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不愿参与朝廷纷争

刚上来,又立马和对面的人起了争执。

一人说是他推他下手,另一人矢口否认。

争执愈演愈烈,几乎要再次动手。

赵承泽也是在这时候出面,“各位皆是读书人,何必在此等场合失了分寸?今日之事,自有官府定夺,不必私下争执。”

“太子殿下,就是这卑鄙小人,刚才推我进水里的。”

“你胡说,分明是自己站不稳,在这里胡乱攀咬。”

赵承泽这一番话,两人瞬间又争执起来。

赵承泽听着只觉得头痛。

也不知道两人是怎么想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争吵起来,真是一点也不顾体面。

“两位,不若看在孤的面子上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私下解决。”

何必要放在明面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争吵。

他这一点醒,那两人瞬间惊觉起来。

尤其是周围人看着他们窃窃私语,面露嘲讽的样子,顿觉脸色羞恼。

狠狠的瞪了对面的人一眼,转身离开。

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的瞪了他一眼,也不再多说什么,跟着掩面而走。

只等着下次找机会报复回来。

见那边的闹剧逐渐平息,沈知秋的目光从赵承泽身上移开,看向秦玄昭。

这时候才察觉到,秦玄昭的手还放在她的腰上。

原本刚刚恢复正常的小脸瞬间红了起来,下意识推了他一把。

秦玄昭见此,也没有执着下去,而是顺着她的力道松开手。

“方才多谢秦大哥出手相救。”

秦玄昭微微摇头,“知秋不必客气。”

沈知秋微微整理了一下衣衫,虽然心中有些尴尬,但她还是保持着仪态。

“秦大哥,今日之事,多谢了。”

要不然就真的被人暗算,像刚才那人一样,不明不白的被人推下水里。

那人是男子还好一点,她是女子,对她的影响更大。

秦玄昭点了点头,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知秋,你我之间,不必言谢。”

两人之间的气氛似乎有些微妙,沈知秋轻咳一声,转开了话题,“秦大哥,你今日也是来参加诗会的吗?”

秦玄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我并非为了诗会而来,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沈知秋点了点头,虽然对他要查的东西好奇,但她并没有多问。

看他是和太子一同过来的,估计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也在这时候,耳边突然传来赵鹤轩和李秋芸的争执。

李秋芸声音尖锐,带着哭腔,“表哥,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我可是你的表妹啊!”

“真的要为了那个贱人放弃我吗?”

赵鹤轩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冷冷地看了李秋芸一眼,“秋芸,我只把你当成我妹妹,不要再做其他的小动作。”

“还有,你刚才推了沈夫人那事我可以当做看不到,但是,要是徐瑜英出了什么事,坏了锦王府的事,就别怪我不客气。”

李秋芸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咬着嘴唇,眼中闪过一丝泪光,“表哥,你真的要为了这个女人抛弃我吗?”

赵鹤轩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转身离去,留下李秋芸一个人站在原地,泪水悄然滑落。

沈知秋看着这一幕,心里不禁猜疑起来。

听他们的对话,沈知秋大概也能猜出来,这李秋芸大概喜欢赵鹤轩,但赵鹤轩为了拉拢大理寺卿,所以拒绝了她。

而且刚才居然是李秋芸推了她。

不过想来也是,她才回京城没多久得罪的人没几个。

除了李秋芸就是崔玉嫣了。

但从之前的互动沈知秋也能看出来,赵鹤轩对这李秋芸也是有好感的。

只是……锦王府的人为什么拉拢大理寺卿的人呢?

沈知秋心中暗想,这其中必有蹊跷。

锦王府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大理寺卿同样是权势显赫。

他们联合起来,所图谋的是怕是不小。

再加上她之前怀疑的,南平侯府为锦王府提供不少的钱银。

这桩桩件件,景王府究竟想要做什么?

“秦大哥,锦王府为什么如此看重大理寺卿?”

秦玄昭听到沈知秋的疑问,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道:“此事说来话长,锦王府想要拉拢大理寺卿,估计是想要利用他的手铲除异己。”

沈知秋眉头微微一皱,铲除异已?

秦玄昭看着沈知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解释道:

“锦王府近年来手脚不干净,做了不少欺压百姓知识,虽然大多被他压下来了。”

“但是还是有一些事情被百姓告到了大理寺卿那里,而大理寺卿手中握有不少人证物证。”

“若大理寺卿与他们成了亲家,那些东西不用他们做什么,大理寺卿自然会替他们处理掉。”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

“而大理寺卿,朝廷文武百官犯罪主要由他们负责审理,京城徒刑以上案件。”

“有了这一份权力,再有锦王的势力,他们或许可以利用大理寺卿铲除与他们不对付的官员。”

届时,绝对会出现不少冤假错案。

毕竟大理寺卿可是出了名的疼女儿,为了女儿,或许他真的会徇私枉法。

再加上如今陛下年迈,行事有有些昏庸起来,而他又比较看重大理寺卿,要是大理寺卿真的制造一些冤假错案。

或许,还真会让他铲除与他不对付的政敌。

沈知秋听到这里,心中一惊。

她不禁问道:“秦大哥,那你知不知道他们具体要对付的是谁?”

秦玄昭摇了摇头,“具体的目标我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目标绝对不简单。”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绝对会利用大理事情为他们铲除异已。”

沈知秋抿唇,心里隐隐感觉有些不好。

她之前就听她爹说过,皇帝年迈年,做事越发的荒唐。

那些皇子之间暗流涌动,朝中不少大臣选择战队或结党营私。

他也不愿意参与朝廷纷争,在察觉不对劲的时候,便告老还乡。

也算是为自己脱身。

如今因为她要嫁到南平侯府,怕她出什么事情。

更怕南平侯府出事情把她牵连进去,所以他才留居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