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周晓梅坐在左侧靠窗的位置,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贴在玻璃上,又猛地飘走。^z¨h¢a*o_h/a\o~z^h^a~n,.?c¢o-m-

她手里握着笔,笔尖在“学校扩建用地”那行字上反复划过,纸页都被戳出了浅痕。

要说谁心情最不好,可能除了林振华就是她了吧。

整个嘉和市都认为她能接任市长!

她盯着笔记本上“学校扩建用地”那行字,笔尖无意识地往下压,蓝黑墨水晕开,在纸页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云。

桌角的玻璃杯里,茶水早就凉透,水面浮着一层细小的茶渍,像她此刻的心情——沉在底,又散不开。

她想起三天前跟党校同学通电话,对方在那头笑着说“省里几个老领导都提你,这个位置跑不了”,她当时还特意去档案室调了新区近五年的民生数据,连夜整理出厚厚一叠,想着上任后第一时间跟各部门对接。.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

那些纸张现在还锁在办公桌最下层的抽屉里,标签上“市长工作参考”几个字,如今成了刺人的笑话。

她悄悄抬眼,看向坐在主位的林振华。

对方眉头皱着,手指在桌沿轻轻敲。

周晓梅心里更沉了——连林振华都默认了这个结果,她再拧着,不过是自讨没趣。

窗外的风又起了,梧桐叶拍在玻璃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如.闻_枉_ ^冕¢废.越^读+

周晓梅想起刚到嘉和那年,也是这样的秋天,她跟着林振华去考察郊区的养老院。

当时养老院的屋顶漏雨,老人蜷缩在发霉的被子里,她当场红了眼,跟民政局长拍了桌子,要求一周内解决修缮问题。

后来那间养老院翻修一新,老人拉着她的手说“周书记是好人”,她那时觉得,只要把民生事做实,总有一天能让更多人认可。

可现在呢?

她做了五年,抓了二十多个民生项目,解决了上百件群众信访,到头来,还是比不过一个上任才半年多的常务副市长。

是她做得不够多,还是做得不够“显眼”?

她想起张扬推进的跨河大桥项目,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可没人知道,为了保障大桥施工期间村民的临时安置,她带着街道办的人逐户走访,连村民家的鸡舍安置方案都一一敲定。

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痕,把“学校”两个字拦腰切断。

她突然觉得有些可笑,自己像个守着旧摊子的掌柜,以为把柴米油盐打理妥当就能留住客人,却没料到别人早已带着新图纸,要拆了摊子建高楼。

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是儿子发来的信息:“妈,奶奶说你上周答应回家吃饭,这周还回来吗?”

周晓梅盯着屏幕,眼眶突然发紧。

这半年为了盯新区项目,她只回过两次家,每次都是匆匆忙忙,连跟儿子好好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现在项目还在,她却成了局外人,连回家的力气都好像被抽走了。

她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最后只回了“这周忙,下周回”。

收起手机时,不小心碰到了桌角的文件夹,里面的社区医院设计图掉了出来。

她弯腰去捡,目光落在图纸角落——那里有个小小的铅笔印,是她之前标注的“儿童活动区,放绘本架”。

这个细节,张扬会不会注意到?

还是会觉得多余,随手划掉?

女人是感性动物,哪怕是周晓梅。

其他人可不晓得这女人在想什么,只是知道她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