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星汉灿烂138

顶着周围官员们若有似无的打量和含着深意的眼神,凌益脸上那层精心维持的温文儒雅面具几乎要皲裂开来。

他嘴角的笑意僵在脸上,寻了个借口,几乎是落荒而逃般离开了灵堂。

据说,当晚,灵堂上那个随口询问 “凌侯寿辰是否要大办” 的官员,夜里便被一伙不知名的贼人掳走,装到麻袋里暴打了一顿。

直到天快亮时,巡夜的武侯才在凌侯府邸那扇朱漆大门外的角落里,发现了那个蜷缩成一团的麻袋。

解开麻绳一看,里面的小官早已鼻青脸肿,颧骨高肿,嘴角淌着血沫,只剩半条命的小官。

这般明目张胆的报复,本该在都城掀起轩然大波,可奇怪的是,此事之后竟如石沉大海,半点风声都没再传出来,仿佛此事从未发生过一般。

此时,文子端手上的案子正是焦头烂额,偏偏文帝为了凌不疑的声名,三令五申不许他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擅动凌益。

纵使他有百般手段、千条计策,也没办法施展。

他如今看着案牍上的简牍竹简都觉得烦躁,单纯的就是不想因着一个案子,一日复一日的耗着,实在没什么意义。

文子端是真想骂爹,现实意义上的骂爹。

他本想和凌不疑商讨此事,毕竟是他生父,总要知会他一声,稍稍犹豫了一会儿,还未成行,又偏偏撞上了霍夫人丧礼。

若这种时候提孤城旧案、说凌益可疑?无异于往凌不疑淌血的心上撒盐,只会让他更加失了分寸。

万一凌不疑一时冲动和凌益闹起来,碍于 “人伦孝道” ,在世人眼里,总归是他不占理的。

去找文帝给他指派的崔侯,呵!崔侯在霍夫人灵前都哭晕了好几次。

如今除了见着凌益还能抡拳头,连走路都得人扶着,今早还上书要辞官回乡,气的文帝派人将他大骂了一顿,这才刚消停。

他是有病,才会在这节骨眼上去找崔侯。

加之凌益近来越发低调谨慎,整日缩在侯府里深居简出,找不到半点把柄,此事只能暂时搁置。

他倒是不怎么着急,查案嘛,慢慢来就是,更何况是这十几年前的旧案。

他只是担心时间长了会走漏风声,日后会更难查。

文子端不着急,文子端的老父亲生怕他耐不住性子,在凌不疑最伤心的节骨眼上提这案子刺激他,火上浇油。

几番斟酌后,竟暗示太子给文子端派个急差,最好是那种接了就得立刻离京的差事。

太子是不大愿意的。

他是知道他那三弟查的那个案子的,这会儿故意给他另派差事,这不太像是人干的事儿?

太子拒绝了,父皇不做人,他还是想做个好兄长的。

文帝三言两语,连续几个大帽子扣下来。

圣意难违,太子只能硬着头皮应下这得罪人的差事。

反正以他三弟的聪慧,定能猜出是谁的主意,到时候要骂也该骂始作俑者。

做儿子的总不能违逆父亲,他这当大哥的,顶多就是 “奉旨办事” 罢了。

果然,他三弟既没问缘由,也没说抱怨,只淡淡应了声 “臣领旨”,便十分干脆地接下了差事。

那平静的模样,反倒让太子心里更虚了,越发觉得父皇这事做得实在不地道,他三弟往日里的吐槽还真是没一句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