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试验新法
日暮时,霞光流火,染红了天水岭的半边天色。
谢行止刚推开厨房的门,一股浓烈的酒香便扑鼻而来,只闻这酒香便已叫人醉了三分。
两个工匠在奇奇怪怪的大锅前,忙得热火朝天。
萧清晏则伏首在角落里的一方小几上,专注地书写着什么。
谢行止脚步极轻地走近,拿起其中一页纸。
纸上既有浅显易懂的文字说明,还附了一看便能懂的图画详解。
“农田水利?”
“农具改良?”
“堆肥法……育种选苗……筑城工事……”
时间一点点过去,两人没有相互搭话,只是一个写得认真专注,一个看得心潮激荡。
直至夜色渐深,钱凤让人悄悄送来明亮的灯烛,添了火盆,又有人将热腾腾的饭食放在小几旁。
萧清晏的五脏庙终于发出雷鸣般的抗议。
紧接着,谢行止也受到影响。
两人却顾不得窘迫,依旧舍不得停笔,舍不得移目。
谢行止拿起一块胡饼,放到萧清晏嘴边。
萧清晏微微侧脸咬了一口。
就这样,一个投喂,一个接受投喂。
而经由萧清晏笔下写来,谢行止口中默念出的这一项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始终未停。
“马蹄铁……”
随着萧清晏再一次换过新纸,垂笔落字,谢行止再次低声默念。
啪嗒一声,萧清晏手中的毛笔终于握持不住,污了半页素纸。
右手不行便换左手,萧清晏两只手都已经酸困冰冷,抖得厉害。
一直看得如痴如醉的谢行止恍然惊醒,将萧清晏的手握入掌心。
钱凤来送热姜茶时,恰好看到这一幕。
家主和谢七郎皆是男子,这样未免过于……
但那两人却都似浑然不觉。
他们肩挨着肩,坐在炉火旁的小几后,暖橙色的光将两人的身影无限放大,如两尊神佛巨像,俯瞰天下,心念苍生。
萧清晏此刻没有其他任何杂念,只盯着那被墨色污了的半页纸,凤眸熠熠。
“啊,还有造纸,活字印刷术!”
说完,她又摇头,自顾自地咕哝,念经一般。“当下的造纸术已经由先人改良,降低了成本,普及教育的关键是文字传播,是印刷术,但活字印刷需要识字的匠人排版操作,不如雕版印刷来得实用……”
谢行止将她换到自己的位置,代替她提起笔,道:“你口述,我来代笔。”
两个人,一支笔,一张小几,超然世外,独成一方天地。
钱凤放下姜茶,转身悄然退出门外。
聂尧关切地凑上来,就见他站在门口,呆呆的。
“怎么?”聂尧问。
钱凤摇摇头,甩掉方才那点乱七八糟的心思。
于屋内那两人而言,情情爱爱,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们胸中有更广阔的天地。
自己该尽快成长,努力追逐他们的脚步,成为家主的臂膀。
实在不该纠结在这些情爱小事上,庸人自扰。
“聂统领,主君和七郎有要事,你带人守着,莫要叫人打扰,我也该去做我的事了。”
聂尧敏锐地发现,钱凤如今不再称呼“家主”,而是改叫“主君”了。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钱凤只忠于一人,而非萧氏一族。
这次跟随家主出来,这个曾经只是个末等打杂仆役的黑瘦少年,始终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蜕变,渐显峥嵘。
那么,自己呢?
聂尧捉着腰间佩剑,侍立在门外,闻着浓烈酒香溢出窗,看着屋中橙黄色的烛光晃动,萧清晏低低的声音依稀传出来。
他是萧家的侍卫统领。
九郎从前是萧家少主,后来成为萧家家主。
所以他一直遵从老太爷的命令,跟随在家主身边。
可是,聂尧祖上历代都是萧家的家臣,虽是侍卫,却也接受教导,读书开智。
他并非全无所觉,家主想要在这云中坞组建另一番势力,完全脱离于萧家之外。
聂尧不明白,家主已经是萧家之主,可为何总给他一种感觉,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家主会脱离萧家,甚至,与萧家处于对立。
不懂归不懂。
倘若真有那么一天,他,又该如何?
是像钱凤一样,还是依旧做他的萧家家臣,与九郎对立?
夜风呼啸,携着片片碎雪钻入衣领。
聂尧突地打了个寒噤。
翌日清晨,萧清晏打开窗,才发现窗外一夜之间已是白蒙蒙一片。雪后初晴,满目素白有些刺目,冷冽的空气吸入肺腑,萧清晏瞬间神清气爽。
谢行止整理好所有图纸,竟有厚厚的一沓。
他实在无法形容心中的震撼。
“这些东西能影响大晋往后数百年的国运。”
萧清晏闻言,摇了摇头:“这些救不了大晋,大晋也不需要这些,只会让这些沦为一堆废纸,甚至为你我招来杀身之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刀阔斧地改革生产力,需要强大稳定的统治中枢作为支撑。
但大晋朝的体系已经彻底腐朽,皇帝痴傻,宗室权臣争权夺势,士族公卿们忙着清谈论道,实干派官员严重匮乏。
且不说能不能指望得上。
单就雕版印刷术一项,使得寻常百姓也可接触到书籍,日后寒庶子弟踏入朝堂也是迟早的事。
这便是打破了士族对知识的垄断,对他们手上的权力是极大的威胁。
莫说是别人,就算是萧家、谢家本族之人,也不会支持这样的改革。
萧清晏长叹一口气:“若真能力挽狂澜,使得百姓免受苦难,纵然与世为敌,我也愿意赴汤蹈火,倾力一试,但是瑾之,再好的粮种,播种在贫瘠干涸的土地上,也只会颗粒无收,空洒心血,误民误己。”
有变革志向的人,萧清晏并非第一个。
她不过是占了后世庞大的知识储备带来的便利。
但古人绝不乏有超凡智慧者。
在过去数十年里,那些人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便是你不让萧家插手云中坞的原因?你想将此地作为一块干净的试验之地,试行新法?”
谢行止说着,挥了挥手上的一摞图纸。
萧清晏负手在寒窗雪景前,凤眸中流光溢彩,满载着指点江山的豪气。
“想要五谷丰登,粮谷满仓,既要有肥沃的田地,也要有饱满优质的粮种。
“大晋朝需要的是改天换地,破而后立,非一朝一夕可成,但在那之前,我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试验出真正适合大晋的粮种。”
世人畏惧革新,不敢接纳新鲜事物。
那她便先搞一块试验田,将硕果种出来。
人人皆有眼,皆有心,让他们自己去看,自己去判断。
他们自会懂得趋利避害,选择真正对他们有利的那条路。
萧清晏:“火烧荒草尽,春来沃野生。战鼓声消歇,田畴岁岁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