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良缘雨山雪

第250章 惊变

宫宴自始至终都无波无澜,下头官员们推杯换盏,偶有谈笑之声伴着乐音散开,倒也显得尽欢。

陈稚鱼坐的位置偏下,抬头往上望去,只能瞧见前方官员的背影与殿上模糊的光影,实在看不清太多动静,心思却悄悄沉了下去。

她暗自回想方才皇帝驾临的模样——彼时众人皆起身行礼,她随大流抬眸一瞥,虽只是匆匆一眼,却分明见帝王面色蜡黄,眼下泛着青黑,连往日里端坐龙椅时的威严气度,都似被一层倦怠掩去,气色实在算不上好。

她心头不由得犯嘀咕:贵妃气色憔悴,是因宫妃怀了龙裔,为后宫之事劳心费神;可圣上身为九五之尊,养尊处优,又为何会这般形容枯槁?

席面上丝竹依旧、笑语未歇,满殿的热闹仿佛要溢出来,可在座之人谁不是各怀心思?有人盯着殿上的帝王暗自揣测朝局,有人留意着同僚的神色探寻风声,连手中的酒盏碰在一起,都似藏着几分试探。

陈稚鱼安坐席间,偶有目光悄悄打探周遭动静。身侧的陆曜正与身旁同僚谈笑风生,看似畅聊甚欢,可那眼角余光分明瞥见那上方——怀王所在的方向。

那位怀王,竟也正一瞬不瞬地盯着他们这处,眼神直白坦荡,既无半分避讳,更无丝毫收敛,那毫不掩饰的审视,像一道冷光,悄无声息地落在席间。

陈稚鱼倒未察觉这暗里的交锋,只在错开目光时,不期然与木婉秋撞了个正着。她微微一怔,手已下意识地抬起,想端起酒杯与对方遥遥示意,谁知木婉秋却像是没看见一般,迅速移开了眼眸,那刻意避开的姿态,再明显不过。

陈稚鱼的动作骤然顿在半空,指尖捏着杯沿,心头转念一想,便也明了——木家如今与陆家立场微妙,木婉秋这是在刻意避嫌,不愿因这一眼的交情,落人口实。

呼了口气,吃了两块糕饼,喝了口水顺了顺,便不再乱看了。

当今夜安乐,不做他想。

……

宴至尾声,众人酒足饭饱。只见帝后二人神态一致,脸上皆是一派从容,起身离席。令人意外的是,陆夫人与陆菀竟也一同随行。他们一行人行于宫道,身姿隐没在宫灯昏黄的光影里,虽不张扬,却还是被有心之人捕捉到了这一幕。一时间,暗处议论声此起彼伏,众人纷纷揣测这背后的深意。

陆曜朝堂上的好友见状,快步上前,脸上带着几分调侃的笑意,打趣道:“莫不是今夜过后,你陆家与皇家,就要亲上加亲了?”陆曜但笑不语,神色间意味深长。那人也是个知趣的,见此情景,便不再追问,毕竟这种事,不到尘埃落定,谁也不敢妄下定论。

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敏锐地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纷纷端着酒杯,满脸热络地上前与陆曜攀谈,一时间,陆曜身旁围满了人,热闹非凡。

待他们回席,陈稚鱼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陆菀的状态。只见她神色平静,可那平静之下,却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劲儿,仿佛在极力压抑着什么情绪,反倒显得欲盖弥彰,令人不禁对接下来的局势,更多了几分揣测。

正当众人以为这除夕宫宴将在热闹欢庆中落幕,席间忽起变故——侍立在帝王身后的一名太监,竟骤然暴起!他藏在袖中的匕首寒光一闪,直朝龙椅上的皇帝刺去,动作又快又狠,满殿瞬间响起抽气声。

皇后反应极快,几乎在匕首亮出的刹那便飞身扑去,想以身相护。可更靠近皇帝的天子近侍陆晖,动作比她更快一分——只听“砰”的一声闷响,陆晖一脚精准踹在太监手腕上,那把染着冷光的匕首“当啷”落地,在金砖上滚出老远。

太监未及再寻凶器,便被涌上来的侍卫按在地上,双臂反剪,动弹不得。而龙椅上的皇帝,早已没了往日威严,惊慌之下竟连退数步,躲到了龙椅后方,袍角蹭上灰尘也浑然不觉,往日里的九五之尊气度,此刻荡然无存。

局面刚稳,皇帝便从龙椅后探出身,脸色铁青,怒不可遏地指着地上的太监:“反了!简直反了!来人,将这逆贼拖出去,即刻斩首!”

可话音未落,那被按在地上的太监忽然猛地仰头,喉间发出“嗬嗬”的闷响——竟是狠狠咬断了自己的舌头!侍卫们猝不及防,想阻拦时已迟,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汩汩涌出,转眼便没了气息。

“废物!都是废物!”皇帝见凶手自尽、线索中断,更是怒火中烧,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厉声下令,“即刻封锁整个皇宫!宫门不许开,任何人不得出入!今日之事,定有同党,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

满殿官员皆噤若寒蝉,方才的欢庆氛围荡然无存,只剩下龙颜大怒的咆哮,与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将这除夕之夜,搅得人心惶惶。

暴动突起时,陆曜就把陈稚鱼护在了身后,见上头已经控住了局面,立即有侍卫把守宫殿,一时气氛紧张焦灼了起来。

陈稚鱼拉住了陆曜的衣袖,惊滞地看着眼前这突然的一幕。

小主,

宫门锁闭的消息像冷水般泼遍各宫各处,原本散去的官员被重新拦下,只能按品级在偏殿等候,连带着随行的家眷也不得随意走动。

陈稚鱼随陆曜站在角落,指尖悄悄攥紧了帕子——方才那匕首寒光、太监喷溅的鲜血,还有皇帝躲在龙椅后失态的模样,一幕幕在眼前闪过,让她心口发紧。

陆曜似察觉到她的紧张,悄悄用袖口碰了碰她的手臂,目光却依旧警惕地扫过周遭。

不远处,怀王正站在几位朝臣中间,脸上没了往日的从容,眉头紧蹙,似在低声吩咐着什么;而木尚书则面色凝重,时不时朝侍卫围守的方向望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透着几分焦躁。

没过多久,一队御林军提着灯笼匆匆走过,甲胄碰撞的“哐当”声在寂静的宫道里格外刺耳。领头的校尉沉声喝道:“陛下有旨,凡今日入宫之人,皆需待在原地接受盘查,任何人不得私相授受物件,若有违抗,以同党论处!”

这话一出,偏殿里顿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位老臣忍不住上前辩解:“校尉大人,我等皆是忠臣,今日不过是赴宴贺岁,怎会与逆贼有所牵扯?这般盘查,未免折辱臣子颜面……”

话音未落,便被校尉冷冷打断:“陛下有令,谁敢抗旨?若大人问心无愧,便静候查验便是。”老臣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悻悻退回原位。

陈稚鱼悄悄抬眼,瞥见陆菀正站在陆夫人身侧,脸色比方才更白了些,双手紧紧攥着陆夫人的衣袖。而陆夫人则还算镇定,只是在御林军走过时,悄悄将陆菀往身后护了护,目光里多了几分深不可测的考量——这突如其来的行刺,若真是冲着皇帝来的,倒也罢了;可若另有图谋,今夜这皇宫,怕是要成筛子了。

御林军手持长刀,按列逐人搜查,甲胄摩擦的声响在寂静的偏殿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似踩在众人的心尖上。忽听“哗啦”一声,一名校尉从人群中揪出个身着翰林院朝服的老者,厉声喝道:“搜出物什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老者竟是翰林院的刘编修——往日里总捧着书卷、一派温文尔雅的老臣,此刻却面如死灰,被校尉从袖中搜出个青釉小瓶,瓶塞一拔,便有刺鼻的药味散出。“是剧毒!”校尉高声禀报,殿内瞬间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响。

木尚书站在人群前列,看清那人是刘编修时,顿时目眦欲裂,满脸的不可置信——他前些日子匆匆嫁女,女儿嫁的正是这刘编修的次子!他下意识抬眼望向殿上的皇帝,目光却在掠过怀王时猛地一顿:只见怀王依旧端坐在原位,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杯沿,脸上不见半分惊惶,竟是全然的不动如山。

那一瞬间,木尚书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脊梁,背后霎时冷汗涔涔,连指尖都控制不住地发颤——他这哪里是嫁女避嫌,分明是把亲生女儿送进了谋逆的火坑!

可不等殿上皇帝发话,被御林军按在地上的刘老编修,忽然仰头大笑起来。那笑声嘶哑又凄厉,在重兵环伺的殿中格外刺耳,他脸上竟无半分惧色,反倒挣扎着抬起头,目光如刀般直指上座的帝王,高声痛斥:“朝有此等昏庸君王,实乃天下之悲!黎民之苦!”

“放肆!”太子齐珩猛地拍案而起,声色俱厉,“乱臣贼子,竟敢在御前口出狂言,当诛九族!”

刘老编修却丝毫不惧,只哼冷笑两声,转而看向太子,拼尽全力从地上挣起半截身子,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泣血:“汝等这群窃国之辈,才有脸称旁人是乱臣贼子?吾奉晋王正主,他才是正统!当今天子,当年靠着卑劣手段谋夺皇位,得位不正!得位不正啊!”

这话如惊雷般炸在殿中,满座官员皆惊得脸色煞白,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晋王乃是先皇早逝的嫡子,当年皇位之争后便没了音讯,如今被刘编修当众提及,还冠以“正统”之名,这分明是要掀翻当今的统治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