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校的三好学生核动力战列舰

第99章 宗法制度

第99章 宗法制度

武飞归来后,见到这位宫骞,连忙拱手下拜:“让天使久等了,末将武飞,躬耕于野,未能迎钦差,实乃大过。”

宫骞则是见武飞随身带着印绶后,态度也很恭谨:“将军忙于军务,何来得罪。”

随后就是正儿八经地宣布旨意,也就是武撼峦早就在家书中给自己说过的那档子事,戍帝要把自己招呼到神都。

在一系列礼仪完毕后,武飞奉上了这些年南疆部落土贡的名单,随后双方落座。

武飞从这位主使身上,看出了一种“久历风霜”的历练感;这种感觉和自己前世印象中的地质工作者相像,至于副使钱铮,嗯,显然就是个凑数的,眼中带着睥睨之色,欠缺社会教训。

宫骞看着武飞,则是暗叹了一声“好”,一表人才!

宫骞眼里:武飞在进来时,扫视全场那一眼,目光宛如急电!这正是统帅大军时才有的锐目,但面对自己,又切换的相当从容;虽然眼下是非常客气,但宫骞联想到,浱州大战,正是此人为“先锋”,夺取了通路,随后兵锋急转,直推伪贯雍州,打了个伪贯一个措手不及、调度失序。故,更不敢小看这位看似年轻的将领。

…频道对上…

双方见面中,相互心存钦佩,纵然所处的立场相左,交谈也非常愉快。

不一会摆下了宴席,宴席上,不同于大爻内地的饭食,是蒸好的芋配上蜂蜜,湖水中打捞的鱼炭烤后,又油煎,端上了案台。同时还有一盘盘清炒的时蔬。

武飞恭敬陪酒:“钦差请入座,这里不比关内,条件简陋了。城中虽然有猪羊,但是南疆这儿,冬至时才杀猪。故,眼下不能拿出来,只能用这鱼虾来充盘子。”

宫骞倒是不讲究,夹起一片芋,就着杯中的竹沥嚼品,咬了一口后,说到:“好,此物清甜。——来到南疆的他,不止一次吃芋。所以此时的“新鲜”状态,是捧场的。

一旁钱铮对芋头没什么兴趣,尽管这玩意沾了蜜浆,但是五谷杂粮中俗食,吃多了,后门漏气,他作为修行之人,本就少食五谷。对这等粮食不感冒。然而他对烤鱼倒是有那么一番兴趣。

宫骞:“南地好食芋,将军与此地民同乐啊。”

武飞则是露出“尴尬”笑容,解释道:“大人莫要嘲笑我,与米面比起来,芋只能充饥。此物从田间收获,水分太大,一斤米粟可以出五斤米粥。而此物蒸煮,炭烤重不变。故,远途运输人吃马嚼时,远不如米粟耐用。只因为此物耐天侯,土人惰于农事,也能从土中获此物,故为了方便大军在塞外就食,我军推广此物。”

宫骞听到这点了点头,他知晓武飞是在自辩为何在塞外开田,且田亩没有上报给朝廷。

这塞外的薯田,只能用于塞外征伐。

宫骞举杯:“将军领王师在此震慑宵小,是大功业。”

他举起一旁酒杯一饮而尽后,被呛到了,咳嗽了几声,看着酒杯中的酒。

自己完全不喝酒的武飞心里坏笑,同时连忙解释道:“这也是“薯粮”所酿,太烈;大人若是觉得不合口,不妨尝几口椰汁。”

武飞让人换了杯子,宫骞摆了摆手说道:“不妨不妨,一方水土造化一方事物,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

酒后三巡

宫骞:“将军,想来您也已听过了朝廷的旨意,陛下想召您入京。”——说到这,开始看武飞的反应。

武飞:“陛下所召,飞自然倍感天恩。恨不得即刻启程。只是……”

宫骞似乎早有预料,示意武飞说下去。

武飞:“可否缓半年出发,今年农桑尚在进行,而下个月,我军要例行向南宣威。“

宫骞:“自然是可以,不过,将军此次向南,可否带着老哥我一起长长见识”

武飞略微意外,但随后立场非常鲜明:“钦差愿随我大爻天军,甚佳,传天恩于诸夷。”

…新地盘需要官方备注…

33年8月底,随着旱季到来,雍鸡关方面,再一次兵马出关了。这一次出关的目标在去年就定好了,是让灵江部落学习“大爻八项礼法”的精神。

此次出关,武飞一共点了战兵五千,分为左中右三军,其中,左右各两千,中军一千。相对于前年,出关的兵力是减少了三千。

因为今年南疆要比去年更加安全,所以出于经济性的考量,武飞削减了兵力规模。

而最为削减的就是自己中军,因为在去年开始,自己的中军就没有遭遇过战斗了。武飞在营内的沙盘上,对左右两军的路线进行规划。

尽管兵力降到了五千,这次战斗,武飞的指挥仍然是保持着一个犁庭扫穴的标准,

九月中旬,大军费了十天就沿着往年开辟的道路一路向南到达灵江。

沿途宫骞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武飞每到一处,就有一部分南疆本地异族的部队来到大营这靠拢,然后朝着武飞汇报军务,武飞给予了命令后,然后就一路向南。

宫骞很想看一下这些爪人和角人部队的情况,但是武飞行军速度太快了,一路上应接不暇。

随后抵达灵江后,宫骞看到一条大河,而大河两侧一排石象正在镇守一座桥梁,全军抵达了南疆后,他发现了灵江南边的堡垒体系,以及早已经待命的三千本地仆从军部队

此次出兵就如同打猎一样,左右两路,在中军的命令下,沿着去年已经修好的道路扫过去,一路上扫平丛林中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小部落”。

这些“小部落”是十几二十个年轻汉子组成的小团队。但是这次武飞不是来捕奴,而是借着大爻钦差在,来强化一些概念。

前文说过的这些小部落,类似于草原上狮群,狮群的雄狮会把长大的小狮子赶出狮群,让他们独立,这些亚成年的狮子会在外流浪,有朝一日后会选择一个狮群,赶走老狮子,重新建立新的狮群。

但是今年以来,宣冲通过研究发现,不断抓这种小团体,在某种程度上是给南疆捕奴集团和部落顽固派们打工,而不利于稳定自己推行的土司制度。

南疆在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大部落会出现人口爆炸,但是生产资料是有限的,故部落首领也会采取指定继承制。

只是大部落们在某种力量干涉下,选择将财产留给了小儿子。

而那些岁数较大的儿子呢,如果愿意在部落中身份降级,老老实实的给小儿子当做仆从,是可以留下来的。

但是,大多数大儿子是不老实的,或是被赶出部落,或是在小儿子的母族势力逼迫下,主动离开部落。

于是乎,男子带着部落中数十人,就形成了眼下丛林中“雏形部落”。

而这些“雏形部落”的存在,就是过去大爻南部边患不断的起源。即,大爻南边军是打掉了造反的大部落,其女人和山林等遗留的生产资料,依旧会有人来继承。经过几十年生养,会再度恢复元气。而恢复元气的部落,会比原先的老部落更加有侵略性。

所以这次武飞到南疆出兵的目的就是:“你们怎么还能停留在母系社会呢这样不符合我大爻的礼法,统统给我恢复到嫡长子继承制的体系内!”

…所有价值观推行,背后都是现实考量秩序利益…

丛林中,部落青年郝庆震撼地看着,浑身铠甲的北人大军,驱使着狼狗搜山。

这一百人的队伍,基本上刀枪不入。而他在这群北人大军中看到了自己在部落中仇人的奴仆。

二十分钟后,他被逮住了,见到了大爻将军,也看到了宫骞。当着大爻天使的的面,武飞挨个挨个询问。

郝庆很快就被提溜出来,看着这个威压自己的大爻将军。曾几何时他和其他部落兄弟们一起喝酒,讨论有朝一日要聚集起来南疆弟兄做大事!让大爻那个朱雀将军把部队撤回灵江北岸!但现在在看到武飞后,则是立刻瑟瑟发抖。

武飞:“你是硌牙部落的长子,你老爹死后你就被赶出来了“

郝庆结结巴巴讲述:“家中给了他一把柴刀,一张标注山中可居住山洞的地图,让他出门独自创业伟大”的故事。

武飞:“我大爻遵循长子继承制,你效忠大爻吗”

郝庆愣了愣,当即给武飞叩首:“我就是大爻的狗。”随着他低头,其脑门后面一直到脖颈的钢鬃从刚开始的炸毛状态变成了顺毛状态。

武飞点了点头:“打扮一下,给他戴上冠(成年冠礼的标配),把祖宗神位刻出来,我带你回去继承去。”

武飞随后对宫骞请示,宫骞表示武飞所作所为合乎礼法。

…宣冲:南蛮们需要孔孟之道…

武飞在上手南疆治理后,是深入研究了封建时代的“部落”形态。

在系统那儿,直接获取了历史资料研究。重点研究了“金”和“清”对草原政策的不同。

其实按照现代某些政治学来看,“金”在草原上平衡术玩的非常好。扶弱伐强的策略,让草原长期分裂长期战乱。

但是金人忽略了草原上最为基本的“幼子继承制度”的情况,这让草原大量成年青壮年在出生下来就处于“无产”化,且在恶劣条件下开始接受战争教育。随后开始抱团内卷决出胜负,在最强领导者下开始“waaaaaagh。

可以说那个让欧亚颤抖的草原帝国其实并不是历史必然,是“金”不了解草原文化后,瞎搞后硬生生催出来的。

那年头计算游牧部落的实力,假定部落号召力是不准确的,因为“幼子继承制度”让部落的头领如果年老了且战功不足,其自身在部落的威望,是不能代表草原上青壮年男子号召力。

哪怕现代社会都一样,绝对不能让一群男的聚集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因为搭伙到最后就是聚在一起“掠不强而奉有余”了。除非把男的全部精神上阉割了,

清:对对,我就把黄教传过去,然后就没有威胁了。

当然对于汉文化来说:这手段太乌七八糟了,和草原斗千年都不敢想这一招。因为精神阉割不仅仅去掉了斗争性格,还剪掉了劳动生产积极性。

现在整个南疆都是武飞地盘,武飞是鼓励南疆土司化定居种田的,保障种田者的利益。

遵循孔孟之道的武飞:决不能容忍各个部落宅斗者们为了扶持幼子,把不稳定朝外推!

武飞招来随行的大爻儒生们如同卫道士一样喊道:“长子必须回家继承家业,别特么的在外面鬼混,领着一大堆小弟聚在一起,成何体统!谁敢违背大爻体制!得出重拳。”

儒生们在表示这很正确的时候,愿意为武飞在这执行正确的裁决,于是乎灵江四个堡垒出现了裁决庭。

于是乎,今年灵江以南的孤狮们,突然遇到青天,

众多原本在丛林山洞中打地铺创业的“浪子们”在听闻了郝庆这个榜样后。突然觉得野外求生的“艰苦创业”生活不香了。

这些在外漂泊的汉子们纷纷冒出来跑到王师大军前跪下,纷纷表示家族中出现废长立幼的不法之举,愿意带着大军回去拨乱反正。当然——武飞由于自身军事势力原因,只是确定了郝庆等三个部落的情况

随着仆从军调动,三个部落被迫接纳回了子弟,且由于一个爪人部落中扶持幼子的舅系势力实在是太过分,把那些浪子们的娘亲逮住了,试图用“火刑”逼迫浪子在外自我了断。

如此有悖于人伦的惨剧,武飞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故在武家军暴力军团抵达后,这个部落中,反倒是舅系们被装上了奴笼中运回了北方。作为奴营区域补充。这些木头笼子都是那些外面漂泊的南疆汉子们打造,这笼子修的结实的很。

如此震撼,让灵江南部的各个部落首领们或多或少地过来请求册封,确定自己是嫡系。

9月9日,在云切谷这个给南疆百族们留下足够多恐怖记忆的地方,武飞乘坐孔雀抵达后,见到了这些部落头目,表示既往不咎,但以后传承都必须遵循大爻宗法制度。——嫡长子实在是荒淫无度,严重触犯礼法,也得是大爻册封的镇南将军进行查验后才能确定。

即,大爻的南方镇守是掌握最高解释权,嫡长有没有作孽到需要“废立”的程度,闹到需要裁决情况,得大爻人说的算。

新的碑文上,嫡长继承文字,以武飞血滴入酒为墨汁写在上面。随着碑文被熔出了凹陷痕迹,山峦也随之散发出一股宁和气息,仿佛是歌颂武飞树碑后的功德无量。关于这一幕,大爻钦差宫骞默然不语,他隐隐感觉自己被武飞利用了。

武飞心里的算盘:“现在我的名分还不够高,但钦差在这,合法性就是最高的了!我这是替天子行道。”

在这个“千字言”的人伦碑树立的大典上,郝庆跪在地上,头磕的最为虔诚。要知道,他先前就和童话中白雪公主一样,被后妈追杀。现在他胸口兽皮上,依旧插着自己出逃时遭遇族内猎人对自己射出的见血封喉毒针。一切仇恨,预备从长计议。

武飞又一次给南疆带来了春风。但是春风并不会常驻。上千年旧的习惯旧的势力怎么可能轻易颠覆。当然,接下来南疆这些部落的政治斗争也将加速起来,

接下来那些尚未把家中长子赶出去的部落内,一些母系势力会把有威胁的子嗣往死里整。不想死的子嗣也会出逃。

武飞嘻哈:周朝礼法体系下,诸侯国公子们出逃是常有的事情,出国搬救兵反艹回来,也屡见不鲜

南疆中武小雀的春风吹过后,各大部落只要是逃出去的嫡长们,现在都铁定会站在大爻这边,找大爻来主持公道。

这样一来,宅斗产生外溢出的社会矛盾,不再是祸乱南疆卷出一个头头后,再由武家军来承担了,武飞这一手,把这矛盾反灌回去了,

旁白:也就是某新罗半岛李朝内部的宅斗情况,那儿宅斗到了现代还都光荣继承,多部豪门电视剧都有激烈恩怨。

武飞知道这次出兵,已经从传统的御敌于国门之外,进入了深刻干涉南疆各个部落的内政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