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享万代香火

人群缓缓直起了身,目光再次聚焦在陈羽身上,也投向了那一片静默的墓碑。

你们或许会问,大喜的日子,为何要来这里?为何要在这片安息之地,开始我的婚礼?

因为,长眠于此之人,都为安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不能忘记!安阳不能忘记!“我陈羽,今日在此立誓!”

从今日起,陵园中每一位英烈的故事,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都将会被详细记载,整理成册,写入安阳学院的教学教材之中!

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从识字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他们的名字!就要让他们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要让他们知道,何为忠诚,何为奉献,何为守护!”

他们的故事,不应该仅仅被刻在冰冷的石头上,更要刻进每一个安阳人的心里,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这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

写入教材?让所有孩子学习?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自古以来,史书只会记载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谁会去记载这些普通的士兵,牺牲的百姓?他们的功绩,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最终只剩下冰冷的墓碑和逐渐模糊的名字。

可陈羽,却要将他们的故事,提升到如此的高度!

人群中响起了压抑不住的抽泣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用粗糙的手背抹着眼泪,他们的子侄,或许就长眠在这片土地之下。一些失去亲人的妇人,更是泣不成声。而更多的百姓,眼中则充满了激动和感激。

他们的爵爷,没有忘记那些牺牲的人!他要让所有人都记住他们!

陈岳、刘显等人也是心神剧震。他们明白了,彻底明白了陈羽的用意。这不仅仅是一场祭奠,更是一场奠基!奠定安阳未来的精神基石!

柳烟云看着陈羽的侧脸,看着他说话时那坚定的眼神,那微微扬起的下巴,心中那最后的一丝疑惑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和敬佩。

纳维湛蓝的眼眸中异彩连连,她看着陈羽,这个男人,比她想象的,还要更加……耀眼。他所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贵族的范畴。

陈羽没有停下,他的目光依旧望着远方的人群,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庄严的承诺:

“不仅如此!”

“从今往后,每逢重大节日,清明、除夕……安阳县衙必须组织祭拜!所有安阳百姓,都可以来此祭奠!”

“让这些为安阳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魂,永享我安阳万代香火,受后世万民敬仰!”

“享万代香火!”

这五个字,如同拥有万钧之力,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享受整个安阳的“万代香火”!这等于是将他们抬到了更高的地位!

这是一种何等的殊荣!这是一种何等的敬意!

人群彻底沸腾了!

短暂的寂静之后,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猛地跪了下来,朝着陵园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爵爷仁义!”

“安阳永记!”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从人群中爆发出来,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无数百姓自发地跪拜下去,对着陵园,对着那些墓碑,表达着他们最真挚的敬意和感激。

他们明白了,爵爷今日带着新娘来此,不是亵渎,而是最大的尊重!他要让所有安阳的英魂,见证他的婚礼,分享他的喜悦,更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守护的这片土地,如今有多么繁荣,他们守护的人民,有多么幸福!

陈羽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那一张张激动、感激、混杂着泪水的脸庞,他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他转过身,再次看向身旁的纳维和柳烟云。此刻,两位新娘的眼中,再无一丝疑惑,只剩下满满的理解、敬佩,以及……与有荣焉的骄傲。

陈羽对着她们,轻轻点了点头,然后伸出了手。

“走吧,我们该去拜真正的天地了。”

纳维和柳烟云将手放入他的掌心,这一次,她们的脚步无比坚定。

第一项仪式,祭奠英魂,告慰先烈,已经完成。

接下来,才是属于他们三个人的婚礼庆典。

但所有人都知道,经过了今天这陵园前的一幕,整个安阳精神升华了。

陵园前的庄重与肃穆,随着陈羽牵着两位新娘的手转身,渐渐被一种无声的暖意所取代。那山呼海啸般的“爵爷仁义”、“安阳永记”犹在耳边回荡,却已化作一股涓涓细流,融入了每个安阳百姓的心田。

队伍开始缓缓移动,朝着陈府的方向走去。

没有了来时的沉重,回程的脚步轻快了许多。百姓们自发地跟在队伍后面,不再像之前那样远远地观望,而是形成了一条浩浩荡荡的长龙,紧随着陈羽的步伐。他们脸上的悲戚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自豪。

“爵爷刚才真是……太提气了!”人群中,有人忍不住低声赞叹。

“是啊!写入教材,让子孙后代都记住!这事儿,也就咱们爵爷敢想敢做!”

“享万代香火!啧啧,这可是天大的荣耀!那些长眠地下的兄弟们,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议论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对陈羽的敬佩和对未来的憧憬。

纳维和柳烟云依偎在陈羽两侧,鲜红的嫁衣在阳光下流淌着喜庆的光泽。她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那股庞大的人流所带来的热度,更能感受到那一道道投射在她们夫君身上,混杂着敬畏、感激与狂热的目光。她们的心中,除了骄傲,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这个男人,不仅仅是她们的夫君,更是这座城池的脊梁,是无数百姓心中的信仰。

与此同时,站在远处看着队伍离开的柳云,眼中闪过一丝的疑重,自言自语道:这真的是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