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有问题尽管提
叶青云听到罗新林笑着说“有问题尽管提”时,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
“罗局,”叶青云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又夹杂着几分忐忑,
“能把咱们东乡镇卫生院升级成县第二中医院,全院上下真是盼了多少年了。可难题就像摊在桌上的药方子,一味味都得掰开揉碎了琢磨——真要迈过‘二甲中医院’这道坎,我们现在的家底,实在有点接不住。”
罗新林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眼底带着了然的笑意:“叶院长,我知道你们不容易。”
"东乡镇卫生院这几年,从原来连个像样的输液室都没有,到现在能开展针灸理疗、中药调理,还有中间住院,已经往前迈了一大步。升级的事,是压力也是动力,有问题咱们就一条一条捋,总能找到药方子。”
叶青云点点头。
“目前最棘手的,拢共三件事。头一件就是设备,您也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可真要成规模、上水平,光靠老祖宗的法子不够。”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无奈:“这还只是基础的。像针灸科想开展电针疗法,需要精准控温的艾灸仪,可现在用的还是最老式的温灸盒,得护士守着时刻盯着,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烫伤。“
”骨伤的想加个中药熏蒸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特别好,可一问价格,再看看咱们的账上,只能先搁着。”
“更别说急诊科了,现在就一台半自动洗胃机,遇上农药中毒的患者,得三个人轮流摇手柄,忙得满头大汗还耽误时间。”
叶青云抬眼看向罗新林,递过去一份打印好的设备清单:“这是我们对照二甲中医院标准列的单子,像心电图机、呼吸机、麻醉机这些西医急救设备得配齐,不然急危重症接不住。”
“电针仪、智能煎药机这些中医特色设备也不能少,不然‘中医院’就成了空架子。您看,光这一页纸的设备,就够我们犯难的。”
罗新林接过清单,指尖在“纤维胃镜”“x光机”等字样上轻轻点了点,没说话,示意他继续说。
“第二件愁事,是人。”叶青云揉了揉眉心,语气沉重了几分,“咱们现在全院算上保洁、药房、门诊,满打满算才38个人,其中持证的卫生技术人员就32个,真正懂中医的才15个,有主治医师职称的中医师就2位,连标准里‘至少4名’的线都没摸到。还有那‘每床0.88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人员占比不低于60%’,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他掰着手指算道:“假设咱们按最低标准设150张床,光卫生技术人员就得132人,护士至少45人,还得有专门的中药师、检验师、放射技师……”
“真要是升级成县第二中医院,增设了中医外科、骨伤科这些科室,每个科室至少得有1名中医师坐诊,就凭我们现在这点人手,别说开展诊疗了,怕是连排班都排不过来。”
坐在一旁的陈景明院长,一直没说话,这时忍不住补充道:“罗局,最关键的是中医人才不好招。咱们乡镇卫生院待遇有限,年轻人宁愿去市里的私立诊所,也不愿来这山沟沟里。”
“前两年我们招过一个针灸专业的毕业生,人家来看了看院区,第二天就说‘设施跟不上,学不到东西’,直接卷铺盖走了。现在要招主治医师级别的中医师,更是难上加难啊。”
叶青云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苦涩:“可不是嘛。上次县医院的张老中医退休,我们想请他来坐诊,老人家倒是愿意来,可他儿子说‘乡镇条件太差,万一累着了怎么办’,最后还是没成。人手这块,真是比设备还让人头疼。”
”第三件,就是这巴掌大的地方。”叶青云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不远处的卫生院方向,
“罗局您看,咱们现在就一栋三层小楼,一层是门诊和药房,二层是中医住院部,三层一半是护士站,一半堆着杂物。总共就8间诊室,中医内科和西医内科挤在一个屋,中间拉个帘子隔开。“
”中药房小得转个身都怕碰倒药柜,抓药的时候患者只能在门口排队;病房更别提了,30张床挤在四个房间,最里面那间摆了6张床,连放陪护椅的地方都没有。”
他苦笑一声:“上次县卫健委来检查,说我们‘每床建筑面积至少35平方米’,现在别说35平了,算上公摊面积,每床能摊到10平就不错。“
”患者候诊的时候,走廊里挤满了人,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有的老人只能蹲在台阶上等着叫号。真要按二甲中医院的标准,至少得设5个中医一级临床科室,加上检验、放射这些医技科室,现有的院区连零头都不够。”
“叶青云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图纸,铺在桌上:“这是我们自己画的扩建草图,您看,就算把院子里那片菜地改成诊室,最多也就多3间房,根本达不到要求。住院床位要扩到100张,光病房就得占半栋楼,还得有单独的针灸科治疗室、中药炮制室、手术室……就我们这‘一亩三分地’,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完这三件事,叶青云长舒一口气,眼神里带着期盼看向罗新林:“罗局,不是我们怕困难,实在是这三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但您放心,只要这些问题能解决,我们全院上下保证拧成一股绳,哪怕加班加点,也得把县第二中医院办起来,不辜负县里的期望。”
罗新林看着叶青云泛红的眼眶,又看了看一旁频频点头的陈景明,脸上的笑容温和了许多:“,陈院长,叶院长,你们说的这些,县里早就考虑到了。升级县第二中医院,不是让你们单打独斗,是举全县之力在做这件事。”
叶青云和陈景明对视一眼,眼里瞬间亮起了光,像久旱逢雨的庄稼人,呼吸都急促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