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来了大明,如一粒浮游望青天
万众瞩目之下。
杨大富来到银行工作人员的面前,存下了昨天的二百两银子。
银行的工作人员满脸笑容。给杨大富发放了一份存折。
此刻的存折上,清楚的记录200两银子的数字。大明皇家银行。
由系统人才坐镇指挥。
各种防伪印记辨别标志,早已经是遥遥领先。连冒充的机会都没有。
“请收好你的存折!”
“以后可以凭借存折,进行相应的存取。”工作人员把存折,放到了杨大富的面前。
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贴心的提醒着杨大富。在众多百姓的围观之下。
大明皇家银行的第一份存折,落到了杨大富的手中。拿到存折的杨大富,脸上充满了笑容。
回过头看着围观的百姓,杨大富高兴的说道。
………
“大伙都看看!”
“这可是我大明银行,第一份存折。”
“200两银子存一年,那可是有不少的利息。”“皇上和朝廷开办的银行,太值得信赖了!”
杨大富狠狠的宣传一波。有了杨大富带头以后。
越来越多的百姓们,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
都第一时间,冲进了银行之中。“存钱,存钱,俺要存钱。”
“银子放在家里,一直惦记着害怕被人偷。”“放到银行之中,才是真正的安全。”
“请帮我办理。”
“你好,银行可以贷款,能不能咨询一下是怎么个事儿?”
存钱的,换银票的,咨询贷款的。大明皇家银行的30个营业点。
在京城之中试营业,吸引了大量百姓的注意。对于银行的出现。
一群百姓们踊跃支持。
正如杨大富所说的人一样。尽管银行是新组建的。
但有自家皇上和朝廷的背书,百姓们根本没有任何担忧。
京城的30个银行营业点,早已经大排长龙。而接下来的银行。
也将在大明帝国的地盘,彻底的铺开。与此同时。
大明皇家建筑开发商行。
承接了修建学校的工程,正在积极的招收人手。17所技术学院,八大高等学院。
1000所小学,700所中学,300所高中。
建筑开发商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在积极的施工。为大明的教育,为即将招收的学生。
通通加快速度。
大明帝国,干的热火朝天。
户部安排的两百万人口普查,分配土地的工作人员。也都在积极的调动着。
一个崭新的大明时代,正在飞速发展。大明帝国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
…
“作者的存稿还有30张,彦祖们多多投数据,扑街小作者,等你们来挑战!”“只要敢投,小作者就敢更新!”
京城里的百姓们~
都被开业的银行,建筑商行的招工吸引。一群官员们,积极的执行各项政策。
皇宫之中~
朱由检的面前。
小太监满脸微笑,向着朱由检汇报。“回禀皇上。”。“锦衣卫,兵部的人传来消息。”
“在洛阳抄了福王一群人的家,杀了一群贪官污吏和奸商以后。”“查抄出来的5000万两银子和黄金,已经全部送到京城了。”
“除此之外。”
“还有从朝鲜半岛,缴获的5000万两银子。”“以及100名,被挑选出来的秀女。”
“也都已经抵达火车站了。”
“正在往宫里送来。”一有好消息。
汇报起来的小太监,语气之中都充满了兴奋。
一个亿的银子,再加上100名秀女。在小太监看来。
这些足以让朱由检的心情,稳稳的提高一个档次。果然。
一听完小太监的汇报。
朱由检眼前一亮,立刻笑着开口说道。
“没想到银子和秀女,这么快就抵达了。”“既然如此。”
“那就让对方,通通的送进宫里来吧。”“不需要有任何的阻拦。”
无论是一亿两银子,还是100名朝鲜秀女。朱由检都带着期待。
“遵旨~”
“奴婢这就让人安排起来。”
王承恩成为了东厂的督公以后。
朱由检身边的人员,早已经换成系统里兑换的太监。
一群小太监忠心耿耿。不多时的功夫。
整个皇宫热闹起来。
1亿两银子和100名秀女,在汽车的运输之下入宫。对于如此热闹的场面。
皇宫里的侍卫,太监,宫女等等,早已经见怪不怪。毕竟已经经历多次了。
没有人有任何的好奇,都老老实实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
“这就是大明帝国的京城,大明帝王所在的皇宫吗!”宫里~
坐在汽车上的知恩等人,一路从火车站进入皇宫。
看到了大明帝国宏伟的皇宫,知恩、秀智、恩珠一群人。一时之间不断的惊叹连连。
“不愧是两百多年的帝国。”
“大明帝国的皇宫,实在是太壮观,太宏伟了。”
“我们朝鲜王氏的王宫,在大明帝国皇宫面前,完全就像是一个乞丐。”“嘶!”
“太大了!”
“马上就要见到,执掌伟大大明帝国的帝王。”“也不知道,对方会是什么模样。”
知恩,智秀,恩珠一群人,被大明庞大的皇宫建筑群深深震撼。一个个偷偷摸摸的打量着皇宫建筑,小心的感慨起来。
一入宫门深似海。
还不知道朱由检是怎么样的人,她们每一个心里都带着忐忑。除了宫殿以外。
知恩等人也看到了,跟随着汽车一起送入皇宫的银子和黄金。面对着接连不断运输的车队。
知道汽车上运输的,是银子和黄金时。
100名秀女的目光之中,充满了兴奋、羡慕的光芒。“原来,这才是大明帝国的实力。”
“整个大明帝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富裕和强大。”
“没有来到大明帝国之前,只从其他人的口中听到大明的描述。”“而现在。”
“亲自抵达了大明帝国,观察着大明的一切。”“才明白我们,到底有多么的淼小。”
“不来大明,如井中蛙观天上月。”“来了大明,如一粒浮游望青天。”
“伟大而又古老的大明帝国,真是令人震撼!”在一片惊叹,感慨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