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镇乾坤小妖怪的夏天

第252章 还礼

    滕王府,迎宾堂。

    “滕王,这是何意?”

    林回愣了一瞬,看着滕王揭开红布后露出的软甲,眉头微皱。

    他并非贪图财物之人,钱他也不缺,地阶文宝也已拥有,文术更是用不着。

    而眼前这托盘上的物件,显然非同小可。

    他写下《滕王阁序》,不过是为了乡试,亦是为了替前世先贤传播文章,并无意借此博取滕王的青睐。

    “这是本王的一点心意!”滕王林允颖笑容满面,将软甲捧到林回面前。

    “王爷!”

    王妃惊呼出声,声音带着颤抖,“这可是先皇御赐的银龙软甲,怎能随意赠人?”

    “父王,您疯了不成?”郡主林昭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她无法理解,父王竟要将如此珍贵的御赐之物送给一个外人。

    一旁奉茶的祝枝山听到这话,腿一软,差点跪倒。

    滕王竟要将先皇御赐的银龙软甲送给林回,这是何等的厚爱!

    林回心中一震,连忙开口道:“滕王,此物学生万不能收,请务必收回!”

    他并非不识抬举,只是这银龙软甲意义非凡,若真收了,只怕会惹来无数非议。

    “怎么不能收?”

    滕王脸色一沉,语气强硬,“你莫不是不给本王面子?”

    祝枝山听得心惊胆战,滕王这语气,分明是硬要将银龙软甲塞给林回。

    “学生不敢!”

    林回苦笑道,“只是此物乃先皇御赐,意义重大,学生岂能妄取?”

    “王爷,林大才子既不愿收,何必强人所难?”

    王妃语带哽咽,眼中含泪,“若是陛下知晓您将御赐之物随意赠人,只怕会震怒啊!”

    “父王,去年我只是偷偷穿了一次这银龙软甲,您就差点打断我的腿……”

    郡主林昭委屈地看着滕王,言语中满是不解。

    滕王冷哼一声,呵斥道:“放肆!妇道人家懂什么?本王行事,岂容你们多嘴!”

    他转头看向林回,脸上又堆满了笑容:“林学士,来,试试这软甲是否合身。”

    林回顿感头皮发麻,硬着头皮道:“还请王爷收回成命!”

    “没得商量!”

    滕王神色一正,语气不容置疑,“你以《滕王阁序》相赠,本王自当以厚礼还之!”

    说罢,他直接将银龙软甲塞进林回怀中,沉声道:“本王要送的东西,岂能拒绝?莫非你是嫌这银龙软甲不够贵重?”

    “此甲乃是半步天阶的灵宝,穿上后如若无物,灌注才气可抵挡三品大儒一击,乃保命的神器!”

    一旁的祝枝山听得心惊肉跳。

    这银龙软甲竟如此珍贵,难怪滕王视若珍宝。

    “学生更不能收!”林回连忙推辞,心中愈发坚定。

    这软甲越是贵重,他越是不能收,否则日后与滕王府的关系将难以撇清。

    “学生别无他求,唯有一事相请,望滕王能够应允。”

    林回转移话题,心中盘算着如何尽快离开这滕王府。

    “请求?”

    滕王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你尽管说,只要本王做得到,哪怕去求陛下也无不可!”

    祝枝山手一抖,茶杯“啪”的一声摔在地上,碎成了几片。

    “滕王恕罪!”他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请罪。

    “无妨,下去吧。”滕王挥了挥手,并不在意。

    “且慢!”

    林回忽然开口,叫住了祝枝山,“滕王,让他留下吧。”

    祝枝山停下脚步,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

    林回看向祝枝山,问道:“你说你是京城八大才子之一?”

    “正是。”祝枝山恭敬答道。

    “那你可认识吴方?”林回目光灼灼,盯着他。

    “您说的可是与唐伯虎齐名的‘京城小画圣’吴方?”

    祝枝山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认识,我们京城八大才子偶尔也会聚在一起吟诗作画,寄情山水。”

    “不过说来奇怪,此次乡试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却不见他的踪影。怎么,林学士认识他?”

    “不认识。”

    林回摇了摇头,语气平静,“但他曾想置我于死地。”

    “放肆!”滕王勃然大怒,身上爆发出一股可怕的威势,宛若猛虎苏醒。

    王妃与郡主被这股气势震慑,娇躯微颤。

    祝枝山更是冷汗直冒,心中惊骇万分。

    林回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势惊到,不由一愣。

    “祝兄,你可知道吴方在京城与哪些人交好?”

    林回继续追问,“还望告知。”

    他必须查清吴方的底细,为何会与刑部勾结,为何要针对自己……

    “王爷!王爷!”

    就在这时,王府管事匆匆跑来,激动地喊道,“乡试放榜了!解元正是王爷宴请的这位林大才子!”

    “术考榜首,化境文术,让所有考生俯首认输……”

    堂中众人皆是一惊。

    化境文术?六品儒生都未必能做到,而林回竟在乡试中施展出来了!

    “我皇侄果然非凡!”滕王心中震撼,眼中满是欣喜。

    林回却神色平静,似乎早已料到这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