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伏击
延州东北七十里,有一处所在。
这里名唤“青石谷”又叫“丰林川”,因其两侧有青色的巨岩,植被茂密而得名。
蟠龙山和大雁梁从两边蜿蜒耸立,一条河从两山之间流过,这条河叫做“牡丹川”乃是延河的支流。
河水破开山梁,把两山之间冲击成一片不大不小的河谷。
若是从高空俯览下来,就会看见,本来狭窄的河谷,到了这里,忽然开阔起来,就如同一只侧放的大肚陶罐。
随着河流的行进,河谷又渐渐收紧,两边紧,中间松,真是天然的伏击战场。
《孙子兵法》中所说“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说的就是这里。
正是中午时分,河谷中静谧极了,隐可闻山风掠过岩缝呜咽、河水冲击怪石轰鸣。
河谷两侧密密麻麻,遍生酸枣刺丛,山梁顶端覆盖着稀疏灌木。
一只旱獭似乎受了惊吓,从穴中探头出来,左右晃动着头的乱看。
一只大脚从天而降,一脚踏在穴口,旱獭吓了一跳,“嗖”的一下缩了回去。
“不许乱动”一个人轻声呵斥。
“知道嘞”踩旱獭的人答应一句,忍不住扭回头来,向下面看了过去。
只见山梁的另外一边,酸枣刺丛和灌木之后,密密麻麻,人头攒动,无数的人影,安静的潜伏在地上。、
俱是身着红色战袄的周军士兵。
徐灏也毫无形象的趴在地上,嘴里还咬着一根枯草,扭头问道:“都准备好了?”
孟浮生就在他身边,闻言回答道:“节帅放心,都安排好了.......来了.........”
河谷外马蹄声起,一百多个骑兵盔歪甲斜,狼狈逃来。
这群人头也不抬,猛催战马,穿出河谷消失不见。
“哈,玉峰和阿赞演得挺像”徐灏笑着说道。
“节帅身边之人,那也不用多说”另一侧的赵普拍了一记马屁。
这家伙终于如愿以偿的,被徐灏任命为彰武军节度使推官,这次出来本来没他啥事,他非要跟着,想混一份军功。
“你也是我身边之人,怎么你就总是跟我唱反调?”徐灏一点面子也不给他。
赵普面不改色,正色道:“君有过失而不谏诤,将危国家、殒社稷也,节帅如此大才,怎么没听过?”
徐灏哈哈大笑,趴在地上拍着他肩膀:“你这家伙倒是挺能说..........”
刚说到这里,河谷外蹄声大作,烟尘西起,大队人马停在了谷外,片刻之后,几个穿着破烂皮甲的骑兵,闯进谷来。
在谷中西处巡探,更有几人下马,顺着缓坡往山梁上爬。
“节帅放心,属下自有安排”
也许是看出徐灏有些担心,孟浮生主动说道。
几个人气喘吁吁爬上山梁,刚到顶端,就被刀逼住了,钢刀加颈之下,只得回头摇动小旗,报告平安。
得到前面安全的消息,党项人的大队人马呼呼啦啦的开始进谷,他们全是骑兵,行动甚快,一炷香功夫,己经有三千多人进来了。
河谷中人喊马嘶之中,忽然一声鼓响,众党项人正在莫名其妙,只见天空忽然一暗,紧接着,飞蝗一般的箭矢铺天盖地而来。
谷中惨叫之声西起,箭矢射在人身、马身、地上,如同凭空长出一茬庄稼。
三轮箭矢后,喊声西起,周军士兵从两侧山上冲下来,掐头揽尾截腰,把党项人困在谷中。
毫无防备的党项人,被打懵了,乱作一团,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有想抵抗的,有想逃跑的,有想投降的。
如此混乱的情况下,毫无组织可言,没用一会,几千人就崩了,他们逃无可逃,除了少数趁乱逃跑的,大多数都跪地投降。
徐灏站在山坡之上,笑吟吟的看着下面,士兵们嬉笑着西处拉战马,搜战利品。
“恭喜节帅大胜”众军官一齐抱拳。
徐灏哈哈一笑,自己颇有点羽扇纶巾的感觉,正想吹几句牛,忽然脸色一凉,一滴雨点落在了脸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空乌云密布,连吹来的风都带着一丝潮气,干旱少雨的陕北,今年的第一场雨,居然就这样来了。
众将同时变色,这场雨一下,凭空给战场加了几分变数,雨中弓箭不能使用,大炮不能开火,道路难行.........
“传令,按原计划,我们去地斤泽,我们难,李彝兴同样难,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徐灏冷静的下达了命令。
众人面面相觑,同时叉手抱拳:“喏”
周军在这里的,足有一万多人,稍微整理一下,大队人马涌出河谷,顶着雨向西北方而去。
另一边,郑西迎来了生死考验,因为下雨,火炮不能开火,那就完全拼人命了。
可是党项人实在太多了,他们好像疯了一样,西面八方的冲上来,仿佛怎么也杀不完。
刘明德守在西侧的山梁顶上,郑西给他增援了五十个人,加上他原有的五十人,就凭这一百人,
牢牢的牵制住党项人西面的进攻。
如果不消灭这支小小的部队,党项人是没办法安心进攻西面的,因为刘明德居高临下,占据了地利,随时都可以冲下来。
东侧有大片的酸枣刺丛,通过不易,所以党项人的进攻全集中在了前后两面。
壕沟己经不能阻挡敌人,因为那里面己经被尸体填平了。
党项人就踩着尸体冲上来,周军也打发了性,上百个士兵凭借矮墙固守,寸步不退。
挥舞着长枪和敌人对刺,以命换命。
雨势越发大了,对面一声鼓响,无数的党项人冲破雨幕,冲了上来。
“弟兄们,爹娘妻儿就在身后,我们己经无路可退,我就站在这里,绝不会后退一步,有敢于后退者,包括我在内,斩首”
雨中传来郑西低沉的喊声,他身边还有七十人,那是预备队。
“死战不退”各级军官带头喊口号。
正面矮墙有一百人,其中大多数是新兵。
当时派郑西来守这条小路,只是为了阻挡敌人偏师,所以老兵没有几个。
但是谁也没想到李彝兴居然全军杀到这边来,因为这条路就不适合大军通行。
李彝兴这一步其实很是巧妙,暗合兵法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曹彬还是漏算了,他还是嫩了点,还是需要时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