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东宫
太子殿下慵懒的半躺在软榻上,身旁跪坐着几个衣衫轻的女子。
一个捶腿,一个捏肩,一个双手抓着汤婆子,感觉手的温度够了,快速附在太子的腹部……
端茶的女子把温度正好的茶水,送到他面前。
太子喝着茶,闲聊一般问道:“父皇可知道今日大街上的事了?”
下首的一个幕僚模样的男子说道:“动静闹得大,想必是知晓的。”
太子又问:“民间可有传闻出来?”
男子回道:“百姓纷纷夸赞太子殿下宅心仁厚,爱民如子呢。”
“呵呵,先让姓梅的一家蹦哒几天,等时候到了,就把他们车裂!”
男子看向他,问道:“皇后娘娘那边怕是不会放过他们。”
“母后最在意她的后宫,不过我相信她会以大局为重。”
太子觉得他母后的心思太浅薄,年纪一大把了,还在后宫中与嫔妃斗智斗勇,还不如多念念经文,抄点佛经的有用。起码名声好。
他最近比较注重名声。
男子:“今日太子殿下虽得了百姓拥戴,却也太过纵容那几个刁民。”
损了太子该有的威严。这句话他没说。
太子不以为意:“无妨,这样才能让百姓知道,本殿下的好。”
比他父皇强多了!景宗什么时候有过这好名声。
“西凉人怎么样了?”太子问。
男子说道:“定国公十日前大败西凉大军,捷报已经传回京城,想必西凉人也该回家了。”
太子微微点头,摆摆手,把身旁的婢女挥退,屋里只剩下他和幕僚两人。
“赶紧把他们赶走,免得坏了本太子的大事。”
男子:“是,属下这就去找丞相大人商议此事。”
“嗯,你也下去吧。”太子慢慢闭上眼。
男子躬身一礼,慢慢退出去。心里其实是有些犹豫,可太子殿下心意已决,他再过多干预,怕是出力不讨好。
一个太子,只要不造反,就没人能撼动他的地位,可这位偏偏反着来,就是要密谋造反,活久见了。
年轻的时候安分守己做太子,年纪大了居然叛逆起来,这是青春二期了?
想不通,想不通……
他想不通,可太子却有自己的衡量。
年纪不小了,大儿子封稷没娶妻,不然他都做爷爷了。
十几岁时他是太子,二十几岁时,他是太子,三十几岁他依然是太子……
眼看奔四了,太子等不及了。
他也不敢再等下去……
景宗的身体,目测再活个十几二十年是绝对没问题。他难道要五六十岁的时候登基为帝?
最头疼的是,他前面熬不死父皇,后面还有封稷想熬死他啊……
太子可能进入更年期的状态,每每想起自己的爹,他睡不着头疼。
想起那个被自己打发出去的大儿子,他更头疼……!
上有老,下有小,爹和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他只想换个赛道。
找到机会,发动宫变,逼他父皇下旨退位,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法子。
既然皇位早晚是他的,那何不让他父皇早点下台,给他让位。
父皇痴迷修道,退位以后也能专心修仙问道,争取早登极乐。
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太子心里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争取明年这个时候,龙椅上坐的是他。
今后的每一个新年,都是他被万人跪拜……!
……
潜龙邸
夜晚。
大豆坐在前院的待客厅里,目光游移,人还在云里雾里中。
不敢相信这里居然是他的家!
祁墨止坐在他旁边,和梅金山有说有笑。
梅大妞陪着梅娘,梅娘则是坐的离老太太最近。
梅小豆看大豆那不相信,不适应,不和谐的样子,开口说道。
“大哥,你是不是很惊喜?咱家以后就住在京城,就住在这里,光宗耀祖的重担,再也不用你来背负,是不是感觉很轻松?”
梅小豆发誓他绝不是讽刺亲大哥。
以前梅家的所有荣耀,都压在大豆一人身上,读书那么辛苦,想必大哥一定很绝望。
如今家里早已经光宗耀祖,还千载难逢的住进潜龙邸,他家的祖坟都得冒青烟。
大豆再也不用读书了,他知道那种痛苦会让人绝望,感觉人生没有乐趣。
这下就好了,奶奶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大哥?你说话啊,高兴傻了?”小豆不解的问大豆。
这人傻乎乎的,还不如之前那个大哥,看来读书真的会变傻。
大豆紧抿着唇,闭口不语。
不是不想说,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回弟弟的话。
讲真,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小豆在嘲讽他。
是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吗?对,他就是那个意思。
他读书没有让他们住进大房子,没有来京城,更没有见识过潜龙邸。
他们不用读书,来了趟京城以后,全都有了,这不就是嘲讽他?
心里不是滋味,想说话,嗓子发堵的难以开口。
他难道真的不是读书的料?
边关待了两个月,国公爷似有似无的拿话点过他,暗指他太弱,需要锻炼。
文不成武不就,拿来形容他很贴切。
家里人对他一定很失望,连爷爷奶奶都不在乎他了。
看着梅老太太梅老头笑着听祁墨止一路的见闻,好像只有他是个外人,与这里的和谐格格不入。
梅小豆问第二句的时候,梅大妞便注意到这边。
夹了块鱼肉,放到他碗里。
“小豆,你最爱吃的清蒸鲈鱼,赶紧趁热吃。”
这娃哪里都好,就是没眼力见。没看大豆都快哭了。
“大哥你也吃,别听小豆的,他啥都不懂,你其实也棒棒哒!”
梅大妞安慰性给大豆也加了一块清蒸鲈鱼到碗里。
大豆……听着像是在安慰他,实则没被安慰到!
有这么两个贴心的弟弟妹妹,可真是他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