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镇乾坤小妖怪的夏天

第234章 最强阵容

    李一博离开林回的房间后,便挑灯夜读,沉浸在林回所写的《周易·系辞上传》中。

    那篇文章虽然深奥难懂,但每读一遍,他的文宫便会震颤一次,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的修为不断攀升。

    林回躺在床上,感受着体内愈发凝实的浩然正气,陷入了沉思。

    “一博,别太辛苦,要劳逸结合啊……”

    他轻声自语,随后渐渐进入梦乡。

    梦中,林回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赵中城、龙三、魏武敌、老将们……

    他们都微笑着看着他。

    那一刻,林回心中满是愧疚。

    他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人做些什么,读书做官、坚守正义,这便是他的责任。

    接下来的几天,林回闭门不出,将自己关在房间中,埋头苦读。

    他翻阅了大量书籍,深入了解大詔皇朝的起源、镇国圣院的背景、两大道宗的斗争,以及妖族万妖国的历史。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早在数千年前,圣院便已存在,是由第一位圣人孔圣所开创。

    当年,圣院与刚立国不久的大詔开国皇帝联手之下,最终覆灭了道宗,使得文道成为天下修行正统。

    而道宗在覆灭后,分化成了两大道宗——天道宗与人道宗。

    天道宗久居海外,专注于天道修行,不曾踏足陆地。

    而人道宗则修人欲,以邪术诱惑世人,为祸人间,因此被称为妖道。

    至于万妖国,则是大詔疆域之外的妖族势力。

    在林允鸿登基前,他们曾多次侵犯人族疆域。

    然而,这位大詔皇帝手持斩妖剑,亲自率领大军杀入万妖国妖都,打得万妖国俯首称臣。

    从那以后,数十年来,万妖国再也不敢进犯人族疆域。

    “大詔皇帝真是个趣人!”林回笑着感叹道。

    他从这些历史典故中揣摩大詔皇帝的性格,为自己即将面圣做准备。

    与此同时,关于工部四品郎中钟问和被赐死、尸首悬吊在工部衙门上的消息,也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工部上下人心惶惶,而百姓们却拍手称快,认为陛下赐死的都是该死之人。

    刑部侍郎宋铁军得知此事后,吓得文心受损,身体机能大幅下降,整个人大病一场。

    他最担心的,便是镇抚司某天会突然闯入他的家中,将他带走。

    虽然他与秦游泰、钟问和的交情算不上深厚,但他曾为钟问和的复仇开了后门,这意味着他已经与他们绑在了同一条船上。

    所幸,他儿子的事情已经解决,吴方的线索也断了,镇抚司和皇帝似乎并未查到他的头上。

    “这么多天过去了,我应该是平安度过了……”

    宋铁军心中暗想,但仍有一丝不安挥之不去。

    ……

    京城天华府,五城兵马司与镇抚司龙卫正在全力搜捕京城八大才子之一的吴方。

    与此同时,乡试也如期而至。

    与圣院会试和殿试相比,乡试的规模虽然较小。

    但今年的乡试却格外引人注目。

    因为监考人员的名单上,出现了几位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物。

    “镇国圣院的有:第五圣子钟指正、督学院院长傅余衡!”

    “清山书院的有:大夫子李默白!”

    “朝廷的有:龙卫都指挥使严桑武、龙卫指挥同知赵邰、翰林院学士刘洋明!”

    这份监考名单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天华府读书人的轰动。

    他们纷纷议论,这哪里是乡试?简直比会试和殿试还要隆重!

    考生们激动得浑身发颤,因为他们知道,若能被这些大人物青睐,前途将不可限量。

    与此同时,京城“南府酒楼”中。

    方青青正在喝茶,神色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自从从清山书院回来后,她的心神便一直难以安宁。

    她不禁想起刚认识林回时,他还未唤醒文心,却已然作出了铭碑之诗。

    之后,他的才气更是接连引发天地异象,才气鸣州的诗作不下五首,贯府之诗也不在少数。

    如此诗才,令她自愧不如,曾经引以为傲的心气也逐渐被磨平。

    “方师姐,乡试的监考人员名单放榜了,你知道都有谁吗?”

    一位同样参加完殿试的南府女学士兴奋地走到方青青面前。

    “有谁?”方青青下意识地问道。

    但她心中已有所猜测,或许圣院第五圣子钟指正和督学院院长傅余衡会派人前来监考,以便随时掌握林回的乡试成绩。

    “方师姐,你听了可别被吓到哦!”女学士故意卖了个关子。

    方青青轻笑一声:“怎么会?你说吧!”

    “那我可说了!镇国圣院有圣子钟指正、督学院院长傅余衡,清山书院有大夫子李默白……”

    嗡——!

    方青青愣了一下,脑海中顿时一片空白。

    她曾想过这两位前辈会派人前来监考,但万万没想到,他们竟会亲自出席!

    “方师姐,除了他们,还有哦……”女学士继续说道。

    “还有?”方青青有些意外。

    “连陛下的亲军龙卫都指挥使严桑武、指挥同知赵邰,以及主管我们南府的翰林院学士刘洋明大人也都来了!”

    “什么?!”方青青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的文心剧烈震颤,脑海中再次浮现出林回的面容。

    她微微摇头,心中低喃:“钟师、副院长和李夫子前来,或许是为了林回,可龙卫他们为什么也会来?”

    以往的乡试,不过是由天华府督学院派个五品学政监考而已。

    只有出现崭露头角的人杰,朝廷、圣院和清山书院才会安排人手监考,以防意外。

    可这一次,如此多的大人物齐聚一堂,显然不是为了寻常考生而来。

    方青青站起身来,朝酒楼外走去。

    “方师姐,你要去哪里?”女学士在身后喊道。

    “乡试观礼!”方青青头也不回地应道。

    她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她想亲眼见证林回在乡试中的表现。

    同样,京城天华府中,与方青青有着相同想法的读书人成千上万,他们纷纷涌向乡试考场,想要一睹这场“史上最强乡试”的风采。

    “这绝对是古往今来最盛大的乡试!”

    有人激动地喊道,瞬间引发了一街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