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宠冬日寒霜
第61章
临近晌午,朝阳明媚。
高静姝特意去了趟庖厨,亲手熬制了一碗红枣姜汤,前往咸宁殿。
这次卫太后并没有刻意为难,宫人进去通报后,不久,便出来领着二人走了进去。
高静姝垂首缓步走了进去,余光瞥见坐在高位上的女人,跪地行礼:“妾身参见太后娘娘。”
卫太后斜躺在软榻上昏昏欲睡,眉眼间倦怠,听到声音后,很久才反应过来,懒洋洋地说道:“起来吧,赐座。”
“谢太后娘娘。”她说完便起身。
“哀家记得你,那个齐国的的第一美人高静姝。”
她眼睛半合不合,微微掀开眼皮向站在中央的女子看去,唇角挂着饶有兴致的笑容。
高静姝心里一惊,不自觉捏紧手心,轻声说道:“太后娘娘谬赞了,妾身不敢当。”
“你顶着这么一张绝色的脸,如何当不起?”
话毕,她便听见头顶传来吃吃地笑声,看样子卫太后的心情还不错。
高静姝抬头,快速朝着四周扫视了过去,发现假宦官廖拭不在,难怪这么快就让她进来。
她扬起一抹乖巧地笑,眼眸澄澈,轻声慢语地说道:“太后娘娘,近日一直在落雪,妾身前两日不慎感染风寒,喝了碗红枣姜汤,身子大有好转。”
“而且这汤可以预防风寒,对身子有益处,便想着给太后娘娘送来,娘娘若不嫌弃,可以尝尝。”
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拿过旁边桧烟手中的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随后亲自端到卫太后的桌前。
卫太后来了兴趣,视线从她的脸上移向桌上的红枣姜汤,倏然目光在她的手背顿住,白皙的手背上一片红痕,明晃晃的,异常刺目。
心中登时了然,但还是随了她意愿问道:“你的手怎么了?”
想着高静姝应该会向她诉苦,借着这碗姜汤以此来得到一些想要的东西,哪知根本不是她想的那样。
高静姝疑惑地“啊”了一声,随后顺着她的视线低头看去,毫不在意地说道:“不小心弄到的,并不大碍。”
卫太后登时挑了下眉,又问:“你来就是为了送碗姜汤?”
她听言,腼腆一笑,点了点头,不到两秒钟,一双秋水剪瞳露出些许地的慌乱,说道:“要是娘娘不喜欢也没关系,只是妾身的一时之意。”
“没有说要娘娘必须喝下,对不起,是妾身唐突了,娘娘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何必喝这寻常的红枣姜汤。”
没等卫太后回答,高静姝直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而没主意到卫太后此时看着泛黄的汤面渐渐陷入了沉思,十年前那场雪下的很大很大,她带着荀邕一脚深一脚浅踩在厚厚的雪地里。
那是他们被赶出梁国的第六天,没有马车,硬生生走了六天六夜才到了卫国边境,大雪纷飞,冻的他们浑身颤抖,脸上手上青紫一片。
渴了就抓起地上的一把雪塞到嘴里,饿了就吃硬邦邦的烙饼,最终幼小的儿子承受不住,发起了高热。
不得已,她只能挨家挨户乞求着一碗热水给他救命,但是别人认出她身后的梁国士兵,没有人愿意给她一碗水,哪怕仅仅只是一碗热水。
最后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位眼瞎的老婆婆给了她一碗来之不易的姜汤,因此她和儿子都活了下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依旧记得。
听着跪在地上的女子说着歉意地话,她忽而回过神来,垂眸看着,温和地说道:“起来吧,哀家没有怪你,这汤留下吧。”
高静姝身体顿住,缓慢抬起头,琥珀色的眸子闪烁着稀碎的光,莹白的脸上带着一丝忐忑不安。
停顿不到两秒钟之后,她才反应过来起身。
卫太后说:“你想要什么奖赏?只要不是很过分,哀家都可以满足你。”
只见眼前的女子摇摇头,那双直直望着她的眼眸更显得无辜单纯,“妾身不需要什么,只要太后娘娘健康平安,妾身就满足了。”
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她平安?
多少人巴不得她早点死,就连她那个不孝的儿子,对她也产生了厌恶,眼前非情非故的女人说希望她平安健康?
竟然此等不求回报的女子,真的稀奇。
“既然如此,那哀家便封你为姝夫人,赏千银、绫罗绸缎各三匹,如此你可满意?”
怎么可能会不满意,仅仅只是送一碗汤,就得到了这么多东西。
可她却觉得高静姝值得,单凭她有这个勇气来找她,自从那日请安过后,她便说明了不必每日晨昏定省,结果真的一个人都没有来。
虽然她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就为了和廖拭有二人独处的机会。
所以今日高静姝来,她确实感到很惊讶。
就在卫太后以为此事就此结束后,高静姝又摇了摇头,说道:“太后娘娘,不必给妾身封赏,一切都是妾身自愿的,并没有想借此得到什么。”
这让卫太后感到很奇怪,又很震惊,难道真有真心对她的人?可这是为什么?
“妾身知道,太后娘娘一定是觉得我别有居心,觉得妾身另有所图所以才会如此殷勤,妾身只是觉得您很像我的母后。”
“妾身的母后对妾身千万般宠爱,从来不舍得妾身吃一点苦头,临走时,母后还一直嘱托妾身写信回去,但是来到这里,妾身才知道这是不允许的。”
“好在还有妹妹相伴,身处异国他乡,妾身才没感觉到那么的孤独。”
说着说着,她的眼眸渐渐泛起红晕,还在努力压制住喉咙里的哽咽,泪盈于睫,看得人忍不住起了怜惜之心。
卫太后这才知道,原来她是想家了。
“这有什么,写封信而已,如何不能,你尽管写,哀家让人给你送出去。”
高静姝听言登时露出惊喜之色,连忙跪地叩首:“多谢太后娘娘,多谢太后娘娘……”
“快起来吧,别动不动就跪了。”卫太后脸上浮现出一抹淡笑。
她起身,喜极而泣地说道:“妹妹若是知道了也一定很高兴。”说完,她的脸色又瞬间变得哀伤起来。
高静姝特意去了趟庖厨,亲手熬制了一碗红枣姜汤,前往咸宁殿。
这次卫太后并没有刻意为难,宫人进去通报后,不久,便出来领着二人走了进去。
高静姝垂首缓步走了进去,余光瞥见坐在高位上的女人,跪地行礼:“妾身参见太后娘娘。”
卫太后斜躺在软榻上昏昏欲睡,眉眼间倦怠,听到声音后,很久才反应过来,懒洋洋地说道:“起来吧,赐座。”
“谢太后娘娘。”她说完便起身。
“哀家记得你,那个齐国的的第一美人高静姝。”
她眼睛半合不合,微微掀开眼皮向站在中央的女子看去,唇角挂着饶有兴致的笑容。
高静姝心里一惊,不自觉捏紧手心,轻声说道:“太后娘娘谬赞了,妾身不敢当。”
“你顶着这么一张绝色的脸,如何当不起?”
话毕,她便听见头顶传来吃吃地笑声,看样子卫太后的心情还不错。
高静姝抬头,快速朝着四周扫视了过去,发现假宦官廖拭不在,难怪这么快就让她进来。
她扬起一抹乖巧地笑,眼眸澄澈,轻声慢语地说道:“太后娘娘,近日一直在落雪,妾身前两日不慎感染风寒,喝了碗红枣姜汤,身子大有好转。”
“而且这汤可以预防风寒,对身子有益处,便想着给太后娘娘送来,娘娘若不嫌弃,可以尝尝。”
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拿过旁边桧烟手中的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随后亲自端到卫太后的桌前。
卫太后来了兴趣,视线从她的脸上移向桌上的红枣姜汤,倏然目光在她的手背顿住,白皙的手背上一片红痕,明晃晃的,异常刺目。
心中登时了然,但还是随了她意愿问道:“你的手怎么了?”
想着高静姝应该会向她诉苦,借着这碗姜汤以此来得到一些想要的东西,哪知根本不是她想的那样。
高静姝疑惑地“啊”了一声,随后顺着她的视线低头看去,毫不在意地说道:“不小心弄到的,并不大碍。”
卫太后登时挑了下眉,又问:“你来就是为了送碗姜汤?”
她听言,腼腆一笑,点了点头,不到两秒钟,一双秋水剪瞳露出些许地的慌乱,说道:“要是娘娘不喜欢也没关系,只是妾身的一时之意。”
“没有说要娘娘必须喝下,对不起,是妾身唐突了,娘娘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何必喝这寻常的红枣姜汤。”
没等卫太后回答,高静姝直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而没主意到卫太后此时看着泛黄的汤面渐渐陷入了沉思,十年前那场雪下的很大很大,她带着荀邕一脚深一脚浅踩在厚厚的雪地里。
那是他们被赶出梁国的第六天,没有马车,硬生生走了六天六夜才到了卫国边境,大雪纷飞,冻的他们浑身颤抖,脸上手上青紫一片。
渴了就抓起地上的一把雪塞到嘴里,饿了就吃硬邦邦的烙饼,最终幼小的儿子承受不住,发起了高热。
不得已,她只能挨家挨户乞求着一碗热水给他救命,但是别人认出她身后的梁国士兵,没有人愿意给她一碗水,哪怕仅仅只是一碗热水。
最后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位眼瞎的老婆婆给了她一碗来之不易的姜汤,因此她和儿子都活了下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依旧记得。
听着跪在地上的女子说着歉意地话,她忽而回过神来,垂眸看着,温和地说道:“起来吧,哀家没有怪你,这汤留下吧。”
高静姝身体顿住,缓慢抬起头,琥珀色的眸子闪烁着稀碎的光,莹白的脸上带着一丝忐忑不安。
停顿不到两秒钟之后,她才反应过来起身。
卫太后说:“你想要什么奖赏?只要不是很过分,哀家都可以满足你。”
只见眼前的女子摇摇头,那双直直望着她的眼眸更显得无辜单纯,“妾身不需要什么,只要太后娘娘健康平安,妾身就满足了。”
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她平安?
多少人巴不得她早点死,就连她那个不孝的儿子,对她也产生了厌恶,眼前非情非故的女人说希望她平安健康?
竟然此等不求回报的女子,真的稀奇。
“既然如此,那哀家便封你为姝夫人,赏千银、绫罗绸缎各三匹,如此你可满意?”
怎么可能会不满意,仅仅只是送一碗汤,就得到了这么多东西。
可她却觉得高静姝值得,单凭她有这个勇气来找她,自从那日请安过后,她便说明了不必每日晨昏定省,结果真的一个人都没有来。
虽然她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就为了和廖拭有二人独处的机会。
所以今日高静姝来,她确实感到很惊讶。
就在卫太后以为此事就此结束后,高静姝又摇了摇头,说道:“太后娘娘,不必给妾身封赏,一切都是妾身自愿的,并没有想借此得到什么。”
这让卫太后感到很奇怪,又很震惊,难道真有真心对她的人?可这是为什么?
“妾身知道,太后娘娘一定是觉得我别有居心,觉得妾身另有所图所以才会如此殷勤,妾身只是觉得您很像我的母后。”
“妾身的母后对妾身千万般宠爱,从来不舍得妾身吃一点苦头,临走时,母后还一直嘱托妾身写信回去,但是来到这里,妾身才知道这是不允许的。”
“好在还有妹妹相伴,身处异国他乡,妾身才没感觉到那么的孤独。”
说着说着,她的眼眸渐渐泛起红晕,还在努力压制住喉咙里的哽咽,泪盈于睫,看得人忍不住起了怜惜之心。
卫太后这才知道,原来她是想家了。
“这有什么,写封信而已,如何不能,你尽管写,哀家让人给你送出去。”
高静姝听言登时露出惊喜之色,连忙跪地叩首:“多谢太后娘娘,多谢太后娘娘……”
“快起来吧,别动不动就跪了。”卫太后脸上浮现出一抹淡笑。
她起身,喜极而泣地说道:“妹妹若是知道了也一定很高兴。”说完,她的脸色又瞬间变得哀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