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不装鸵鸟了
第250章 不装鸵鸟了
刘辩目送着他们的背影。
三公九卿脊背挺的笔直,步伐轻快。
这顿家宴花了千余钱,小半个时辰。
却取得了几十万钱封赏都没有的效果。
阳安长公主的话让刘辩记忆犹新。
万千封赏,抵不过帝王一顿家宴。
这场私下的议政,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大汉的方针,搞定三公九卿后,剩下的臣子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方针确定了,就该聊具体的实施计划了。
荀彧、荀攸、郭嘉等人都没走,刘辩扭头望向荀彧,问道:
“朱儁身体如何?”
荀彧躬身回道:“尚可,在恢复中。”
朱儁的身体比卢植好不少。
刘辩叹口气,算了不折腾他了,又问道:
“司马懿最近在做什么?”
“办造纸坊赚钱,而且办的有声有色,少府日进斗金。”
刘辩点点头,吩咐道:
“宣司隶校尉部贾诩、少府诸葛亮、锦衣卫程昱,一起入殿对奏。”
言罢,刘辩进殿。
令谋臣们集合,要商议的是军队改编的繁文缛节。
喊诸葛亮来,主要是为了让他旁听,培养培养其眼界。
众谋臣到齐,刘辩按照三公九卿的标准待他们,该赐座的赐座。
谋臣们比三公九卿乖巧很多,刘辩说话的时候,他们坚决不插话,让他们提意见的时候,他们才各自说出自己的建议。
军队归属的问题,之前就议过,现在要议的是建制之类的事,保证调度不混乱。
先是精锐汉军。
北军刘辩打算继续扩充。
他要扩充到十二个营!
北军全盛时期共有八个营,一路裁撤越来越势微。
现在刘辩不仅要恢复其全盛地位,还要进一步增加四营。
当然不是一口气增加,他定的是十年内逐步扩充。
祖茂最近在代替朱儁掌军,未来可以为北军副手,至于朱儁的班,孙坚可接。
就看孙坚什么时候能干到比公的车骑将军。
五虎军的概念,他首次在人前提出。
暂定为五营五校尉,由五名上将军担任,每营三千人。
飞熊军,打算提升编制和档次。
从一支由杂号将军为主将的剿匪军,拔高到精锐汉军,由重号将军担任主将,与丁原军合并。
五子军,暂定五营五校尉,每营三千人,同样是五名上将军为校尉。
对于以上布置,众谋臣都觉得可行。
只要天子不搞出一个地位远超九卿的中常侍,或者西园八校尉之类的东西,普通的职位他爱设多少设多少。
倒不是说刘辩威望弱于先帝,人家能乱来他乱来不了,实在是百官都被搞怕了。
接下来就轮到边防军了。
边防军就没那么多番号讲究,为了方便调度和朝廷统筹,编制刘辩以大汉边防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的方式命名,由杂号将军统筹。
每军下辖五个营,各营设校尉统领,同样是一营三千人。
在异族眼中,他们能接触到的就是这些军队,除非惹天子震怒,派精锐汉军过去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那是奔着全歼打。
再之后,是州军,就是地方军,直接以州命名。
青州军、兖州军之类。
每军下辖五个营,每营三千人,由都督管理。
主要作用是维稳、压制豪强、防止叛乱、帮忙秋收、抵御可能突入汉土的敌兵。
对他们刘辩要求不高,不需要朝廷发粮发饷,他们能保护好老百姓,战火燃起来了能拖一些时间就行。
最后是备倭兵,由地方州牧和朝廷统辖,只给钱,粮食自备,每年只需集训两月,刘辩的要求是,每州视自身情况,可设置二到三营,至多一万人就够了,最大的作用就是补充兵员和维稳。
曾经刘辩需要备倭兵的前身屯田守卫军陪他东征西讨,以后用不上了。
这么算下来,大汉有多少军队呢?
北军目前共六营,每营三千人,共计一万八千人。
南军同上,不过南北军经过折腾,都残了。
北邙大营的北军只剩下一万两千人,还有两个营被黄盖韩当领走。
南军不知战损,但打了这么久,情况应该不咋地。
按照满编来算,南北军有三万六千人。
五虎营、五子营满编,共三万人。
飞熊军暂时按五个营来算,一万五千人。
还有虎贲、羽林军,可算成精锐汉军的一部分,有一万人。
精锐汉军共计九万一千人。
不到十万,朝廷需要负责这不到十万人的粮饷。
州军,不算司隶,待冀州战事停息,朝廷有兖、青、徐、豫、冀、幽六大州,并、荆州是个半拉子可以先不算,扬、益、凉、交更无从算起。
每州配给州兵一万五,六州共计九万人,同样不足十万。
至于边防军,在主要战线摆下一到两个军,配合州军,足以保一方安宁,人数不会很多。
备倭兵算不上军队。
明面上看,不到二十万人。
荀彧迟疑一阵后,开口道:
“如此改编下来,朝廷怕是还要裁撤数以万计的军队。”
大汉目前杂七杂八的军队加起来,三四十万都打不住。
甚至朝廷自己都没法具体统计有多少人。
光冀州战场,皇甫嵩麾下就少说二十万兵马,还源源不断的有人率军来投。
荀攸接着道:“改编好说,卖命的人没人会拒绝吃上一份皇粮,可若是裁撤的不好,天下将乱啊。”
刘辩皱眉思考。
人能塞哪去呢?塞到备倭兵里去?
不行。
备倭兵前身是屯田守卫军,屯田守卫军有十万余人,现在降为六万,已经裁撤近乎一半了。
众人正在思考间,贾诩的面色不断变换着。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低调下去。
他深谙处世之道,摆出缩头乌龟的架势。
之前和郭嘉在司隶校尉部时,他曾说过,谋事容易,可主上是天子,谏言太过,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郭嘉没听,鬼计毒策没落下。
他断定郭嘉活不了多久,现在看来,对方反而风生水起,成了天子最亲近之人。
反倒是自己,成了干脏活累活之人。
贾诩一咬牙,抬起头,拱手道:
“陛下,关于裁撤和改编,臣有三条谏言。”
“哦?”刘辩惊讶的看着他。
贾诩不是个鸵鸟吗,让他主动提意见,可不是一件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