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黜龙簿全
墨娘子的密室弥漫着陈墨与血痂混合的腥气,四壁悬挂的科举年表在鲸脂灯下泛着幽光。她枯瘦的手指拂过拼合完整的《黜龙簿》羊皮卷,卷轴接缝处用状元笺残片粘补,每片残纸上都残留着黢黑的指印——这是历代主考官翻阅时留下的"文煞痕"。
"寅时三刻,簿卷合一。"墨娘子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传来。她手中的骨刀不是寻常文具,而是用七任榜眼无名指骨打磨而成,刀背密布《洗冤录》记载的"怨气纹"。当刀尖划过最后一道接缝时,羊皮卷突然自行展开,露出内层用鱼鳔胶黏合的夹页——记载着历代榜眼需代状元承受的"文厄"明细。
陈砚秋的断簪在羊皮卷上方震颤。簪尖所指的景佑四年条目中,"王珩"二字被朱砂圈了七重,旁边小楷批注:"代受七杀星厄,玉枕骨取"。更骇人的是墨迹未干的末页,新增的"陈砚秋"姓名用血书写,血迹中混着靛蓝色的磁石粉,在灯下泛出星图般的微光。
薛冰蟾的银刀突然插入卷轴轴杆。撬开的紫檀木中空处,藏着卷用睫毛写就的密档——记载着"七杀代刑"的具体仪轨:"取榜眼枕骨三钱,混黜落者泪液七滴,可移文曲厄于北"。而纸背的指印与陈砚秋父亲流放前的画押完全吻合。
"看装订线。"赵明烛的异色瞳孔在暗处收缩。羊皮卷的装订线不是寻常丝麻,而是七根绞紧的人发——每根都来自不同任期的黜落举人。当浑天仪残环靠近时,发丝突然自行解股,露出里面包裹的极细银丝,这些金属线在桌面组成江南贡院的地下暗道图。
卯时的晨光透过密格射入。墨娘子用骨刀挑开羊皮卷背衬,揭出的不是加固用的桑皮纸,而是张完整的人皮——皮上刺着岭南"鬼贡院"的施工详图。建筑地基呈北斗七星状排列,而"天枢"位置标注着"癸水眼",旁边朱批:"七杀归位日启用"。
陈砚秋的断簪突然吸附到人皮图纸。簪尖刺中的"紫微垣"位置渗出黑色液体,在皮面上蚀刻出《河图》中的"天一生水"格局。液体流经的砖缝纹路中,浮现出用磁石粉标记的七处穴位——正是历代状元被取骨的位置。
"金丝楠木屑......"薛冰蟾的银刀刮取装订线槽中的粉末。这些带着松香味的木屑来自景佑年科场案犯的枷锁,在显微镜下可见每片都刻着微型咒语。当木屑遇水时,立刻排列成《科场黜落律》的密藏条款:"七世骨血,榜眼代偿"。
辰时的钟声震得羊皮卷微微颤动。墨娘子突然撕开卷首的装裱绫边,露出背面用矾水写的历代考官名录。韩似道的名字出现了七次,每次任职年份都对应着某次日食。而最新添入的"靖康元年"条目旁,画着个青铜卦签的简图——签文正是陈砚秋在皇史宬地宫见过的"七世冤,榜眼偿"。
赵明烛的浑天仪残环突然吸附到羊皮卷中央。当青铜接触记载"七杀代刑"的段落时,环上刻着的状元姓名全部渗出血珠。这些血滴顺着羊皮卷的纹理流动,最终汇向末页陈砚秋的名字,在血渍中浮现出半片鱼鳞纸——记载着收官祭的最终步骤:"春分日,取榜眼玉枕骨,混七任状元指灰"。
巳时的暴雨敲打着密室顶棚。当墨娘子检查羊皮卷的骑缝印时,发现印泥中混着骨灰——与太常寺骨卜用的状元指骨成分一致。刮下的粉末在银刀上自动排列成微型浑天仪,而仪器的窥管正是那根断簪,直指陈砚秋后颈的青痣。
"装裱师傅的暗记。"墨娘子的骨刀突然停在某处。羊皮卷角落有个针尖大的"癸"字水印,这是汴京"文渊阁"装裱坊的特制标记。而该作坊的东家,正是韩似道夫人的表兄。
午时的日光照亮羊皮卷夹层。薛冰蟾用银刀挑起几乎透明的隔层,这竟是张用状元卷轴衬纸改制的密档——记载着历代榜眼被取骨后的去向。最新那条写着:"王珩骨灰三分,一入墨,一镇河,一献北"。而空白处的新鲜墨迹显示:"陈砚秋骨,当全归辽"。
未时的闷雷震得密格簌簌落灰。当陈砚秋触碰"癸"字水印时,羊皮卷突然卷曲,露出背面的星象图。图中"文昌星"被七条锁链缠绕,锁链另一端拴着七具青铜棺——棺盖内壁刻着的,正是《黜龙簿》记载的七任榜眼生辰八字。
墨娘子突然割破手腕。血滴在星象图上,顿时显现出第二层星轨——这是下次日食的预测路径。当血线流经"七杀星"位置时,羊皮卷突然裂开细纹,露出夹层中的七根银针——正是"七杀针",针尾坠着的骨珠上刻着流放者的姓名。
申时的斜阳穿透雨帘。赵明烛用浑天仪残环照射羊皮卷,光线透过虫蛀的孔洞,在地面投射出完整的黄河水患图。每次决口位置都对应某位榜眼的籍贯地,而最新标记的"靖康元年"决口预测点,正是陈砚秋故乡的漕运枢纽。
"装订线的秘密。"墨娘子的骨刀突然挑起一根人发。在四十倍水晶镜片下,发丝中心竟是空心的,里面藏着磁石粉绘制的微缩地图——显示从汴京到辽国"七杀墨坊"的地下暗渠。而渠道交汇处的标记,正是江南贡院地底的"癸水眼"。
酉时的暮鼓声中,羊皮卷突然无风自燃。火焰不是常见的橙红,而是靛蓝色,与状元墓中的尸火同源。灰烬中现出七枚玉扣,每枚都刻着某次科举大案的星象记录。最新那枚"靖康元年"的玉扣内部,藏着根三寸长的银针——针尖沾着的靛蓝液体,与陈砚秋后颈青痣渗出的完全一致。
当最后一缕天光消失时,密室里回荡起锁链拖地的声响。墨娘子掀开地砖,露出个锡匣——里面整齐码放着七片干枯的唇皮。每片唇纹都组成《科场黜落律》的残句,拼合后正是:"七杀未尽,癸水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