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如何使用

着名峡谷时间管理大师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如何使用。

而庄图南也是深以为然,

他感觉,

自己的高中生活,

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都是过得极快。

仿佛是一转眼就过去了一年,

虽然说,

这一年的时间,他也是过得相当充实。

或者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

即便有着金手指在身,

庄图南也做不到把自己当成好几个人来用。

每到周末,

不仅要跟陈江河、宋向阳等人去花都倒腾商品,

包括棉纺厂那边,

虽然庄图南已经把大部分的事情都安排好,

包括那种职工子弟们的具体分工,以及如何计酬,

再到跟棉纺厂商谈原材料,也就是布头等物品的供应。

但也不可能真的当个甩手掌柜,对这个集体作坊不管不问。

往近了说,

这是二百多号人的饭碗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棉纺厂的面子,

毕竟现在,

整个集体作坊已经被棉纺厂吹嘘成了解决知青就业,鼓励知青自食其力的典型,

不仅是受到了棉纺厂的关注,

便是苏州这边的知青办、就业办都是对此大书特书,

仿佛是有意将这个模式推广,

号召各个厂里利用自身优势,解决知情就业困难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

作为整件事情的牵头人和发起者,

庄图南可以说是棉纺厂和这个小作坊之间的纽带,

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撂挑子。

而往远了说,

庄图南自然也知晓,

无论是布头做拖把、还是花布包这些东西,

都不可能是长远之计!

毕竟,

这种手工艺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而且成本低廉。

加上棉纺厂的一番宣传,

可以说,

很容易引起不少厂子的跟风。

所以,

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

这些东西的利润就会被压到极低!

虽然说,

庄图南还能找到其他赚钱的方法,

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更何况,

他也不是什么圣人,没有那份兼济天下的心!

但好在,

对于这二百多名知青和职工子弟,

在接下来的计划之中,

庄图南也是对他们有所安排。

更何况,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

不说这二百多名知青、职工子弟,对他死心塌地,

但至少,

在尝到这一次的甜头之后,

下一次用到这些人的时候,不需要经过棉纺厂的牵线搭桥,

凭着庄图南一个人的号召,

至少就能得到近半,乃至七八成知青们的响应!

说白了,

对于成功者,

人们往往抱有极强的信心。

认为对方更容易顺风顺水,不断获得成功。

甚至会在对方身上添加许多的光环,

认为这个人有极强的人格魅力,过人的领导能力,亲和力等等,

但实际上,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哪有这么容易被人感觉到呢?

这就好比,

战场上那些所谓的常胜将军。

其本身的战斗素养自然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但经过一次又一次不断胜利所积累出来的信心,

才是至关重要的东西。

所以,

许多人都会觉得,只有乱世才会出英雄。

可若是兵仙韩信,楚霸王项羽,没有百战百胜的光辉战绩,

又怎么会被人推崇?

总之,

对于庄图南而言,

无论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和老板,

重要的还是能让手下的人尝到甜头。

其次就是要注意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

至少在明面上,

这种利益分配要做到尽量的公平。

毕竟金钱面前,

就连亲兄弟都要明算账,

更何况,

只是一群一起赚钱的同事跟合伙人,

要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短时间内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长此以往,

显然也是如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样!

-----------------

而除了棉纺厂那边的小作坊之外,

对于庄图南而言,

眼下自己和陈江河、宋向阳等人倒腾小商品的生意,才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

到了八零年之后,《庐山恋》正式在苏州各大电影院上映。

而其中,

女主周筠那四十多套不重样的服装,

也是引起了一阵时尚风潮!

在这之前,

庄图南就已经吩咐了宋向阳、陈江河、骆玉珠等人,专门租下了仓库囤积了大量的周筠同款服装!

不得不说,

这种周筠同款服装,跟后世那种明星同款、网红爆款商品差不多。

几乎是一上市,

就迎来了不少年轻姑娘的哄抢!

当然,

这也是得益于《庐山恋》这部电影的优秀,

以及其中大胆的打破了某些陈规陋习,寄托着整整一代人的爱情旗帜与情怀,

也是国内第一部出现在大荧幕上的吻戏!

而《庐山恋》上映后仅一周便有5亿人次观看,票房就达到一个亿,

折算成现在的票房价值150亿元!

可想而知,

这部电影在这个时代的火爆程度,也是堪比后世的《哪吒2》

所以,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对外销售周筠同款的人,

加上庄图南还未卜先知的提前备货,

刚好跟其他同样销售服装的人,打了一个时间差!

而有些时候,

别看只是那么短短的十天半个月,

但二者的差距,便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毕竟,

后世《哪吒2》爆火的时候,并夕夕上面就有了诸多山寨版的周边。

而这个时代,

许多商人虽然没有后世那么敏锐的商业嗅觉,

但在看到了,

市场上有人打着周筠同款服装的旗号,开始大肆赚钱的时候,

这些人自然也不笨,

纷纷前往花都、魔都,乃至于香江去进购同款服装。

可惜的是,

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信息落后,

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等到这些人反应过来,然后前去订购服装,然后千里迢迢运到苏州的时候,

整个市场差不多已经被庄图南等人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这些人,

便只剩下了在后面跟着喝汤的份,

更不要说,

这年头舍得花上六七十、七八十块钱买一身衣服的,

毕竟还是少数。

而市场上的同类服装多了,

自然便开始了互相内卷、打起了价格战!

而这个时候,

一部名为《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电视剧,

经过电视台的引进和翻译之后,便是在每周四晚上,出现在了荧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