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中医外交

“方别同志,忽然冒昧前来,没影响到你工作吧?”

那位外交部首长的秘书主动朝方别打起了招呼的同时还伸出手想要与方别握手。

“您客气了,我这会儿也刚忙完。”

当初钱委员给方别介绍过这位秘书,但一时之间方别没想起这位的名字,只能是笑着回了一句。

钱委员跟方别也打过很多次交道了,他看出了方别的窘迫,笑道:

“方别啊,张秘书这次来找你,你猜猜看他是所为何事?”

方别在卫生系统目前有不俗的名气,就连燕京城的公安系统里,也流传着方别的传说。

但这话要说到外交部这边,方别就不太清楚了。

但钱委员给出了称呼,方别也还是笑着朝钱委员回道:

“钱委员,这您可就难为我了,您两位大领导的来意我怎么猜的出来。”

“哈哈,这么谦虚干嘛,随意一些。”

钱委员拍了拍方别的肩膀,“给你个提示,张秘书是做什么工作的?”

张秘书做什么工作,这自然是外交工作。

方别作为一个大夫,本职工作就是治病救人,能跟外交扯上关系的也就是维亚切斯拉夫一家了。

方别看向了张秘书,笑道:

“张秘书这次来是因为维亚切斯拉夫同志?”

张秘书点头笑道:

“不错,这次来我是代表代表部里,过来向你表示感谢和表彰。”

那次救治维亚切斯拉夫,在后面收徒的时候,外交部就已经进行了表彰。

这次张秘书又提起感谢和表彰,这显然不会是旧事重提。

张秘书也没继续卖关子,他接着说道:

“昨天下午的时候,维亚切斯拉夫联系上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表达了定居燕京的意愿,这中间你功不可没啊,方别。”

方别不过是随口一说,结果维亚切斯拉夫这么快就做出了决定。

这多少还是让方别有些惊讶的。

“不知道您这边是打算怎么安排维亚切斯拉夫同志?”

人是因为自己才留下来的,方别还是多关心了一句他们的待遇。

张秘书笑道:“维亚切斯拉夫下了这种决心,咱们自然也不可能亏待了人家,从衣食住行方面,我们会拿出最大的诚意来回馈我们这位友人。”

说着,张秘书反应过来自己的口误,一拍额头笑道:“哈哈,现在应该说是我们自己的同志了,友人这个词倒是不太恰当了。”

张秘书话都说到这种程度了,维亚切斯拉夫一家的待遇不会差。

甚至于会给到最好,说不定还能通过维亚切斯拉夫自身的关系,让更多的专家定居下来。

当然,这都不是张秘书此行的重点。

接着张秘书朝着身后随行的人招了招手。

当即有一人走上前来,展开了手里的锦旗。

方别定睛一看,上面正写着,雨润万民,医助外交。

只是看着抬头,方别就连忙说道:

“张秘书,您这可就是折煞我了,我可担不起这种夸赞。”

张秘书却摆了摆手,接着又看向了钱委员。

钱委员笑道:“方别,别谦虚,担不担的起,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方别这会儿也有些明白了。

这幅锦旗的名头之所以整的这么大,估摸着还是因为他才刚刚上交的那本经验方。

那本经验方的作用,能影响到的何止是上万人,数百万,数千万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锦旗上面写着的医助外交。

这倒是让方别想起了历史上很多次中医外交。

在六一年的时候,印尼总统苏加诺患有严重肾病,还因肾结石无法排尿,经西医医治无效,后来还出现了尿血的症状。

当时总统医疗组一致认为,苏加诺的情况必须开刀切除掉左肾。

但是苏加诺却不愿意开刀,在听说了中医神奇之处后,联系上了国内。

在六二年一月,国内派出了以吴阶平教授为组长的医疗小组,携带大量中药,器械奔赴印尼,最终药到病除。

后面还有许多例子,柬埔寨的首相宾努亲王也曾经过唐由之使用金针拔障术治疗白内障,重获光明。

等等,许多例子,但这些实际算起来都在方别这次做的事情之后。

想到这里,方别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这岂不是说,他成了这解放后,中医外交第一人?

虽说维亚切斯拉夫的身份地位还远远比不上上面那两个例子。

但这好歹也算是开了个头不是。

更关键的是,以方别的医术,以后未必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方别双手接过锦旗。

“张秘书,钱委员,感谢您两位的看重,以后我一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当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秘书和钱委员对视一眼,皆是笑了起来。

钱委员道:“方别同志,你这样的大夫要是再多上一些,咱们国家现在的医疗水平,不知道能提高多少。”

张秘书调侃道:“钱委员,你这还是卫生系统内的领导,像方别这样的同志,能有一个就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你还想要更多?”

钱委员摆摆手,“展望一下还是可以的嘛,再说了,方别同志现在不也已经开始培养起了学生。”

张秘书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嗯,这话说的倒是很有道理。”

说罢,张秘书又示意他身旁随行的人打开公文包。

打开之后,张秘书从里面取出一个信封,亲手交给了方别。

“这是?”方别双手接过信封有些疑惑。

张秘书解释道:

“精神表彰了,这物质上的奖励也得跟上,这信封里是一些票据,你生活上用的上,数量虽然不多,但也算是组织对有功之人的一点嘉奖了。”

方别也没推辞。

从信封上的厚度上来说,奖励的票并不多。

在这个年代,这十分正常,一般立了功,受了表彰,大多数都只是发一个搪瓷杯之类的小物件,实用也有纪念意义,钱和票之类的奖励,给的很少。

但今天的收获,最重要的从来不是这信封里装的东西。

而是方别手里拿着的那一副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