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蛮夷小国当真无耻!

“彼等南下凉州,虽会滋扰边境,不过癣疥之疾。吐谷浑岂能不明此理?”

“我大唐连番大战,皆摧枯拉朽,大获全胜,吐谷浑岂有不惧之理?其军力,尚远逊于吐蕃!我朝与吐蕃之战,战功赫赫,彼等早已丧胆!”

“故此,臣料定吐谷浑此番南下,实为虚张声势,意在趁火打劫,向我大唐索要好处。”

李世民微微颔首。

长孙无忌的分析不无道理。

吐谷浑并非小邦,其国王总该有些头脑,断不至于狂妄到以为此战真能击败大唐。

他又问:“那你以为,其所图为何?”

长孙无忌正色道:“以臣之见,其必欲求和!”

话音刚落,满朝又是一片哗然!

史载吐谷浑确曾侵扰凉州,并非奇事。

草原部族,以游牧为生,惯用劫掠游击之术。

但此番情形迥异——吐谷浑以往南下,皆是抢掠一番便走,尽显骑兵飘忽之能,极少纠集重兵与大唐正面交锋,盖因彼等深知即便兵多亦难敌天朝。

此次竟聚二十万大军,声势浩大直逼边境,实属反常!

长孙无忌言毕,大臣们眉头紧锁,低声议论起来。

若为求和,何须二十万铁骑?

此举着实怪异。然细想之下,亦有其理。

武德年间,吐谷浑便趁大唐无暇西顾,屡屡阻断中西商路。

彼时陛下尚未登基,多以互市之法应对。吐谷浑因此获利颇丰。

贞观初年,大唐内乱甫定,吐谷浑又趁机频频寇边,十数州府不得安宁!

待到后来大唐相继灭吐蕃、平东突厥,吐谷浑便再不敢生事。

尤其吐蕃一战,大唐雷霆之势横扫千军,震慑诸胡,吐谷浑岂能例外?

其地恰夹于吐蕃与大唐之间!唐军征伐吐蕃,必经吐谷浑之境。

吐蕃覆灭后,满载战利品的唐军车队途经其境,吐谷浑兵士非但不敢妄动,反是望风而逃,足见其畏怖之深!

可如今,怎又突然要与大唐开战?

约莫一炷香后,房玄龄出言道:

“陛下,臣以为辅机所言甚是。”

“吐谷浑行此故技,非止一次了!”

群臣闻言,亦纷纷点头赞同。

房玄龄续道:“彼等本意,绝非掀起大战。武德年间,彼等屡施游击,搅得我军疲于奔命,最终不过图我朝好处。确有此等可能。”

“嗯,确有几分道理。”

李世民颔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斩钉截铁,“然则!草原骑兵最擅流窜奔袭。若其二十万大军分股袭扰,边境十数州府必生动荡,百姓何辜?朕决意,凉州重地,必须严加守护!”

“李靖!”

李靖大步上前,拱手应道:“臣在!”

“朕命尔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兵五万,即刻奔赴凉州驻防!绝不容吐谷浑一兵一卒踏入大唐!尔能否做到?”

李靖声如洪钟:“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李世民面露赞许,再次唤道:“李道宗!”

李道宗朗声应道:“陛下请吩咐!”

“朕命你为鄯善道行军总管,领兵两万,护我粮道周全!”

“臣遵旨!”

“李大亮!”

“臣在!”

“朕命你为且末道总管,率两万兵马,策应大军!绝不容吐谷浑踏入大唐半步!”

李大亮声如洪钟:“臣遵旨!”

诸将受命已毕,李世民沉声道:

“即刻点兵,整备妥当后,火速开拔!战场,须拒于国门之外!”

他目光转向文臣:“戴胄。”

户部尚书戴胄上前一步:“臣在。”

“着你即刻筹措粮草。一月之内,备足十万大军所需之粮!”

“臣遵旨!”

朝会至此方散。文武百官各领职司,雷厉风行而去。

散朝后,李世民步履匆匆,直入御书房。

不多时,戴胄急趋而至,开门见山:

“启禀陛下,如今国库存粮,仅够十万大军支用一月。”

李世民揉着发痛的额角:“此事实乃朕一时失察,未料吐谷浑竟会钻此空子。这帮蛮夷,倒叫朕刮目相看了。吃一堑长一智,此番教训,朕记下了。”

“此战若起,恐成胶着之势。若任其踏入境内,纵使取胜,亦是惨胜。军士口粮尚在其次,战马若无饱食,如何追得上草原轻骑?新薯可曾计入?”

戴胄回道:“除却留作种粮,臣已竭尽所能,实无余裕!”

李世民沉重地点了点头。饿死事小,种粮断不可动!谁又能料到,吐谷浑偏偏选在这个节骨眼上发难?

他思忖片刻:“实在无法,便调辽东存粮应急。两月之后,再予补还,令彼处暂忍一时。”

“陛下,此法恐难施行!”戴胄连忙道,“辽西河一带存粮本就不丰,大半已调往高句丽诸地。高句丽山高路险,征调转运,耗时恐需三月之久!”

此路不通,李世民顿觉头更痛了。真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今大唐府库充盈,偏是粮草短绌!

“陛下,或可向民间借贷。”戴胄提议,“眼下百姓家中皆有存粮。朝廷立下字据,约定归还,百姓应无抵触。虽所得未必丰厚,然支撑两月军需,当可勉力为之。”

眼下也只能如此。李世民道:“两月之期,或可支撑。届时新粮将熟,或能接续。此事由你速办!”

“臣遵旨!”戴胄领命而去。

随后,李世民又召见杜如晦。

“杭州那边,可有音讯?”

太子李承乾赴杭州养马一事,所知者寥寥。

李世民全权交由杜如晦督办。近时战事频仍,他亦疏于过问,今日方得细询。

吐谷浑精于骑战,此役马匹之要,尤胜兵卒。

彼处水草丰美,战马膘肥体壮,耐力惊人,可长途奔袭。

加之其军多着轻甲,马匹负担极轻!

此战,大唐马匹绝不能落了下风,否则必失先机!

杜如晦回禀:“前日密报方至。杭州马坊,数月前已步入正轨。陈迎新斥资数百万贯,购得良马三万匹!如今马坊战马,已达六万之数。太子殿下信中言道,更换饲喂之法后,所养战马,竟比寻常战马强健倍余!”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速传信太子!命他调用所有堪用之马,火速送抵前线!此事着他亲自督办,不得有丝毫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