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6月,朱允炆露出刀锋,秘派张信逮捕朱棣。这里发生了一个插曲,这个张信是朱棣的旧部,本应该捉拿朱棣,但他却背叛了朝廷,投降朱棣。】

【后来朱棣靠装疯卖傻,诱杀了朱贵和张昊,并趁夜攻夺北平九门,自此只有800人的朱棣,接手北平防务后,兵力得到扩充,有了与朱允炆掰手腕的实力。

【可以说,张信是朱棣顺利起兵的关键,若没有张信,朱棣早就是刀下亡魂了,朱棣后来称其为“恩张”。】

【据传,张信是受到母亲说燕王府有王气的说法,才投降朱棣的。而张信后来也被封为隆平侯,子子孙孙都能承其爵位,一直到明朝末年崇祯年,第十代永平侯战死。】

建文帝位面。

接到朱允炆密令的张信,陷入两难境地。

“现在不遵旨,就是死,但若是遵旨,又会成为不忠不义之人!昔日燕王待我不薄啊!”

而旁边,张母缓缓睁开了眼,她拿起手上的佛珠,递给了张信。

“我儿,你不可杀燕王,燕王府近日来有祥瑞之照,九龙之气萦绕,那是帝王之气的象征,你投降于他,便可保我张家子孙后代富贵亨通。”

正在张信犹豫时,天幕上忽然播放了方才的内容。

他才猛然大惊:“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棣夺下北平防务,手握资本后,便以尊祖训,诛杀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之名,誓师出征。】

【从此,便开始了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看到这里,朱元璋微微闭上了眼睛。

“咱的标儿,咱的雄鹰!”

“即便是已经神仙囹圄之境,还能够装疯卖傻、夜夺九门,还有关键人物投降。”

“你那点兵力,在整个大明面前,什么都不是,最后竟赢了天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看来,在行军打仗这方面,老四你果然是强者。”

“朱允炆的计划不可谓不周密,奈何百密一疏,天道有缺,偏偏让一个小小的张信坏了大事,这也是识人不准,用人不善啊。”

“数万对八百,必赢之局,却输得彻彻底底,最后皇位都没了,看来天意如此。”

一旁,朱棣除了脸上有些惊慌外,却并未觉得有什么可耻辱的。

朱允炆都要杀了自己,他反抗有什么不对?

【朱棣起兵后,在北平周围区域进展顺利。】

【同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

【七月初八,大军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

【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

【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

【七月十八,永平府归顺。】

【七月二十七,朱棣使用反间计拿下松亭关。】

【至此,北平周围尽数扫清,朱棣手下的兵马得到扩充,达到数万。】

【朱允炆这边也没闲着,得知朱棣起兵造反,还打着“靖难”幌子后,无比愤怒,以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数路并进,讨伐燕王,捉拿乱臣贼子

!】

【刚刚起兵的燕王朱棣,便迎来了起兵后的第一场战役,此战役决定生死。】

唐朝。

李世民望着天幕:“药师,你觉得谁会赢?”

李靖望着天幕,微微思索后,道:“陛下,臣以为,燕王必胜。”

李世民眉头一挑:“朱允炆名正言顺,掌握着整个大明的资源,且兵力也达到了13万,恐怕后续尚有兵马,那朱棣不过区区一万兵马,如何能取胜?”

李靖笑道:“陛下,不要忘了,朱棣可是常年雄踞北方,兵马之强壮,根本不是皇城近卫这样的军队能够打赢的。

【八月十三日,耿炳文率领大军抵达真定,并分兵于河间、鄚州、雄县,呈现出掩剿之势。】

【八月十五,燕军趁中秋节雄县守军松懈,一举奇袭雄县,最终攻破。】

【耿炳文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急调鄚州援兵前往雄县救援。朱棣立刻急行军至半路,成功伏击鄚州援军,而后,朱棣又马不停蹄包围防备空虚的鄚州,当晚便拿下鄚州。】

【至此耿炳文派出的几路偏师,已经被朱棣强势歼灭了两路,燕军士气大涨,同时收拢俘虏,军队数量立时增长到了四万多人。】

【朝廷兵马士气大降,耿炳文不得不将其他偏路的兵马全部撤回,与主力汇合,兵马锐减至11万。】

看到朱棣如此智勇双全,杀伐果断,嬴政也拍案称奇。

“好一个朱棣,竟然如此胆大,趁其不备偷袭成功,又鬼神莫测伏击援军,王翦,你怎么看?”

旁边,身材魁梧的王翦从群臣中出列:“陛下,臣以为这朱棣胆大心细,但实际上,他也是在用自身的气运在赌,也或许是知道长兴侯的三脚猫本事,这才敢用奇袭这种方法,颇有围魏救赵的意味”

“而如此冷静的用兵,可谓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朱元璋则是气得甩了甩袖子:“这耿

炳文简直是年老体衰,脑子里都是浆糊吗?仗着自己兵马众多,便狂妄自大,竟然让燕王奇袭成功,又被伏击援军,可谓是让燕王拿捏的死死的,真是蠢!”

“还有咱的孙儿啊,削藩一事,何必那么着急?众位藩王势力盘根错节,不是说废就废的,你如果废不掉,被废掉的就是你自己,作茧自缚啊.....”

“还有这些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都是什么货色啊!”

朱元璋再次闭上了眼,脸色无奈至极。

【建文元年八月末,耿炳文复战于真定,再次大败。】

【耿炳文大败后,朱允炫勃然大怒,撤换了主将,经和齐泰、黄子澄等人共同商议后,选用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作为将军,带兵征讨燕军。】

【李景隆抵达山东之后,很快收拾了残局,重整兵马,号称五十万大军L,开始进攻北平。】

【与此同时,辽东大明兵马收到了朱允炆的命令,从东北方向南下,进攻北平。】

【见此情形,朱棣命令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坚守北平,并且一再告诫,只能严防死守,不能开城迎敌。】

【而朱棣交代完毕后,则率领大军前去救援辽东明军围困的永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