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赫利俄斯书院

距离张扬几米外,有一中式凉亭,凉亭是木结构的,无任何雕饰,柱子也是正方的,齐棱齐角,颜色也是乌黑的,给人一种肃穆庄重之感。

张扬坐在凉亭木靠椅上,拿出手机,用百度搜索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通过百度地图搜索,才知道他来时的那条巷子名叫忆柳巷,忆柳巷的尽头有一个极其特色的地名叫“赫利俄斯书院”。

张扬想,莫非这里就是赫利俄斯书院?

从地理位置看,应该错不了。

张扬又搜索了一下赫利俄斯书院的由来,但是只有对赫利俄斯书院的解释,并未赫利俄斯书院的由来。

“赫利俄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象征光明、知识与智慧的传播,寓意书院能为学子带来知识曙光,照亮求知之路。

时间已经过了凌晨一点,张扬有好几个未接来电,都是同一个电话打的,张扬猜,应该是沈逸玲终于通过她哥沈逸韬问到了他的电话。

张扬回拨过去,果然是沈逸玲。

沈逸玲的火气好大,一接通电话就骂,骂得贼难听。

“老娘还以为你死了呢!你个王八蛋,你既然还活着,就不能接我一个电话吗……”

刚见面的时候还是姐,现在变老娘了!张扬真后悔跟沈逸韬借车。

算了,人家毕竟也是替自己着急,不去计较。

张扬说道:“嗨!安静!这里很危险,你再吵,我给你拉黑!”

这一招很管用,沈逸玲立刻就安静了。

“哎!那你告诉我你在哪里?我这就去找你!”

张扬压低声音说:“这里不适合你来,很危险,你回家睡觉去吧,我谢谢你!”

张扬说完就要挂断电话。

但是沈逸玲可不干,沈逸玲威胁张扬道:“你不告诉我地址是吧?那我就去找我哥,我就说你遇到危险了,让我哥叫上更多的人去找你!”

她还补充了一句说:“我说到做到!”

这话张扬信,沈逸玲的确有点二,也不是有点二,而是很二。

张扬屈服了。

“好吧,你加我微信,我发给你地址,但是请你老实一点,否则就算你来了也见不着我!”

“好好好,我特码全听你的,王八蛋!”

刚挂电话,就有新人添加,张扬接受通过,此人网名叫赛博拾荒者。

“嗨!我是沈逸玲!快给我发地址!”

张扬回复道:“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是你!”

张扬很快把地址发给沈逸玲。

沈逸玲一看赫利俄斯书院这个地名就尖叫起来。

“乖乖,你咋跑那里边去了?”

张扬问:“怎么了?”

沈逸玲说:“那里边闹鬼!”

张扬说:“别一惊一乍的,你到底来不来?”

沈逸玲赶紧说:“来来来,可是,这么晚,怎么进去啊?”

张扬回了三个字:“下水道!”

却没想到沈逸玲回了两个字:“刺激!”

张扬心想,真是有病!

张扬环视周围一圈,发现没有一个地方亮灯。可以肯定,这里边根本没有人住。

但问题是,既然没有人住,冯耀庭来这里干嘛?

张扬突然想起亮灯的门卫室,难道冯耀庭是去找看大门的?

可是他刚才爬上电线杆的时候,还特意朝那边望了一眼,并没看见他的车停在那里。

张扬朝北面的那一片建筑走去,距离越近,越看得真切,从外观看上去,的确有几分校舍的模样,只是感到奇怪,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在我们国家还有这么一个地方存在。

张扬来到其中一栋建筑跟前,大门黑黢黢的,也是一副拒人千里的森严面孔。

张扬走上前去推了推,大门上着锁,推上纹丝不动。

张扬围着建筑走了一圈,里面毫无声息,但是张扬感觉,这些建筑里面一定藏有秘密。

大约半个小时后,沈逸玲到了,在围墙外,找不到入口。

张扬不敢让她一个人走下水道,担心那些大老鼠把她吓死。

“你等着,我去接你!”

当张扬从围墙边露出脑袋时,果然看见沈逸玲的车停在前方五十米处,车灯亮着。

张扬爬出管井,朝沈逸玲走去。

当沈逸玲看见张扬朝她走来时,她委屈巴巴地看着张扬,也不下车跟他打个招呼。

张扬拉开车门,见座位上放着两份宵夜,还冒着热气。

沈逸玲说:“饿了吧?吃吧,算我请你的!”

张扬也没客气,伸手就要去拿,但是沈逸玲一看张扬的手那么脏,说:“慢着!”

沈逸玲从车里拿出湿巾,扯出两张,递给张扬说:“先擦擦手!”

小妮子还真细心!

张扬接过湿巾,先擦了把脸再擦手,收拾利索后才拿过一盒,为了不让沈逸玲多事,他主动拿起一次性筷子,这才打开盒盖大快朵颐起来。

“嗯,味道不错!你也吃!”

沈逸玲说:“我是不是买少了?要是不够,把这盒也吃了!”

张扬用筷子比划了比划说:“够了够了,我其实不吃也行,你也赶紧吃,吃完我带你去探险!”

这么一说,沈逸玲就来劲了,打开另外一盒也大口吃起来,只不过,动作姿势还是要比张扬文雅。

张扬问道:“你给我说说,这个赫利俄斯书院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从未听说过?”

沈逸玲说道:“这话说起来就长了。赫利俄斯书院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后期,那时候正值欧洲列强大肆瓜分我国,趁此机会,罗马教廷也过来敲了一杠子,说是要帮助我国发展教育,所以就要了这块地皮,建了这一座所谓的书院。

“说是书院,实际上就是罗马教廷设在东方的一所教会学院,培养的也都是一些宗教人才。这些宗教人才从这里走出去,就变成神父,他们走向全国各地,甚至是整个东亚各国去传教。

“罗马教廷的东方梦做了整整一个世纪,直到上世纪中期,我国解放以后,赶走了西方列强,这个地方自然也就收了回来。

“但是,基督教在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众多教徒,而我们国家一直也倡导宗教自由,所以,这个地方又被完好保留下来,一是作为文物供人游览鉴赏,二是表示我们国家对宗教文化的包容。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地方一直没有对大众开放。”

沈逸玲这么一说,张扬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