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奇怪的纸条
第五天。
也就是朱元璋与徐达约好的那一天。
一大早徐达就下令,让府中的侍女和仆役,为徐妙云准备好了出城踏青所需的一切事物。
同时为了保证闺女的安全,还另调了二十名带甲亲兵。
让他们时刻守卫在闺女身侧,同时他也不忘专门提醒这些亲兵,如果见到了手持火铳打猎的年轻人,不许放肆,更不许驱逐。
顺其自然就好。
当然如果自家闺女,不太喜欢那年轻人,之前吩咐的那些,全都当作放屁。
直接撵走省的碍自家闺女的眼!
而与此同时的另一边,皇宫大内里的朱元璋。
也是早早的吩咐老大朱标,让他找个理由去催促一下老四,让他赶紧去城外打猎去,可千万不能耽搁了时间。
最好是先一步比妙云那个丫头,更早一会的到地方,让人家第一眼就能看见。
不过一定要记得不能太明显。
顺便敲打一下随行人等,让他们今天都多长一双眼睛。
要是因为他们误了事,就算天王老子来了,都保不住他们!
到了这里,朱元璋还是有些不放心,另外又让毛骧派些人小心跟着,把两个小家伙周围的闲杂人等,都好言驱散开,别到时候因为这个耽误了正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等关于儿女的终身大事。
他朱元璋想不操心都难。
哪怕事先做好了万全准备。
等到下朝后,等到与内阁重臣交待完了政事后。
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面前的摆着许多奏折,其中有不少都算的上紧急,需要他尽快处置批红。
可他却怎么都提不起干劲。一点也不像往日那般专注。
脑子里总想着老四的事,时不时的就要抬头往外面看,然后顺便向旁边的白苟问上两句。
老四到哪了?
天德家的妙云出城了没有?
两个小家伙碰到了没有?
还有老四,他不会真当去打猎了吧?
………………
白苟面对这些问题,一律温声细语的劝慰。
用模棱两可的话尽可能的回复。
秦王殿下聪明伶俐,英明神武,样貌奇伟,这天下的女子见了就没有不喜欢的。
陛下完全不必如此忧心,一定能成的,绝对能成的……
可是令白苟有些猝不及防的是,朱元璋再听了他的这些话后,不仅没有将心境平复下来,反而更加的担忧起来。
甚至对他生出了些许气愤。
倒不是觉得自家老四拿不出手。
而是他听出来了,白苟方才说的都是空话。
肯定是还没有收到什么消息,为了敷衍顺从才顺嘴说的,没有一点干货!
“父皇!”
就在朱元璋想要训斥白苟时,朱标却从外面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朱元璋见状还以为标儿哪里有了什么消息呢。
立刻便起身,“怎么样了?老四那边怎么样了?是不是和秒云那丫头见着面了?”
“老四没弄出什么幺蛾子吧?妙云那丫头没对老四有什么反感吧?”
一连串的追问。
把朱标直接问愣在了当场。
“父皇!”
反应回来的朱标,略带无奈回应朱元璋。
“这些事情儿臣那知道啊,不过以四弟出宫的时间推算,此时应当已经出了应天城门,最多再有几刻钟时间,毛指挥使那边肯定就会有消息传回,父皇您又何必如此呢?”
“再等等就是,就这么一小会。”
“就这么一小会,标儿你说的轻巧,这可关乎老四的终身大事,咱能不担心吗?”
朱元璋说着抬手让白苟为标儿赐坐。
“可是父皇您现在就算再担心,那也是于事无补,改变不了什么的。”
朱标说着径直坐到座上。
同时从怀中拿出一份奏书,上面印有靖远侯的官印。
“当爹娘的,一辈子最担心的不就是为了儿女嘛。”
“以后等以后雄英长大了,标儿你就能明白咱此时的心情了,你也肯定会想现在的咱一样,怎么都放心不下,一小会的功夫都等不及。”
朱元璋说着注意到朱标手中的奏书。
但因为距离的原因,他并没有看到奏书的官印。
于是抬手指着向朱标询问,“标儿,你手中拿着的,不会就是你到此的原因吧?”
“正如父皇所言!”
朱标说着站起身,对着父亲恭敬地行了一礼,将奏书双手奉上,“这是舅舅从大同传回地奏书。”
“他已将军中涉及走私的军官,全数缉拿到案,并以大明律例以罪论处。”
“随奏书一同归来的,还有抄家所得六十四万两白银,七千四百五十七顷土地田契,八十八座房宅……”
“居然有这么多?!”
朱元璋眉头微皱,让白苟把奏书拿过来。
白苟见状立刻行动,走到朱标面前躬身接过奏书,然后转身送到朱元璋手中。
也没有多少心情去查验封口引信。
直接撕开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小犊子究竟从何处开始着手,又使用怎样的手段,让这些军中败类束手就擒。
最终,这些军中败类,又统统被处以何等刑罚,家眷受到怎样的牵连,家中抄出多少财产。
全都无比详细的记录在上,甚至就连白魁的最后处置。
都完整的写在奏书上,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最大的那个老虎他马世龙就是抱了,不管姐夫你怎么看,我都要保,还给了他一个活干。
“你个小犊子……”
朱元璋看完奏书,忍不住轻声骂了马世龙一句。
不过是一个指挥使而已。
就算再怎么能打,身上有再重的罪,都敌不过这小犊子的一声姐夫。
既然他想用,那就随便他用吧,反正钱财都已经追了回来,这白魁也确实有那么一点情有可原,给他一条生路为大明发光发热,完全不是问题。
诶,这怎么还有一张纸?
就在朱元璋准备合上奏书时,他突然发现在最后的末尾还夹着一张小纸条。
拿起展开,只看一眼朱元璋就知道,这绝对是小犊子的手笔,他的字没人能模仿的出来。
把我府上的名医派一个去西北!!!
朱元璋轻声念出字条上的几个字。
心中猛地触动,又惊又怕,小犊子在奏书里专门加上这么一个字条,写的又是这么一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府中的那几个名医,可是他用来调养乐儿,看护五斤和安乐的。
派去西北干什么?
不对,西北!
邓愈和沐英!
朱元璋猛吸一口冷气,虽然不知道小犊子究竟为何,又为什么要如此装神弄鬼。
但事关邓愈和沐英,他就绝对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