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慕南栀沉静的美

大船底层。

在许七安的带领下,刑部捕头顺着木阶进入船舱,一股沉闷难闻的气味涌入鼻腔,汗臭味、霉味、氨气味……

“呕!”

下一刻,刑部捕头当即转身就往上走去,随即趴在护栏上,呕吐得不行,刚刚进食的午膳便宜了河里的鱼儿。

由于是船的底部,空气不流通,却又挤满了人,睡觉排泄都在舱底,于是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再加上晕船,体质弱的就会病倒。

没生病的,也会显得萎靡不振。

刑部捕头作为武夫,依旧扛不住如此恶劣的环境,更不用说那些禁军,他们的身体素质是比普通人要强不少,却不可能强得过刑部捕头。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褚相龙等人不会质疑李麟的观点,但是会质疑船底层的环境。

于是,有了现在这一幕。

许七安看到刑部捕头扭头就走,心中嘲讽一笑,便回到甲板上,目光落在大理寺丞的脸庞上,道:“你要下去看看吗?”

“不了!”大理寺丞看到刑部捕头吐完后,仿佛瘦了一圈,还哪有勇气下去底层,就算不死,也可能是一身残。相比于禁军的命,大理寺丞自然珍惜自己的小命。不否认一点,船上一旦出现传染病,谁都逃不掉。

这次的三司,是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

“你们两个呢?”许七安看向站在大理寺丞身边的两名都察院御史。

两名御史连忙摇了摇头,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担心许七安不按套路出牌,强行将他们扔到底层去。

“褚将军,可要下去一看?”许七安的目光最终落在褚相龙的脸上,冷然问道。

“哼!”褚相龙没有接话,作为镇北王的副将,他自然想象得到船底的情况,但是他又不得不防止王妃跟过多的男性接触,才有了这条命令。真要搞出传染病,他也难逃其责。

“不看就跟我滚蛋!”许七安突然暴喝了一声。

先礼后兵!他也很清楚,虽说是这次使团的主办官,但是没什么真正的实权,至少大理寺、都察院和褚相龙都不会严格按照他的命令。

“你?!”褚相龙勃然大怒,但是眼光瞥见李麟,还是忍了下来。不说什么,单是一个李麟,就足以杀光这里的所有人。

云鹿书院的儒家学子为什么无法出现在朝堂,所谓的道统之争,不过是表面上的,而真实的情况,是这些儒生太强大,也太能打。君子是动口不动手,但是动口就足以杀人,又何须动手。

“这里有一些李先生炼制的丹药,船上的士卒都要吞服一枚。”许七安看到褚相龙等人不再开口,便看向站立在身后的百夫长陈骁,将一个木盒子递给对方,叮嘱说道:“每人一枚,有效抵挡晕船,还能增强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这次路途凶险,必须保持充沛的战斗力。”

“是!”陈骁这位矮小,却十分魁梧的禁军首领立马应声喊道,才双手接过那个木盒子,感激地说道:“谢过许银锣。”

“不用谢我,要谢就谢李先生。”说罢,许七安看了一眼李麟。

陈骁见状,连忙看向李麟,大声喊道:“谢过李先生。”

“谢过李先生!”在场的禁军士卒不约而同地喊道。他们每人心中都有一面镜子。这船上,也就许七安和李麟将他们当人看。

“散去吧。”许七安挥了挥手。

“是!”一众禁军继续留在甲板上,有些人刷马桶去。

“许银锣!”刑部捕头喊住了许七安。

“有事?”许七安闻言,转过身去,只见刑部捕头、大理寺丞和两位御史都期盼地看着他。

“那个丹药……”刑部捕头说道。

“那是给士卒的。”不等刑部捕头说下去,许七安就打断了他的话,道:“他们需要负责此行的安全,晕船对战斗力影响太大。”

刑部捕头等人闻言,顿时脸色一黑。许七安的言外之意,刑部捕头等人不需要这些丹药。预防晕船这点效果还好一点,尤其是对刑部捕头,他不怕,也不晕船,但是那个增加身体对传染病的效果,是个人都很需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仲春本就是疾病多发时节,好比发热什么的,这个年代,发热也是可以死人的。尤其船上发热,更是凶险。

说罢,许七安转身离去。

刑部捕头等人面面相觑,不过很快相视一笑,想到了什么办法。褚相龙早就很不爽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李麟也回到自己的房间。

“恩公,外面发生了什么?”平阳看到李麟走进来,便迎了上去。浮香正在准备午膳。李麟说过这次会带平阳和浮香出去走走。听雨阁那边的工作,平阳和浮香早就安排妥当。前段时间,平阳收了三位女徒弟,专门教她们说书,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她事事都亲力亲为。浮香由于容貌过于出众,也和平阳一样,戴上面纱,不过那婀娜的身段,还是难以遮掩得住。

“一些小事。”说着,李麟坐了下来,将甲板上的事情讲述一遍。李麟没有不让平阳和浮香离开房间,不过两人说没必要。这次,平阳和浮香是作为贴身婢女跟随李麟而来的。平阳和浮香坐在饭桌的两边,听得津津有味。

……

房间里。许银锣作为主办官,有着自己的独立房间。

“咚咚!”房门被敲响。

“进。”许七安喊了一声。

“吱——”木门被推开。刑部捕头悄然走进来。

“有事?”许七安故作疑惑地问道。

“许银锣,能不能给点丹药?”刑部捕头谄媚地问道。

“真不是我不想给你们。”许七安放下茶盏,语重心长地说道:“李先生就给了我那么多,只能优先给那些士卒。”

“这……”刑部捕头先是一怔,道:“真没其他办法?”

事实上,刑部捕头、大理寺丞和御史都听到“这次路途凶险”,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许七安作为这次使团的主办官,可能掌握了他们都没有掌握的情报,不然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以,路途上,他们都需要保持健康的状态,那就需要丹药,不然身体一旦有了问题,遇到危险,想逃都逃不掉。他们不会将自身的安全,全部寄托在禁军等士卒的手上。

“其他办法倒是有。”许七安心中冷笑一声,脸上却笑意盈盈,认真地说道:“李哥炼制了更好的丹药,就是成本太高,只有少量。”

“真的?”刑部捕头顿时一喜。

“你总不能让李哥亏本吧?”许七安言辞义正地问了一句。

“当然不能。”

刑部捕头是不会怀疑李麟炼制的丹药,因为刑部的内部已经得到司天监的一种丹药,名为强体丹,正是李麟研制出来。

对于李麟的炼丹水平,只要是知道强体丹的人,都不会有任何质疑。

“这样吧,看在是同僚一场,一颗五十两银子。”

许七安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感叹了一声,道:“这真是成本价,也就李哥那么善心的人才会这样做。”

“五十两银子!”

刑部捕头心中一惊,这丹药也太贵,还只是成本价,真要正常售卖,不得翻个倍,不过表面上欣然接受的样子,道:“不贵。”

说着,他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许七安,道:“就要两颗。”

许七安不动声色地接过银票,递给刑部捕头一个白瓷瓶子。

“许银锣,请问此行的凶险何在?”

刑部捕头爽快地收下白瓷瓶子,话锋一转,凝重地问道。

购买丹药是一个原因,而投石问路,也是一个原因。

这一百两银子,买的不仅仅是丹药,还有情报。

某种意义上,这便是潜规则。

许七安是主办官没错,但是他没有义务共享情报,更不会对三司的安全做出担保。

此行,是三司协同打更人办案,而打更人是没义务保护三司的人。

“我问你,要是此案是真的,你会如何?”

许七安饶有深意地问道。

刑部捕头闻言,眼瞳顿时一缩。

事实上,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不是真的,即镇北王没有勾结魁族,更没有打算屠灭楚州城。

然而,万一这是真的,那么他们此行,就凶多吉少。

事实上,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刑部捕头等人是打算查案,一旦遭遇危险,自然是选择退缩,毕竟差事没做好,顶多被责罚,总好过丢了性命。

“还有,你想过这次为什么褚将军不让士卒到甲板上?”许七安再次抛出一个让人意味深长的问题。

作为刑部捕头,观察力是远胜常人的。

尽管褚相龙的借口看似站得住脚,实际上这种事情是很少发生。

大船底层,简直就是地狱。

这一点,刑部捕头是亲眼见过。

“言尽于此。”

说着,许七安捧起了茶盏。

刑部捕头见状,转身离去。

“这钱真好赚!”

许七安看到房门合上,便看了一眼手上的一百两银票,笑得很灿烂。

按照李麟的说法,这种临时增加免疫力的丹药,成本都不到一两一颗。

一炉丹,有三十颗,成本才二十两。

现在卖五十两银子一颗,简直是太暴利。

紧接着,使团里的三司众人都纷纷找到许七安,多多少少都买下丹药。

才半天不到的时间,许七安就手握两千多两银票,就连褚相龙都让人过来购买了一些。

这笔银子,许七安打算与李麟二八分账,他二,而李麟八。

要知道,银锣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就二百两银子不到。

当然,许七安目前是不会缺钱的,但是不会嫌弃银子太多。

……

这一天,夜风习习。

李麟坐在甲板上,听着许七安和陈骁等禁军吹牛,这也是他们饭后的娱乐。

一路以来,许七安断案如神,颇有吹牛的资本。

陈骁等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平阳和浮香悄然走来。

也只有晚上,两人才会走到甲板上,陪着李麟看看河面,吹吹夜风。

许七安等人看到平阳和浮香迎面走来,便一哄而散。

船上每个人都受到李麟的恩惠,毕竟李麟炼制出来的丹药,让他们免受晕船之苦,而且睡眠也好。

平阳看到许七安等人迅速离去,只能会心一笑。

平阳和浮香便一左一右,站在李麟的身边,趴在护栏上,双掌托着脸蛋,眺望着江面上的一轮明月。

原本喧嚣的甲板上,顿时变得宁静了起来。

月光如流水一般,洒落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恩公,明日就抵达江州,再往北就是楚州边境,我们是不是在江州驿站休息一日,补充物资?”

平阳抬头看了一眼站了过来的李麟。

“嗯,到时带你们去逛一下江州吧。”

李麟应了一声。

“不会耽误许宁宴的工作吧?”

浮香问了一句。

这艘船是停靠还是航行,都是许七安说了算。

平阳和浮香都不希望李麟难做。

“不会。”

李麟解释说道:“其他人比宁宴更想下船。”

船上的生活,无疑是枯燥而痛苦的。

“也是。”

平阳不可置否地笑了笑。

“曲音是第一次离开京城吧?”

浮香问道。

“嗯。”

平阳点点头,曾经不好的回忆虽然浮现出来,不过她早就可以坦然面对。

李麟这位恩公不仅让她复活过来,还给了她真正的新生。

曾经遥不可及的自由,如今成为囊中取物一般轻易。

然而,离开京城后,这一路上,平阳还是看到很多以往看不到的事物,尤其偶尔听听许七安等人的吹牛。

最关键的,李麟会很耐心地给平阳讲述大船每经历一个地方与其相关的故事,包括当地的习俗。

作为说书人,还得要见多识广。

这一趟旅行,让平阳受益匪浅。

于是,李麟讲述了一些有关江州的故事,平阳和浮香都认真地聆听着。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慕南栀习惯地迎面走来,对于李麟三人的出现,她早就见怪不怪。

平阳和浮香听到慕南栀的脚步声,相视一笑,便转身离去。

两人不知道李麟为什么会对慕南栀这位王妃的婢女特别照顾,也可能是因为李麟目前是王妃的棋艺老师,还需要慕南栀的配合,不过作为李麟的女人,她们的直觉告诉自己,事情应该不是那么简单。

慕南栀此时容貌平平,平阳和浮香倒不会有太多联想,至少不会认为李麟会看上慕南栀这位平平无奇的婢女。

作为镇北王妃,慕南栀身子娇贵,受不得船只的摇晃,尽管有李麟的丹药缓解不少,但是这几天依旧睡不好,也吃不香,眼袋都出来了,甚是憔悴,便养成了睡前来甲板吹吹风的习惯。

事实上,应该是通过陆路将慕南栀送往楚州,奈何这位大奉第一美人身藏灵蕴,在各大势力的强者眼中,就是一个香饽饽。

元景帝自然不敢冒险,更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将慕南栀送往楚州,这不就相当于通知敌人快来抢走慕南栀。

对于慕南栀是上古花神转世,身藏灵蕴这事,不少大势力的顶层强者都是知道的。

慕南栀留在京城也就罢了,强抢的代价太大。

一旦出了京城,慕南栀的安全和自由,就不是元景帝说了算。

“又吐了?”

李麟看到慕南栀走过来,调侃了一句。

“你才吐了。”

慕南栀白了一眼李麟,却很自然地站在李麟的身边,相距不到一个身位,颇为亲密,也不知道为什么,当站在李麟身边,她就会感到舒服很多。

李麟却知道,慕南栀是过于忧心,才会睡不好,也吃不好,但是这种事情,他帮不了慕南栀,需要她自己调整心态。

慕南栀心事重重,她不说出来,谁都帮不了她。

两人都沉默不语。

还别说,老阿姨不说话的时候,有一股沉静的美,宛如月色下的海棠花,独自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