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老刘家的演技

等待中,终于有了动静,郭嘉先一步从侧边走出,扬声高喊道:

“天子到!”

众臣立刻站起,那些藩王短暂愣神后,也不例外。

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刘辩身着礼服,从侧边目不斜视的走出,大臣们迅速抬手高呼:

“臣等叩见陛下。”

然后齐刷刷的拜下去。

诸侯王们呆在原地,他们除了跪过父母,自出生起,就没跪过任何人。

哪怕有戏志才提前的提醒,他们也难过心里那关。

刘辩来到主位挥袖坐下,他没像往年般,开口就让大臣们别多礼,而是以视线来回扫视,最后落在右侧诸侯王们的位置。

就这么一记普通眼神,就让人汗毛倒竖。

倒不是刘辩有什么王霸之气,恐惧源自于他的身份、威望、实力。

刘辩有拿捏任何人的本事,他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任何人的生死,所以诸侯王们与他对视都会颤抖。

一些没了封地的王侯,双腿一软就跪了下去,陈王刘宠突然高呼:

“臣陈王宠,叩见天子。”

然后他一点藩王的逼格都不要了,当场跪了下去,磕起头。

有他的带头,封王们接二连三的跪倒。

“任城王刘博,叩见天子!”

“沛王。”

“常山王。”

“燕王。”

“叩见陛下。”

一下又跪一片。

剩下的人面面相觑,视线不由得落在为首的齐王刘承身上。

刘承年龄不大,十四五岁的年龄,因为身份成了众人的主心骨。

以齐王这一脉的骄傲,应该不会跪吧?

谁料下一秒,刘承果断跪地,“臣齐王承,叩见天子。”

剩下的诸侯王,再也没了傲气,跟着跪拜。

藩王们全跪了!

同样处于跪拜中的臣子中,不少人因为这一幕眼睛发酸,偷偷抹起眼泪。

俯首称臣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政治表态。

今天他们称了臣,明日返回封地,就绝不能以质疑天子正统性来起兵造反,造反也不能堂而皇之。

否则他们在口号上就站不住脚,莫说天下不容,他们的手下估计也不愿意干。

昨天你俯首称臣,今天就造反,手下也会复刻一出造反的戏码。

所以唯一能用的,就只剩下了清君侧。

此外,藩王全部称臣,也是一种功绩的体现,往前数数,无不是发生在盛世时期。

现在的大汉,距离盛世降临,只剩下一个条件,就是实控全部领土。

当然,后人可能也会理解为,昭宁二年朝廷册封扬州袁术为吴侯,已经名义上掌控了天下,盛世已经开始了。

刘辩目光缓和,抬手笑道:“今日为宫宴,不必多礼,诸卿请起。”

“臣等遵旨。”

百官、诸侯们平身。

这场作秀让刘辩很开心,他主动望向皇亲们,关心道:

“诸卿大多数都是朕的长辈,且还是第一次来参加宫宴,不必拘谨和跟朕客气。”

“谢陛下。”

刘辩正要宣布宫宴开场,诸侯王中突然传出一道声音。

“陛下,臣有一不情之请。”

刘辩看过去,只见说话的是陈王刘宠。

还不知他要干什么,刘辩面色平静,问:“皇叔要说什么?”

他叫刘宠一句皇叔是在占对方的便宜。

若真要论起辈分,刘宠是明帝玄孙,他刘辩是章帝孙子的孙子……

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加上东汉皇帝都早夭,辈分低到没边了,大致上刘宠是刘辩的祖父辈的。

他总不能喊皇祖叔父吧。

干脆就称呼为皇叔,刘宠也不敢上纲上线,真让天子喊一声皇祖叔父。

刘辩饶有兴趣,他想听听对方想说什么,是要闹事,还是给个什么惊喜。

刘宠走出来,察觉到全场都将目光集聚于自己身上,他不由得将背弯了些,朗声道:

“臣听闻天下有宵小作乱,疆域不太太平,臣恳求陛下,准许臣率军出郡国,臣甘愿充当马前卒,剿灭奸佞,还一个太平盛世。”

这句话无疑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王允一拍大腿,激动道:

“陈王忠义啊。”

刘辩心里也是一动,颇为惊诧的看着此人。

愿意给他提供刘姓子侄驱使效忠的人不少,但直接表态全力支持,还愿意拿出全部家底的人就太少了。

他不由得想到了长公主谆谆教导他的一番话,每一句,每一字,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他记得,大将军府的奏疏里,介绍过陈国的情况,好像有数万强弩兵?

“卿有多少人马?”

“回陛下,臣封地陈国有将士十二万,其中有两万强弩兵,陈国可战可征召之士三十万,皆可为陛下效死。”

十二万人,和奏疏中描述的大差不差。

这些人虽然装备战斗力比不上汉军,但比当初的黄巾战斗力强多了。

而且这家伙连普通青年都搬了出来,这是打算不给自己留一点退路吗?

刘辩缓过神来,问道:“皇叔就不怕,朕把你陈国的人都拉走,你陈国的地都没人种吗?”

“陈国非臣之陈国,乃汉之陈国,天下有奸佞,陈国将士不惧。”

刘宠说的大义凛然,说到最后,竟然双眼一红,突然跪下,在乐成殿哭了起来。

“臣受先帝恩典,至今无以为报,唯有六尺身躯尽心辅汉,先帝啊,皇兄啊。”

闻者落泪见者伤心,想不到诸侯王中,竟然还有这等良善忠心之人。

可那一声皇兄,却让刘辩直接从恍惚中出戏,嘴角都抽搐了起来。

老刘家都这么会演吗?高祖的基因还是厉害。

不过抛开对方的演技不谈,这份忠心,让刘辩十分欣慰,他当即起身表态。

“好,皇叔,朕准你率军出陈,屯驻荆州,朕封陈王为大司马,领辅国大将军,陈国兵所需粮草、军械,屯驻期间由朝廷供给,仍由陈王统领。”

大司马位于三公之上,属于上公水平,和大将军、太傅差不多。

不过大司马单拎出来,一般是个荣誉称号,要加个将军号,通常以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之类联称。

至于辅国大将军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

你要说他没用,大将军何进曾兼领这个职位统领全国兵事,要说有用,他跟大司马一样,需要兼一个含金量高的职位与名气互补,单拎出来是荣誉职位。

刘辩一口气给刘宠塞了两个顶级荣誉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