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堕落
经过一个短暂的走道和一个拐角,
陈十一便来到了电梯间,上前按了一下电梯向下的按钮,当然了,也只有向下的按钮,此刻六部电梯的按钮同时亮起。
楼层设计之初颇高,预计住户较多,所以总共是有六部电梯,左右俩侧各有三部,
但对于七十层,每层三户的体量来说,
在理论上六部电梯若是处在高峰期仍是捉襟见肘,
不过因为风婴,导致人口的大量减少,
以至于在风婴过后十几年中,人们的心理阴影仍旧存在,
一是认为高层逃生难度大,
二是越高,越能回忆起那铺天盖地的黑色,
在这一切种种因素结合之下,导致了现在高楼的售出率不达百分之五十,
这使陈十一在低价拿下现在所居住的房间的同时,
仍有着舒适的电梯体验,好比在陈十一这层楼,只有陈十一一户人入住。
所以陈十一并没有等多久,
很快,
随着“叮咚”一声,
电梯便到达了陈十一所在的楼层,电梯门自动打开,陈十一走了进去,在一排数字按钮中选择了1。
方才站定,
电梯门便自动合上,
而电梯一侧的显示屏则在不断播放着各类广告,
“要想美,来康美,给予您最优质的整容服务!”
“让您感受宾至如归的体验,家人们,魔都乐福足浴给予您想要的一切”
“还找不到工作?来嘎姚,五险一金,月薪一万,值得您的到来哦!”
显示屏中各种不合逻辑的画面持续播出着,
与风婴之前大相径庭,
彼时的一线城市楼房极其注重隐私与安静,
像这般充满“世俗气”的广告形式可不应该进入这栋楼层,
不过时代已经变了,各国综合实力经风婴之后,物质基础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动摇,高雅,脱离世俗与不食肉糜在缺失了足够的现实土壤之后已经濒临崩塌,
于是各种低成本,广告大行其间,像是回到了很久以前那个小广告盛行的时代,
但又有不同,这个时期的人类有着风婴之前奢靡生活的记忆,
奢望与现实极端的碰撞,导致了如今人类面临的不仅仅是baby jesus,还有一些人内心深处积蓄的疯狂,
就如这些小广告背后的目的一般,
昭然若揭。
七十层到一层的电梯跨越,并没有转瞬而至,
陈十一有着充足的时间留做思考,
看着电梯前方闸门不锈钢倒映出的模糊身影,
有时候他自己也不明白走到如今这一步,到底是因为什么目的,
但所有的事实仿佛在告诉他,你必须这样子做,你只能,这样做。
金属上的倒影在他的眼中越渐模糊,
或许是因为金属本就不适合当一面镜子,
以至于这道影子都已经不再具备人的肢体,只有陈十一所穿衣物折射出来的黑色,
而他盯着眼前这一抹黑色仿佛入了迷,在他的感知当中,广告的嘈杂声越来越小,而四周仿佛响起了浪潮声,
黑色越来越深沉,深邃,铺天盖地向他袭来,就像当初在喜马拉雅山脉前,看到的巨浪。
“叮咚~”
突然响起的电梯声,让陈十一看见了电梯的闸门缓缓打开,
而随着闸门缓缓打开,
先是一位穿着紧身牛仔裤,露肚脐短衫,外披黑色外套,面容精巧的年轻女性映入眼帘,
她上眼睑微沉,以至于她的眼神之中透露着一丝麻木与苍白。
伴随着电梯闸门的完全打开,
显露出她的身旁站着的一位中年男子,
此时,男子微微侧身,为陈十一留出行走的空间。
陈十一很快与他们擦身而过,
虽然两者并没有任何交集,但是中年男子的目的,就如电梯中的广告一般,
昭然若揭,
而陈十一的眼神之中则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丝惋惜,
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过的幸福,
也没有谁不会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
只是认知的局限,彼此所认为的努力,付出都不相同,
对于有些人能坚持凌晨五点起床,而有些人只能七点,
有些人能忍耐学习的枯燥,一次又一次地复读单调的知识,
有些人能忍耐炎酷的太阳,一遍又一遍地搬动冰冷的钢铁,
没有人不在自己的认知中,为了活着拼尽全力,
但可惜的是,大家在同一个世界里,
受着同样的规则约束,
多么可叹,多么可惜,
本应各式各样的人生却被同一规则所束缚,
淤泥被迫与清水共存,
互较高下。
更加可叹的是,
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为什么没有人对此说不,喊道世界不应该是这样?
对此,陈十一也十分理解,
在大学上心理课时,
老师曾对他讲述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只白鼠放入一个四周设有挡板,上方却不设置盖子,而是在挡板的边缘安上一段导线的盒子之中,
小白鼠一放进盒子中,便使导线通电,
最开始,小白鼠还会尝试着爬出来,因为挡板并不高,
可是每当它来到挡板边缘之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电击,随后滚落于盒中。
在多次尝试之后,它最终放弃了爬出去,即使后来将导线撤掉,它也从未尝试过一次。
而这和人类多么相似,本来具有着可发展为规则的灵,却被现世的各种规则所形成的篱笆禁锢,
以至于如今,放弃了突破的天性,屈从了自身动物的本能,直至生命死亡。
就像那位少女眼中的麻木。
漂亮女人的不幸便在于此,
她们几乎被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
她们不被要求奋发向上,
只被鼓励着滑到最底处,
享受极乐,
当她们发觉被海市蜃楼愚弄之时,
已经为时太晚,
她们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当中,
早已耗尽,
在这个风婴过后的尘世间,
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当然了,
陈十一知道,美貌本身,并没有错。
出了电梯间后,陈十一步行在小区休闲区内,
与在落地窗观看到的城市面貌截然不同,
在陈十一眼前,高架道阻隔大部分了望向天空的视线,一道道狭小的光柱自高架桥之间的缝隙中透射下来,
这是阿喀琉斯之盾的缺陷,
至于在风婴之后为什么不拆除阿喀琉斯之盾的原因很简单,
一是破拆难度高,
二是在阿喀琉斯之盾的作用下,一线沿海城市确实成了不错的堡垒,
若是拆了,哪一天风婴卷土重来,想要重建可就麻烦了。
至于因此而丧失的城市宜居度,
在如今这个社会,
自然也没什么人在意了。
虽然投射下来的光线不够明亮,但足以视路,
陈十一走着走着,汽车的轰鸣声便随着点点车灯透过前方小区大门传来,
这说明他要走到街道了,
得益于上层阿喀琉斯之盾的保护,在人们重新回到这座城市,下层只是堆积了不少淤泥与尸骸,
马路基面并没有太大的损坏,
在将这些废渣清理之后,
人们很快决定,下层的马路用于汽车行驶,而曾经的商铺则整体搬到了高架道上,原先遗弃的店铺则化为了一个个停车位,
并在高架道的缝隙之中建造步梯,
用以人们往返于马路与高架道。
简单来说就是建造了阿喀琉斯之盾的城市,纷纷多了负一层。
故此形成了行人走高架桥,而汽车走负一层道路的新交通模式,
出人意料的是,新的交通模式大大降低了拥堵程度与交通事故,不过其中应该也更多因为人口减少的原因。
陈十一很快便走出了小区大门,
来到了街道,行走在街道上的陈十一看见前方不远,便有一部通往高架道的步梯,
其上,正有不少行人在上上下下,伴随着丁达尔效应,步梯上的人们好似行走在光中。
而陈十一快步通过步梯,来到高架道上,
始一来到高架道上,阳光倾斜而下,放眼望去,不少人行色匆匆,
失去了马路的束缚,行人的空间更大,好似来到了一个个小广场。
只不过有几条阴影横贯于高架道上,那是更高处的锁链的投影。
而陈十一循着记忆,前往附近的菜市场,
在绕过几座楼后,陈十一看见前方必经之路旁,
有一位挑着扁担的,
约莫四五十岁的大姐正在徐徐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