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连斩五将,强势镇压

七天后。

西戎国主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这时赵安正往返于翰州卫、开州卫和勒州卫之间,整合中路大军。

中路大军人数较多,有一万五左右,已经成型,不过还需扫尾和操练。

他把他们交给了曹辙。

最近曹辙一直跟着他在做这件事,也能掩人耳目。

他则是借着夜色,带着一队人马和众多攻城器械从勒州卫一带,进入西戎。

不过并没有直接去三阳关。

而是来到距离三阳关数十里的西戎营寨落脚。

自他踏入西戎的疆土后,水沁便和他形影不离。

并非防备他,是想让他心安。

她穿着一身银甲,颇显干练,小声对赵安道:“国主已经暗中调动了三路大军,只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暂时远离咱们。”

“他说三阳关里的鞑子往年也是过上元节的,那时他们的防守必然松懈,乃是咱们偷袭的好时机。”

赵安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国主这次调动了多少兵马?”

“五万!”

水沁连忙道:“你若是觉得不够,还可以再加,只是动静太大,难免会引起鞑子警觉,咱们可能就无法偷袭了!”

“即便是目前调动的兵马,也是以年后操练来掩人耳目,他们自己都不知情。”

“够了!”

赵安抽了下鼻子道:“我这里还有六千多兵马,同样是不宜大规模调动。既然决定偷袭了,那一定要把天时、地利和人和都给利用好。”

攻打三阳关,西戎兵马肯定是主力。

他的兵马只是提供攻城器械,必要的时候做个示范。

相信西戎国主和圣姑对此也都心知肚明。

正月十五,二更时分。

月光如洗。

荒芜的大地上有砂砾在震动。

三路大军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几十个将军齐聚大帐。

他们皆是临时接到军令,看到水沁后,都很震惊。

“圣姑,您为何会在此地?”

“诸位将军,我来引荐一下。”

水沁指了指身旁之人道:“这位便是大靖冠军侯赵安!”

“赵安???”

他们更觉诧异。

如今此人的大名如雷贯耳,想不知道都很难。

不过听说冒衍王亲自带着十万大军,准备横扫大靖西北了。

他不积极应战,怎么会在这里?

难不成是要……

恍然间,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种可能。

他不会是要攻打三阳关吧?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将军连吞了几口唾沫,走到最前面道:“圣姑,他他他……他要打三阳关?”

“没错!”

水沁郑重道:“这也是国主的意思,还请诸位将军听从调遣,趁着鞑子今夜势必会疏于防守之际,争取一举拿下三阳关!”

“不可!”

那将军怒不可遏道:“一百多年前,鞑子夺取三阳关时死了多少人?这么大的事,国主怎可听信一个他国之人?何况我们都被蒙在鼓里,一点儿准备都没有,这不是形同儿戏吗?”

另一将军亦是逼上前,异常不满道:“虽说国主有令,我等莫敢不从,但攻打三阳关不是靠偷袭就能行得通的,还请圣姑与我等一起劝说国主从长计议!我西戎将士的血可不能因一个他国之人的决断而白流!”

有人见状,索性直接询问道:“敢问冠军侯,你此番带了多少兵马前来?”

赵安沉声道:“六千有余。”

“这是你想出来的‘妙计’吧?”

他嗤笑数声道:“你让国主调来了那么多兵马,自己却只带那么点,这是何意?难道你麾下将士的命是命,我们的就不是了?”

“赵安,我们知道你打鞑子已经打出威名来了,我西戎也在与你联手对抗鞑子,但你不会不知道三阳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吧?这等险关,哪能这么打?我第一个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

“我们要面见国主!”

一众将军的反应很大。

特别是其中的七八个将军,已经指着赵安的鼻子冷嘲热讽,就差破口大骂了。

也有不少将军欲言又止。

可能他们有打的冲动,不过又觉得冒失,还会被这些竭力反对的视为异类。

他日再被他们污蔑和赵安有勾结,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水沁没想到那么多将军,竟没有一个站出来支持的,当即从怀里掏出国主令牌道:“你们这是要违抗军令吗?”

“圣姑息怒,我等岂敢!”

络腮胡将军慌忙道:“只是兹事体大,三阳关又绝不可能一夜攻破,一旦让那冒衍王得知,他率领十万大军冲着咱们而来,到时圣姑又当如何?”

水沁厉声道:“我西戎已与赵家军休戚与共,你还在打这种小算盘?”

“圣姑啊,联手并不意味着同生共死啊!”

那将军苦口婆心道:“他治下才多少百姓,我西戎又有多少百姓?怎能拿我西戎百姓去给他的百姓陪葬?当然,若是他真能打赢冒衍王,再把战火烧到鞑靼,到时也可谈论同生共死。”

“这打仗可不是郎情妾意,注定是要以天下为先,以百姓为先的!”

他明显是在含沙射影呢。

又有一些将军阴阳怪气地附和。

水沁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

想到临行前国主曾特意交代,遇事不决问赵安。

她急忙看向赵安。

“唰唰唰唰!”

“啊啊啊啊……”

赵安二话不说,骤然拔出腰刀,连砍逼到最前面的四人。

而且都是一击致命。

这下别说众将了,就是水沁都被惊动了。

身为将军,他们战前敢不遵从军令,是该杀。

但不应该由他来杀啊!

这样会引起众怒的。

果不其然。

其他将军无不如临大敌,一起后退。

他们进大帐时都被卸去了兵器,可不想沦为赵安的刀下亡魂。

一个距离赵安最远的将军大吼道:“他国杂役,也敢在西戎猖狂?今日你必死无疑,来人……呃啊!”

赵安将手臂一抬,一支短箭迸射而出。

他被梅花袖箭直接射杀了。

“赵安!!!”

众将都要暴走了。

五个将军!

他眨眼间便杀了西戎五个将军啊!

这是把他们当鞑子杀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

“国主密旨。”

赵安极为淡然地从怀中拿出圣旨道:“国主说了,我为此战统帅,敢有战前非议者,杀!违抗军令者,杀!祸乱军心者,杀!临阵退缩者,杀!”

说到这,他将圣旨展向众将道:“现在谁还要从长计议?!”

“……”

众将清楚地看到上面盖着国主玺印,又有圣姑在侧,哪里还敢多说什么。

况且他们都被赵安这杀人如麻的威势给镇住了,慌忙单腿跪地道:“我等谨遵国主旨意,愿听侯爷调遣!”

“国主还说了,心存二心者,等同谋逆,还请某些人好自为之!”

赵安又加了一句后,大声道:“传令,所有人只带两日干粮,立即随我攻打三阳关,不得有误!”

“是!”

众将退出大帐后,水沁松了一口气道:“侯爷,幸亏有你,我不善此道!”

密旨也是国主让她转交给赵安的。

她也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

如今看来,国主似是料到了会发生这样的事。

同时攻打三阳关的决心很大。

“走吧!”

赵安张了张嘴,最终只说出这两个字。

大战在即,有些事暂时还是不和她说了。

这朝堂和战场一样,都是极其残酷的。

西戎也是派系林立啊!

国主对整个西戎的掌控怕是大不如前。

不然不会给他这么大的权利,决心也非同一般,甚至有赌的成分在里面了。

目前最想攻下三阳关的不是他,而是国主。

因为这将给他带去空前的威望,有利于聚拢民心,收拾涌动的暗流。

而从这件事也能看出,西戎兵马为啥不是鞑子的对手了。

已经有各自为战,甚至不把国主放在眼里的苗头了。

今日他不杀几个将军,别说攻打三阳关,他和水沁搞不好会被说成狼狈为奸,蛊惑国主,意图执掌西戎权柄了……

庙小破事多。

国弱鬼魅多。

西戎这潭水也是深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