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太极殿的君臣

太极殿内,皇帝赵询心情大好,手中握着怀王的奏章,在大臣中间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他高声说道:“大晋终于不用给大梁上供了!此次战役,大晋第一次大胜,第一次做到歼灭大梁的30万大军,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朕心甚慰!”

底下的大臣们纷纷躬身恭贺,脸上堆满了笑容,口中高呼:“陛下洪福齐天,大晋国运昌隆!”

就在此时,丞相站了出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停下脚步,看向丞相,笑着说道:“丞相有话就说,不必拘礼。”

丞相恭敬地说道:“陛下,怀王在奏章中提到,此次大捷有赖仙人破空相助。仙人不仅带来了神器,还亲自指挥了此次战役,使我军大获全胜。臣以为,我们不能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毕竟我们只有这一次赢了,若是没有仙人相助,未来的局势恐怕难说。”

皇帝闻言,眉头微微一挑,坐回龙椅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丞相说得有理。不过,你今天怎么吞吞吐吐的?有话快说!”

丞相躬身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应当尽全力将仙人留在大晋。即便留不住,也要与他交好。为了表示对仙人的重视,臣建议命礼部出个章程,由陛下亲自审阅,以示隆重。”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户部尚书:“胡尚书,你觉着此事该如何处理?”

胡尚书走出队列,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章程礼仪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陛下的态度。为了表示对仙人的重视,陛下应当亲自出城迎接仙人。正好怀王凯旋归来,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朗声说道:“好!就依爱卿所言,朕亲自出宫迎接仙人与怀王!”

底下的大臣们纷纷躬身附和:“陛下英明!”

皇帝站起身,神情庄重,高声宣布:“传朕旨意,命礼部即刻制定迎接仙人的章程,务必隆重盛大!另,传令怀王,朕将亲自出城迎接他与仙人凯旋归来!”

旨意一出,整个太极殿内再次响起一片恭贺之声:“陛下洪福齐天,大晋万世永昌!”

皇帝站在龙椅前,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朕都要将这位仙人留在朝中,助我大晋开创盛世!”

皇后此刻正在自己的寝宫内,听着心腹宫女传来的消息,眼中闪过一丝冷笑。她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地问道:“此言可真?”

宫女恭敬地答道:“皇后娘娘,奴婢听得真真的。司马宏老大人气得晕厥过去,说他两个儿子招惹到了仙人,气得要让他们自裁给仙人谢罪!”

皇后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心情大好。她低声自语:“荣贵妃这个小贱人,仗着自己生了儿子,得到了皇上的宠爱,越来越不把我这个皇后放在眼里。他司马家在朝堂上,更是嚣张跋扈,打算只手遮天。如今,他们竟然招惹到了仙人,真是天助我也!”

她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不行,我们言家必须要跟这位仙人交好!只有如此,才能在朝堂上压过司马家一头!”

皇后唤来贴身太监,低声吩咐道:“小德子,去传令,让我父亲言太师进宫。就说本宫多日未见父亲,甚是想念。”

太监小德子恭敬地应道:“是,皇后娘娘!奴才这就去办。”

皇后坐在椅子上,目送小德子离开后,心中暗暗盘算:“父亲在朝中虽然德高望重,但大多数朝官都不愿卷入这旋涡,要么隔岸观火,要么就是司马家的党羽。若是能与仙人交好,言家的地位必定更加稳固。而司马家,哼,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低声自语:“司马家这些年仗着荣贵妃得宠,在朝堂上嚣张跋扈,甚至连我这个皇后都不放在眼里。如今他们招惹到了仙人,正是天赐良机!只要言家能够与仙人交好,司马家的末日就到了!”

皇后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心中充满了算计。她低声说道:“父亲在朝中虽然威望高,但毕竟年事己高,言家的年轻一辈又不足以独当一面。若是能与仙人搭上关系,言家的未来必定更加光明!”

她转身对身边的宫女说道:“去准备一下,我要亲自去一趟御书房,见见陛下。”

宫女恭敬地应道:“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准备。”

没过多久,皇后带着几名宫女,前往御书房。一路上,她心中暗暗盘算着该如何与皇帝提及仙人的事情,如何为言家争取更多的机会。

御书房内,皇帝赵询正在批阅奏章,见皇后进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皇后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皇后微微一笑,恭敬地说道:“陛下,臣妾听闻幽州大捷,特来为陛下贺喜!愿我大晋国运昌隆,万世太平!”

皇帝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皇后有心了。此次大捷,确实是我大晋之福!朕心中甚慰。”

皇后趁机说道:“陛下,臣妾还听说,此次大捷有赖一位神秘人相助,不知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本事?”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人名为白风,乃是天降神人!他不仅带来了神器,还亲自指挥了此次战役,使我军大获全胜!朕己下旨,召他入京觐见,定要好好封赏他!”

皇后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陛下,此人既是神人,想必来历不凡。臣妾以为,封赏之事还需慎重,以免引起朝中大臣的非议。”

皇帝摆了摆手,语气坚定:“皇后不必多虑,此人对大晋有如此大功,朕岂能亏待他?况且,他手中的神器,对我大晋的未来至关重要!”

皇后见皇帝态度坚决,知道再多说也无益,便笑着说道:“陛下英明,臣妾多虑了。”

她陪着皇帝聊了几句,便借口告退,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一进门,她便对宫女说道:“立刻去通知我父亲,让他尽快入宫!我有要事与他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