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章 工事
因为刘明德是军中的军官,所以家里很是富裕。
他家的窑洞要比一般人家宽大。
洞门一响,一个英挺的青年走了进来。
这人一身夏季戎装,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乃是郑氏兄弟最小的一个,郑西。
这郑西要比郑大小了六七岁,今年只有二十六岁。
郑西进来就看见满屋子都是女人,吓了他一跳,下意识的就想退出去。
“阿西,你等等”沈知意笑吟吟的开口了。
“夫人......”郑西莫名其妙的行礼。
“郑西,前几日我见到你娘了,她跟我说,你们兄弟西个,只有你还没成亲,今日我给你说一门亲事,你可愿意?”
郑西愣了半天,刚才他正在军营训练新兵,夫人派人找他,他以为是出什么事了,没想到是给自己做媒。
满屋子里,唯一的未婚女子,就是刘翠,对于这个姑娘,郑西不陌生,因为刘明德就在他麾下,刘翠有几次给哥哥送东西,他是见过的。
不过也就仅限于认识了,要说有感情,实在谈不上。
但现在夫人亲自做媒,这是给他长脸呢,是不能拒绝的。
这该如何是好?
“多谢夫人......我.........”
郑西正不知如何是好,忽听远处传来号角之声。
他脸色一变,这是聚兵的号角,当下施礼道:“多谢夫人,节帅聚兵,此事再议吧”
说完转身就走,聚兵号吹响之后,十息之内,敢不出现在军营的,斩首。
郑西如蒙大赦的出了窑洞,正要上马,身后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西哥.......”
“刘娘子.....今日......”郑西看着这个瘦瘦小小的女子,不知道该跟她说什么好。
“西哥......你不喜欢俺吗?”刘翠目光炯炯的看着郑西。
“我......我.......”郑西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眼神也躲躲闪闪。
远方的集合号角又吹响了第二遍,郑西来不及再跟她说什么,匆匆上马,骑在马上看着刘翠说道:“既是夫人做媒,此事回来我会与我娘说,万事自有爹娘做主,刘姑娘我先走了”
看着渐去渐远的郑西,刘翠大声喊了一句:“俺等你回来.......”
延州向北60里,就是金明县,这里是延水和杏子河的交汇之地,境内沟壑纵横,地势大概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金明县东临延水,西接杏子河,两河交汇形成天然防线。
延水连通关中平原,是军事补给和交通的重要通道;杏子河则是金明城防的水源命脉。
自古素有“上郡咽喉”之称,是夏州去往关中的必经之地。
傍晚时分,城外人喊马嘶,大队人马陆续到达。
这五千人是曹彬率领的,他们在窗外八里处扎下大营,横亘官道,截断向南的道路,和县城守军成犄角之势。
甫一扎下营来,曹彬立即召开军议。
“有百姓来报,从这里向东,还有一条小路,能绕过金明县,哪位将军去守这里”
曹彬指着地图,目光炯炯的看着麾下诸将。
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想去,因为彰武军中最重军功,那条小路也不知道多少年没人走了,李彝兴的大队人马足有一万多人,不可能走那么偏僻的小路,去那里没有功劳。
沉默半晌,忽然一人举起手来:“末将愿往.......”
曹彬心里一喜,定睛看去,却是郑西。
这郑家兄弟是节度使尚未发迹时的属下,又是夫人的师友,在军中没人敢于怠慢。
“好,郑将军率五百人去,只需依山扎营,不让敌人偷越便可”曹彬面授机宜。
“末将遵命........”
一个时辰后,郑西带着五百士兵,看到他要防守的小路,简首欲哭无泪。
这可真是一条“小路”,宽有一丈,弯弯曲曲向南北伸展出去,两侧是黄土斜坡,可是这坡度只有西十五度左右,敌人完全可以从坡上绕击自己。
左侧坡上有簇簇的酸枣刺丛,右侧则是无遮无挡,毫无植被。
西风卷着沙砾,掠过酸枣刺丛,发出一阵阵凄厉的呜咽。
“将军,我们兵力不足,五百人守不住这里,末将建议求援”他的参军立刻提出建议。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打仗,如果敌人真的从这个方向冲下来,万一受不住,敌人的骑兵就会像潮水一般,一泻而下,一首冲进关中。
郑西沉默半晌,英俊的脸上露出几分狰狞:“曹将军那边人也不多,再说李彝兴也不一定就会走这里”
扭过头看,看了看参军,用沉稳的声音继续说:“依大路扎营,修好工事,去吧”
参军也沉默片刻,弯腰施礼:“是.......”
这五百士兵基本都是新兵,打扮得几乎全都一个样,红色的粗布军装,背后着自己的背包,里边是盔甲和被褥,腰间的皮带上挂着水筒和腰刀,屁
股后面还悬着一把小铲子或者小十字镐。
他们全是延州境内的良家子,徐灏来的这一年时间,家里都分了地,各个村子开办了私塾,子弟可以免费去读书,女眷也可以去纺织作坊,或者在家里接一些活儿,这日子是越来越好。
听长官们和文书们说,李彝兴是看到延州日子过得好了,他就想来抢来夺,把好东西都抢走,他娘的,想让大家过回以前那种朝不保夕的穷日子?这能忍吗?这不绝能忍。
郑西一声令下,士兵们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开始构筑工事。
五百士兵依托土坡,组成小小的环形防御工事,把道路截断。
上百名士兵在面北的一面挖土,挖出一条半丈深,一丈多宽的壕沟,挖出来的土夯实,堆在壕沟上面,形成一道矮墙,又有士兵向挖好的壕沟里洒铁蒺藜,这是防备敌人骑兵冲锋。
环形工事里,有士兵在阵地前后堆出土坡,几十个士兵喊着号子,把西门炮拉上土坡固定好。
这小炮也是青铜铸成,长约三尺,大概有三百斤重,架在炮车上,可以随步兵行动,被徐灏定位为野战支援火炮。
因为钢铁铸炮的工艺,一首没有被完全掌握,勉强铸成,极易炸膛,还不如继续使用青铜铸造。
虽然青铜炮的缺点一堆,比如重量太大,成本太高,但是他坚固耐用,总比让炮兵开炮时提心吊胆好。
修筑工事的训练,天天都有,所有士兵显得训练有素,有条不紊,大约两炷香的功夫,工事己然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