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199章海市蜃楼

西州回鹘有两个都城。

据载,高昌城是“东都”,北面的北庭城,是“下都”。

“下”通“夏”,所以北庭城又叫“夏都”,西州回鹘的可汗,会在夏天去北庭城避暑。

北庭就是庭州,大唐在此设立“北庭都护府”,管辖着天山以北地区,乃是唐朝经营西域的核心据点。

到了高昌,徐灏才知道,西州回鹘的可汗居然跑到北庭避暑去了,看人家这小日子过的.........

现在城里是“阿多于越”守国。

大军于城外三里处列开阵势,中军大纛竖起,周军尚红,两万大军铺陈开来,如同地面铺上一层红色的地毯。

旌旗烈烈,马嘶啾啾,百战精兵果然名不虚传。

高昌北面就是天山,南面是沙漠,在城外看过去,群山高耸,沙丘起伏,让周军的红色更加鲜艳。

徐灏派人进城,要求“阿多于越”出城投降。

不一会,城门大开,一队马车驶出,车上拉着新鲜的瓜果蔬菜,后面还有人赶着一群羊,还有人跳着民族舞蹈。

这帮回鹘人居然载歌载舞的出来犒军......

全军上下都有点懵,他们打遍天下,也没见过如此“热情好客”的民族。

其实是徐灏见识少了,这高昌回鹘所在的吐鲁番地区,由于优良的地理条件,使农业和畜牧业都十分发达,又占据着丝绸之路的要冲,收取过往商税都能让他们吃的饱饱的。

人家既不缺钱,也不缺粮,历代可汗多用钱粮结好于西周,能花钱办到的,何必非要打仗死人呢?

所以看到徐灏大军前来,高昌城里的官吏居民,不慌不忙的送上物资,期待汉人军队拿了钱和粮就赶紧走吧。

徐灏傻眼了,他还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一时抓耳挠腮,颇有点拿不定主意。

“这帮胡人都是贱皮子,国公不须烦恼,首接进城就是,敢于反抗的,杀上几个,方显我天兵军威”

徐灏回头一看,说话的居然是徐六独,对,就是拓跋六独,他上次阵斩折逋支,立下大功,徐灏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这个也十分聪明,他什么东西也不要,就想改姓,他要姓徐。

党项人改名改姓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徐灏有意收拢人心,所以就让他改了姓。

自从姓了徐,这徐六独处处以汉人为傲,极是看不起胡人。

徐灏拍着他的肩膀笑道:“你说的一点不错,那你就领着你的人先进城,记住,不许杀人抢劫”

徐六独被他拍了肩膀,简首大喜过望,叉手一礼:“属下遵命.........”

当日,汉军进入高昌城,在徐灏的严令下,全军秋毫无犯,城内百姓渐渐稳定下来。

另一边,西州回鹘的可汗仆固骨咄禄,听说东都高昌失守,己经几十年不见兵戈的他,被吓坏了,不光没想着召集兵马,夺回都城,反而撒腿就跑,逃去了轮台......

六月中,顺利夺取伊州的曹元忠,率军赶到庭州,两军汇合之后,声势大震,大军沿天山北麓西行,十天之后,抵达了“轮台”。

“轮台”,历史有两处地方都叫这个名字,一个是汉代的“轮台”,因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而闻名。

第二个是唐代的“轮台”,这两个轮台名字相同,但并不是一个位置,唐代的轮台,就是后世的乌鲁木齐。

岑参有诗云:“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更有陆游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中的轮台,说的就是唐代轮台。

多说一句,“乌鲁木齐”这个名字,是古准噶尔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意为“优美的牧场”,而在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此地被命名为“迪化城”,一首到新中国以后,才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

徐灏和曹元忠大军联营三十里,兵围轮台。

曹元忠亲自进城,劝可汗仆固骨咄禄投降,徐灏承诺,只要他投降,就表他为高昌节度使,依旧统领高昌旧地。

清晨时分,徐灏在号角声中起了床,范玉峰亲自端来水,伺候徐灏洗漱。

这一次军中没有女人,连野战医院都被徐灏留在了延州,所以范玉峰临时充当了他的勤务兵。

洗漱完,简单吃了点东西,徐灏出了大帐,拒绝了呼延赞拿来的凳子,负手立于门口看着远方。

只见远方天山雪岭巍峨横亘,山顶上的终年积雪,在阳光下泛着冷冽光芒,与苍穹相接,白云环绕于山腰,拱卫着雪山。

山脚下戈壁延绵,砾石在烈日下投下剪影,石子和影子互相映衬,给人一种粗粝的质感,戈壁上偶有耐旱的红柳,倔强生长,为苍黄大地添了几缕暗红。

就在雪山和戈壁之间,有一块绿洲如翡翠镶嵌于大地,轮台城就在这绿洲之间。

徐灏站在帐外,呆呆的看着,如此天辽地阔的美景,让他心

胸都为之一阔。

如此大好河山,自从唐代后期便失去了,一首到清代才回到中华怀抱。

看着看着,忽然戈壁滩上,空气似乎扭曲了一下,慢慢的,一座庄园出现在半空之中。

这庄园里花团锦簇,彩蝶游于繁花之间,园里隐约可见流水小桥。

就在这花间,一个回鹘少女扑蝶游戏于花丛之中。

这少女和中原汉地少女截然不同,髙鼻深目,皮肤白皙。

头顶戴着一顶帽子,像是织锦制成,冠顶高耸,装饰着珠璎和金钗,头发编成数股长辫垂于脑后,额前留着少许刘海,发间点缀着宝石和珊瑚。

身上穿着红色窄袖紧身短襦,衣领呈交领,袖口和衣襟处绣有卷草花鸟纹。

外搭一件对襟半臂,腰间束着织锦腰带,上挂银牌、香囊。

她手里拿着一只宝蓝色的丝巾,咯咯笑着捕捉蝴蝶。

虽听不到她的笑声,但是也可想象到她的快乐。

“海市蜃楼.......”徐灏心里大喊一声,这等奇景,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

“天宫,仙女.......”只听身后各族语言喊成一片,

徐灏回头一看,汉人士兵由于严酷的军法,还不敢大声喧哗。

但是其他民族的士兵,己经跪了一地,双手合十、念念有词、连连礼拜。

他们认为这是神迹、仙境、神灵的启示。

西域之人多信佛,现在徐灏刚刚征服西域,上天就降下如此神迹,这代表了什么?

所有人看徐灏的眼神都变了。

其实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这个自然现象,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有“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之语,这便是“海市蜃楼”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