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这次换我来说故事
末日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年。
如今,我执掌着“共忆书院”。
春风在书院中低语,我准备教导这些年轻人,分享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朋友们的故事。
那枚无字玉符挂在我身旁,是一个无声的承诺。
彩虹桥,一道永恒的弧线横跨天空,时刻提醒着我们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
我的书《守望录》已准备好。
我看到苏璃在书院的后山种植彼岸花。
她轻声诉说着牺牲与重逢的话语,让人想起鼬。
风吹动着花瓣,勾起一段辛酸的回忆。
我看到岳山在指导年轻的战士们,在战场上树立纪念碑。
年轻人的脸上充满了疑问,想知道那些英雄是否真的存在过。
岳山的回答回荡着:那座桥就是证明,那是由那些铭记之人的心点燃的光芒。
柳清风鼓励玄音写下她自己的故事。
她开始创作一本新书,捕捉那个异世界的精髓:“从前,有两个世界。因为一群不肯遗忘的人,它们成了同一个故乡。”
樱花再次盛开。
我在高台上吹着笛子,吹奏着熟悉的曲调。
虹桥作出回应。
鸣人、佐助和小樱的幻影闪现出来。
这是过去的回声,是我们努力的成果。
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认可。
这不是奇迹,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把他们召唤到了这里。
后来,我们在夜晚看着书院的灯光,听着孩子们的朗读声。
一个问题沉重地悬在空气中:如果那座桥消失了会怎样?
苏璃轻声说:“只要有人还在讲述那些故事,他们就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风刮起来了,虽然铃铛没有响,但我们在心中听到了它的声音。
当我准备休息时,我最后看了一眼地平线。
彩虹桥的光芒似乎暗淡了一些。
是我的错觉吗?
我皱起眉头,把这个想法抛到了一边。
黎明过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
昔日的战场已然化作沃土,其上矗立起一座崭新的学府——共忆书院。
春日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院宽敞的讲堂之内。
堂中座无虚席,尽是眼神清澈、充满好奇的少年少女。
讲台之上,林尘一袭青衫,身形愈发沉稳挺拔。
岁月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让那双深邃的眼眸,更添了几分洞悉世事的从容。
在他身侧的墙壁上,静静悬挂着那枚古朴的无字玉符,玉质温润,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跨越世界的传奇。
林尘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面庞,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也是这份记忆的继承者。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面前一本厚重的典籍,封面上是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守望录》。
“今天,”他的声音响起,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能让人瞬间安静下来的力量,“我们不讲经义,不论文武。只讲几个,来自遥远异界的朋友的故事。”
话音落下的瞬间,所有少年的背脊都不自觉地挺直了,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们从小听着那些英雄的传说长大,但从守护者林尘口中亲述,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窗外,那道横跨天际的七彩虹桥,此刻正静静地散发着柔和的光辉,宛如一颗永不坠落的星辰,默默见证着这一刻。
书院的后山,一片新开辟的花圃中,苏璃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株奇特的花苗植入土中。
此花叶片翠绿,花苞殷红似火,形态妖娆,正是彼岸花。
玄音站在一旁,看着师姐专注而温柔的侧脸,忍不住问道:“师姐,天下名花如此之多,为何你偏偏选了这一种?我记得,它在古籍中的花语,并不算吉利。”
苏璃轻轻拍去指尖的泥土,站起身,遥望着远方天际的虹桥,唇边泛起一抹追忆的微笑。
她的声音轻柔得仿佛随时会融入风中:“因为他曾对我说过,那双被世人误解的红莲之眼,所见的并非只有毁灭与绝望,更多的是牺牲背后的守护,以及轮回尽头的重逢。这花,便是那份心境的写照。”
风过,刚刚栽下的彼岸花瓣轻轻颤动,那抹殷红在阳光下流转,仿佛在回应着某个遥远时空的约定,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救赎的宏大故事。
与此同时,在曾经最为惨烈的一处战场遗迹上,岳山正带领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武者。
他们身着劲装,气息沉凝,是武道盟最新一代的精英。
岳山的身躯依旧如山岳般雄壮,他指着一处刚刚立起的石碑,碑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刻着一个名字——日向宁次。
“盟主,”一名脸庞稚嫩、眼中却燃烧着火焰的少年忍不住开口,“那些故事……他们,真的存在过吗?会不会只是先辈们为了激励我们而编织的善意传说?”
这个问题,是许多新生代心中共同的疑惑。
毕竟,跨越世界而来,拥有通天彻地之能的异界来客,听起来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岳山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过身,抬手指向天穹那道壮丽的虹桥。
“你抬头看。”他的声音如洪钟大吕,震荡在每个人的心间,“那道光,不是神通,也非法术。那是当这个世界千千万万的人,在心中同时记起他们、感念他们时,那份心火汇聚所燃成的光芒!只要那光还在,他们,就从未离去!”
少年们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望去,那道虹桥在阳光下似乎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一股难以言喻的炽热情感从他们心底涌起,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疑虑。
原来,自己每一次的修炼与仰望,都是在为这道光增添一份力量。
皇城,天机阁内。
柳清风将一本装订好的书册,郑重地交到了玄音手中。
书册的封皮上,写着《共忆真义》四个字。
“这是最后一章了。”柳清风这位智者,眼中带着欣慰与期许,“你师姐找到了她守护记忆的方式,林尘找到了他传承记忆的道路。玄音,你也该动笔,写下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新篇章了。”
玄音双手接过那本尚带着墨香的书,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分量。
她知道,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传承了三个世界意志的责任。
当夜,月华如水,玄音在自己的书房里铺开纸张,研好墨,提笔写下了新书的开篇。
“从前,有两个世界,它们之间隔着无法逾越的壁垒。后来,因为一群不肯遗忘的人,它们成了同一个故乡。”
光阴流转,又是一年樱花烂漫的季节。
林尘与苏璃再次并肩登上了那座见证了无数奇迹的高台。
樱花如云似霞,将整座山峰装点得如梦似幻。
这一次,林尘没有再摇动腰间的铃铛。
他从怀中取出一支翠绿的竹笛,横于唇边。
悠扬而熟悉的曲调缓缓流淌而出,那是在另一个世界,一个金发少年时常哼唱的木叶村谣。
笛声清越,乘着风,飘向天际,飘向那道永恒的虹桥。
片刻之后,奇迹再次发生。
横亘天际的虹桥,竟如水波般轻轻荡漾起来。
漫天飞舞的樱花瓣仿佛受到了某种牵引,在空中汇聚、旋转,最终在虹桥之下,缓缓勾勒出几道模糊却又无比亲切的影像。
一个金发少年正咧着嘴,用力地挥舞着手臂;一个黑发青年,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轻轻点了点头;还有一个粉色头发的少女,则俏皮地比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他们的身影如梦似幻,却又真实得让人心头发烫。
林尘停下笛声,眼中含笑,轻声问道:“看这樱花开得正好,你们也忍不住,回来看一看吗?”
苏璃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仰头望着那片光影,柔声道:“不是他们要来,是我们,用思念把他们请回来的。”
夜色渐深,高台上的光影早已散去,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温暖的气息。
两人并肩而坐,遥望着山下共忆书院里透出的星星点点灯火。
晚风中,隐约传来孩童们清脆的朗读声。
“……于是,桥不再是阻隔彼此的门,而是连接心灵的路;他们不再是偶然降临的客,而是根植于我们心中的,永不磨灭的一部分……”
听着这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林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抬头仰望着漫天繁星,低声问出了一个深藏心底的问题:“苏璃,你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思念之力也会衰退,连这道虹桥也消失了呢?”
苏璃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脸上是无比笃定的微笑。
“那也无妨。”她轻声说,“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愿意讲述他们的故事,只要书院里的书声还未停歇,他们就一直活着,活在每一个聆听者的心里。”
风,再次吹过山岗。
那枚无字玉符下的铃铛,始终没有响起。
但这一刻,林尘与苏璃的心,却清晰地听见了回响。
夜已至深,万籁俱寂。
林尘送苏璃回房后,独自回到自己的居所。
他推开窗,最后看了一眼夜空。
也就在这一瞥之间,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那横亘天际的虹桥,光芒似乎比平日里黯淡了那么一丝。
那是一种极其细微的变化,若非他日夜观望,对虹桥的每一分光华都了如指掌,根本无法察觉。
错觉吗?
林尘眉头微蹙,凝神细看,但那丝黯淡仿佛只是刹那间的恍惚,再看时,虹桥又恢复了往日的璀璨。
可他心中那份瞬间升起的不安,却并未随之消散。
他知道,这道由心火汇聚而成的桥,它的任何变化,都必然对应着某种根源性的动摇。
他收回目光,缓缓合上窗户,将那份疑虑暂时压在心底。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不能乱了方寸。
天亮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那些挺直了脊梁、等待着他去塑造的未来,才是守护这一切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