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清晨合围
不一会儿,终于再次传来沙定洲的声音:“带族老过来吧。”
听着族长声音略显疲惫,侍女不满的皱皱鼻子,心中暗骂两个狐狸精,看给我们族长折腾的,每天都这么累,你们就不会自己动啊。。。
当糜族老接近的时候,板房内终于亮起了一丝蚕豆烛光,糜族老急急进入,看着三人面色潮红的样子,无瑕指责,急声说道:“族长,此地不对啊。”
“怎么不对了?可是明军追来了?”万彩莲赶忙问道。
糜族老摇摇头道:“那倒没有发现。”不待三人缓口气,糜族老脸色铁青的说道:“不过,刚才族人在林中深处发现了不少粪便。”
“根据判断,所过时间不久,也就这几天的事,而且判断数量不少,我和其他几人赶忙在周边查探,果然发现了不少脚印,都很新鲜,似是来河边取水所踩,”
“族老的意思,是这附近最近有大批人员活动?”万彩莲也是脸色凝重的问道。
“不错,从蛛丝马迹推断,很可能有大批军队在附近驻留,而且,大概率应该就是明军。”
“怎么可能?官军明明就在我们身后的北方,怎么可能先我们一步南下?会不会是安南的军队啊,这里已经安南地界,向南离升龙也不远了。”万雪蝶奇怪道。
“不好说,少夫人说的也有可能,要么,就是明军这几个月分兵从沐庄南下,绕到了我们的前路,要么,就是明军给安南郑氏传命,派出大军北上配合堵截我们。”
“那。。。那我们怎么办?现在就走?”
“不行,现在乱走,才容易出事,何况,我们还有三万族人,怎么可能晚上赶路?再往南,就是宣光了,那里不管是有明军还是安南军,那才危险呢。”万彩莲反对道。
“那我们现在就渡河,按计划向西?”
万彩莲还是摇摇头:“晚上渡不了河,现在不管往哪儿走,都有危险,所幸现在我们应该还没有暴露。”
“族老,你去通知大家,不准点灯点火,不准发出声响,早点睡觉,明早天一亮,我们就渡河西进,悄无声息,万万不能惊动附近的人。”
糜族老看向沙定洲。
沙定洲点点头道:“就按莲姨说的去做吧,谁要是不听话,害死大家,我第一个捏死他。”
“是,族长。”
虚惊一场,三人兴致不减,火气未消,不久,又大战个把时辰,这才相拥而眠。
一夜无事,风平浪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然而,天刚蒙蒙亮,一声尖锐的叫声,划破天际,惊醒万物。
万彩莲一个猛子从杯子里坐起,胸前风光乍现,接着晨曦,白的有些晃眼,和身边还有些茫然的躺着,刚刚睁开眼睛的沙定洲黝黑胸膛形成鲜明对比。
黑白配,视觉效果反差极其炸裂。
可惜,这美妙的风光,无人欣赏。
“不对劲,快起来,我刚才听见有人尖叫,定是出了什么事?”万彩莲当即开始穿衣服。
“有吗?”昨夜操劳过度的沙定洲带着困意,有些不满的问道。
“是真的,夫君,快起来,我刚才好像也听到。”旁边又一具白花花的娇躯坐起来,找衣服穿。
被两边掀开被子的沙定洲,让晨曦的凉风一吹,也是清醒不少,再无睡意,当即起身穿衣服,三人穿戴整齐,这才急急冲出板房,掀开帘子向外看去。
只见此时河岸边上,已经有不少族人起床查看了,但都呆呆的站立在岸边,化作了泥塑,无丝毫声音发出。
三人借着晨曦的微光,适应一番,这才看清情况,当即,也是和其他人一样,呆在了当场。
视线旋转,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只见在奔腾的大河对岸,借着越来越亮的光亮,中越看清,河对岸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密密麻麻的站了不知道多少排的明军。
手持火枪,就这么一动不动,也如同泥塑一般的举枪瞄着这边,万彩莲微微转动僵硬的脖子,左右打量。
好家伙,怪不得人们都吓傻了,连惊叫逃跑的欲望都没有,这一刻,她也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只见目光所及之处,对岸大河上下游,全是明军,左右皆是一眼望不到头。
跑?往哪里跑?这么多大军,仅隔一条大河,近在咫尺,你能跑多远。
既然人家能无声无息的摸到近前,自然已经有万全的把握了。
恍若为了验证万彩莲的猜想一般,“嘭”的一声枪响,如此突兀,打破了僵局,盖住了奔腾的河水的声音,众人木然的转身向身后密林方向看去。
果然,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人墙,一样黑压压的不知多少层,端着火枪瞄准这边。
‘吧嗒’一声,万彩莲失神的跌坐在了地上,她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明军会突然毫无征兆的飞奔追上,还悄无声息的将他们彻底包围?
这不科学啊,除非后面追赶的明军插上翅膀飞过来,不然,一两天内,他们断然不该追上才是。
‘哗啦啦’。。。
随着林中这边的明军撤出一条通道,大批的骑兵映入眼帘,慢悠悠的向他们走来。
万彩莲失神的眼睛略微恢复焦距,定睛细看,这群人,明显是这支大军的将领,可是,似乎不是自己熟悉的追兵将领?
万彩莲起身,转头看去,只见此时的沙定洲已经吓得瘫软在地,裤子都尿了一大片,正在地上发颤。
万彩莲哂笑一声,不屑一笑,转回头朝着来人走去。
呵呵,这就是自己天天吃的软虫?平时硬的不行,这时候,不仅成了软骨头,更是吓尿了,当真丢人,成王败寇,输了就输了,技不如人,如此窝囊,自己当真是被狗鈤了。
两方来到中间,万彩莲孤零零的一介弱女子,而对面,则是数百人的骑兵,装备精良,威势碾压,实不对称。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开口的,正是第十二军军长罗于萃。
其实,他们一进入红河流域,在这儿苦等几个月的明军就已经发现了,迟迟没有动手,则是因为要保证万无一失,一网打尽。
也是调集散落在一河三江五岸的大军,因为明军也是分散撒开在广阔区域的,现在也要时间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