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我总结过,扶云这个地方有‘三多三少’,严重制约了全县的发展。

“‘三多’, 一是老人多。这个老人,指的是离退休老干部特别多。有解放时留下的、有在外当领导退休后回来、有在本地当领导退下来的。你也看到了,厅级、正处级的就有三十多个。

“人家说老同志是宝贵财富,我相信是有的。但是既然有‘财富’,就有‘垃圾’!有些人,在台上不知道觉悟有多高,但一下来,觉悟比老百姓还不如。为什么?心理不平衡呀!还有本来就是素质很低的人而已,在台上时装的。像今天吃饭的那三个人,说实在的,我认为都垃圾!”

“你不要那么看着我。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你在扶云不解决这个‘一多’,就根本不可能放开手脚大刀阔斧的开展工作。

“那个马云腾,九十岁的人了,说的你不相信,为了自己的菜园子相邻的别人菜园有棵树,说挡了他家菜园的阳光,影响了蔬菜生长,硬是砍了人家树。

“那个我们邻省邻市望东市的原市长张驰,八十多了,因为他小女婿在靖远一直提拔不起来,你去问问永成书记,老张是三天两头往靖远跑,坐在他办公室要官,什么玩艺!

“那个在长宁市当过副市长刘进东,就更扯淡。在长宁有老干部优惠的安置房,又想到扶云要一套,说是对家乡有感情。扯淡,房子给了他不到一个月,转手按市场价卖了。现在还住在儿子家。

“闻书记,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县只要有什么政策、措施出来,非议最多的,就是这些人。他们办成事可能不行,但把事弄坏却很容易。我知道,告我状的人,有许多是老同志。”

“‘二多’哩,就是干部的派性多,这个,你可能听说了,不用我多费话。派性问题哪个地方都有,可是不像我们这么严重。这也严重制约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我是不胜其烦!

“‘三多’是贫困人口多,全县四十七万多人,穷困人口就有十八万多,绝对贫困人口也有四万多。这些,一直是压在我们县领导头上的大山。”

闻哲见李国勇越说越激动,知道他还是有良知的,只是面对问题,缺乏胆量和办法罢了。

他起身给李国勇的杯子里续了水,又递给他一支烟点上。

“那么‘三少’呢?”

“一是有眼光、有担当、有素质的干部少。从我开始,都如此。干部队伍素质不行,加上派系争斗频繁,工作就不能落到实处。

“二是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少,大家都想着急功近利的法子捞政绩,想着离开扶云。像狂飚牛仔项目的恶果,就是这个思路下产生的。

“三是我们需要的建设上的自有资金实在是少。省市财政给我县的钱,就是个吃饭的盘子,根本没有钱搞基础设施建设。

“闻书记,这三多三少的问题不解决,想从根本上改变扶云的现状,基本上不可能。当然,我是有些悲观,希望你能解决这些问题,把我们县做起来。”

闻哲忙举起茶杯说:

“谢谢老书记的指教,让我如拨云见日。今后,您还要多提醒我、多关心县里的工作呀。我当以师礼相待!

“我以茶代酒,敬您!”

李国勇有些感动,说:

“我还以为闻书记找我,只是装个样子、走个过场的,惭愧。”说着,他从包里抽出一个薄薄的软皮抄本子,说:

“闻书记,这是我记的一些干部的情况,是档案上看不到的。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是我自己的思路。本来想烧了的,如果你不嫌弃,给你做个参考吧。”

闻哲忙双手接过,说:

“谢谢老书记!”

两推心置腹的谈了许久,李国勇才告辞。

只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某一天,当闻哲仕途发生重大变故时,是在外人眼里微不足道的李国勇帮了他。此是后话了。

送走李国勇,闻哲忙打开他送的那个软皮抄本子,果然上面是一些县内干部之间关系的说明等等,让闻哲迅速看到了一些人的关系实质。

他收起本子,给邹辉明打了一个电话。

“闻书记您好,有什么指示?”

“几个事你记一下。

“一是明天早上七点,请人大舒主任、政协吴主席,还有全体常委,陪魏常务、黄部长、李书记吃早餐后,集体在大院为李书记送行。

“二是上班后你陪我到人大、政协去,分别拜访舒主任、吴主席。

“三是中午你请一下在我县的离休退休的正处级以上老同志,在扶云宾馆吃饭。对,中午,可以适量饮酒,老同志嘛,特殊情况。”

“四是下午三点,召开县委常会。并请分管教育、金融的副县长也参加。请财政局、国土局、教育局、长宁商业银行县支行的主要领导列席。但让他们在外等候,轮到他们的事再叫他们。”

“好,我马上安排。”

闻哲放下电话,刚想放水洗澡,手机又响了,是江大维的。他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