了卢植,刘辩进一步道:
“朕再连发三道寻医令,着天下各州郡,张贴寻医告示,寻到之后,务必以士大夫之礼待之,尽快将其送到洛阳。”
冬天眨眼间就要到了。
不知会有多少老臣倒在漫漫长夜。
卢植让刘辩看的心痛。
如果是王允那头有什么老臣嘎了,他倒是无所谓。
卢植、朱儁这样的人可不能倒,那是断他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