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郁闷的赵公子

了解清楚省委的态度,看到省委是怎么想的,调查也会顺利进行。

干部监督室来到汉东之后也受到极高的关注度,谁都知道事情没法去处理好,也不会说通过那种办法就能处理,谁来都是看情况。

汉东省省委班子里,全都在选择等待,也在看情况做出抉择。

省委常委们都在关注来势汹汹的干部监督室有什么想法,对外干部监督室是很少露面的,通常进行内部震慑。

纪委内部的工作震慑要求也不在他们的手中,不会给干部们有明显的感觉,对干部监督室也不太了解,不清楚权力到底有多大。

不过.............能肯定的是干部监督室跟新书记的关系很不错,在内部也有还不错的地位。

在确定干部监督室的工作之后,能给他们发挥的并不少,也就不用去考虑之后,还是能了解清楚之后做出抉择。

在确定干部监督室的工作之后,能看清的声音也会更多,只会多不会少。

赵立春也是其中之一,并且也是最关注干部监督室一举一动的省委常委。

第一位向新书记表态支持,包括在汉东省的规划上跟新书记难得达成一致。

两人在改革上的意见是相同的,也在不断的寻求机会,渴望找到机会去解决问题。

在改革里也存在分歧,始终都带着不同的看法,也在里面也带着不同的意见,导致的结果是工作很难进行。

赵立春也很犹豫要不要跟新书记走的太近,了解新书记在工作中的调整,不在有半点犹豫不决。

尽管很清楚工作中需要去了解的声音,也需要在省委中占据主动,最终的结果也要认真的考虑清楚。

只要是没有考虑清楚的结果,也会带着不确定。

毕竟在工作中也没有谁敢保证就不会犯错,也不敢做出这种决定,看看工作的调整才能保证。

省委书记的态度也一如既往,看得出来省委书记来者不善,并且也能看出省委书记在工作中是不如之前想的那么好。

看不清在工作中需要的调整,无论最后怎么样都能有提前先去想通,才能去给要求做好,不再是之前的态度。

新书记来到汉东,也要看看新书记来到汉东省委中的态度,确定好省委中如何做出妥协。

这也不是靠着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新书记到汉东之后温睿也没有表态,并且没有选择拉拢,赵立春也很理智,做出选择并不困难。

跟温睿是意见不合,二人的关系始终很难再进一步。

不能让关系缓和,始终就会存在压力,避不开就只能想办法解决。

跟温睿之间没办法调解,坚定的做出支持新书记的决定也是必要的。

“爸,你说新书记还不开省委会议,想干嘛?”赵瑞龙坐不住了,一脸好奇。

“跟你有什么关系?”

赵立春瞥了他一眼,“整天游手好闲,也不想想看你以后能做什么。”

赵瑞龙的未来一直都是他很头疼的地方,想要去想赵瑞龙以后要怎么处理,也要考虑清楚赵瑞龙的情况。

有些事情是处理不了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限制,才能确保不会犯错,事实上也的确差不多。

坐在省委常委的位置上,到处都是盯着的眼睛,让他有些想要做点什么也没有理由,更加没有办法去处理。

始终都要看看情况,不能说什么准备都没有,也不会连条件都达不到。

看到省委常委的位置上始终都不好坐,赵瑞龙的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不能轻易的乱来。

赵立春担任省长,也能帮赵瑞龙想想办法去考虑之后的工作,可是现在不太好,情况跟想的完全不一样。

担任不了省长,市委书记的身份没有资格,也不能忽视头上的压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市委书记的身份不够重!

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分量不够,很难保证在工作中也不犯错,让谁来都是同样的想法,结果是不会有丝毫改变的。

市委书记不足以让干部们都要给面子,当不上省长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原地踏步,位置也不在那么固定。

尽管赵立春也在争取省委副书记,但是省委副书记的位置怎么都是不如的,也没有办法去考虑那些。

赵瑞龙也不能乱来,必须要保证工作中都不犯错,那才是他们能达到要求的一部分,不再是跟之前差不多的状况。

越是能考虑清楚,越是能考虑到事情并不如之前。

赵立春也要为了长远考虑,始终保持低调,省纪委、市纪委都不是吃素的,跟他们真正的对上需要承担压力,也不是他愿意去承担的。

“你也要考虑之后的规划,毕业后要尽快做出决定。”

“去金山县调研的文章写的还不错,考进来也是不错的路。”

赵瑞龙郁闷了!

怎么还要考?

他可不是那么轻松就能解决好的!

想要去解决麻烦,也要看看实际,也不再是谁来都能占据优势!

之前还说能给他带来帮忙,一转眼要变成自己去考,哪怕赵瑞龙有把握,也不想那么丢份!

“别想走后门,祁书记是做什么的?中纪委!”

“纪委出身的干部,谁敢保证在纪委的工作监督里不会犯错?”

“我帮你在隐秘都会被发现,还是需要你自己来!”

“祁书记的眼里容不得沙子,你去走后门是让未来的路被堵死,不值得!”

跟祁云章的谈话也让赵立春意识到新书记的底线不灵活,也不是一位底线很灵活的干部。

能看得出新书记的态度和想法,也能通过新书记的想法了解清楚现阶段需要注意的。

看到新书记的工作,也能确保在新书记的心里也能占据上风,那就不能让关系太差劲。

不能保证关系,就要按照新书记的底线去尝试,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目前的情况一看就知道是不好走的,每一条路都是差不多的决定,还是需要调整好,也是难得的一种办法。

新书记的态度也是比较明确的,赵立春就不会想着要走后门,也不愿意去走后门。

在看看新书记和各种态度上,也要把握住新书记的态度,确保过程中都不会犯错,也不会让彼此之间产生嫌隙。

在了解清楚之后做出选择,不需要在意那些声音,多久之后确定结果,那也要看看实际。

无论如何都是需要了解清楚的,才能把握住新书记的底线,了解之后要怎么搞定。

新书记的态度上都已经有过考虑范畴,在考虑中也有自己的要求和优势,绝对不能是什么都不准备。

处理好跟新书记有关的要求,也就不会承担压力,也能随之解决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