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学英语
“叔,您忘了?我在县城不是开了个小修理铺么,修收音机啥的,这几个月……确实攒了点辛苦钱。”
“回头我跟我爸再找亲戚朋友凑一凑,这八百一十块的首付……应该能凑出来。”陈默压低声音解释道。
陈鸿民看着陈默认真的表情,不像是在开玩笑。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深深的忧虑和一丝不忍。
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任务,就忽悠陈默包山。
他重重叹了口气,眉头拧成了疙瘩,语重心长地说:“小默啊……不是叔泼你冷水。八百多块啊!这不是小数目!”
“后山除了那点松子,还能有啥?这钱要是全砸进去,万一……万一赔了个底儿掉,这都包产到户了,你们一家老小……可指着什么活啊?叔是怕你……年轻气盛……要不你在回家跟你爸好好商量商量?”
要不说,人很难赚到超乎自己认知的钱,包山是不允许随意砍伐树木的,但是如果你有计划的砍伐并且补种的话,问题的就大。
450亩地过几年所能形成的经济效益,被说了两三千块钱了,二三百万都有可能。
“叔,这事儿我跟我爸也通过气了。”陈默咧嘴一笑,语气轻松。
“这样,这些资料我先拿回去,跟家里人再碰个头。您这边呢,把合同准备好,等我下次来,咱们一手交钱,一手签合同,行吧。”
陈默话里透出的那股子自信和干脆劲儿,让陈鸿民一时有些恍惚。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沉默片刻,陈鸿民终于点了点头,带着点郑重其事:“行!叔信你一回!合同我亲自给你准备好。下次你来,真要包,钱到位,合同立马签!签完,我亲自跑趟县里给你报备!”
“一言为定!”陈默爽快应下,卷起桌上的资料,转身就离开了大队部。
但是陈默可没想跟家里人商量什么,八百一十块钱,店里账上的钱就够了,他准备过两天直接去签约。
商量什么?家里靠着卖点山货、松子,总共都没赚到八百多。
这时候他要是敢跟父母说,他要拿出八百多块去包一座“荒山”,后续还得再掏近两千块,家里不炸锅才怪!
他妈怕是能当场把他扫地出门。
这件事儿,他准备先斩后奏,合同签了再说。
包山不是陈默现在突然心血来潮的想法,他一直在等包产到户,等政策下达。
上次被人抢收松子的时候他就说过了,这山不是他们家的,谁都能打。
虽然后来陈二憨兄弟没在来找他们低价卖松子,应该是自己卖出去了。
但是这件事儿给陈默提了个醒。
等包山的合同签完,这山还真就是他们家的了,以后在有人偷偷去收松子,那就叫偷,他能直接把人送进去。
并且这件事儿陈默想的很清楚,他父母年龄大了,思维也固化了,以后想把父母带出去很难。
老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那不如就给父母找点体面他们又能干的活。
这后山的450亩地,山高林密,物产丰饶,足够父母带着家里人,踏踏实实经营上十几年了。
松子、药材、林下养殖……有的是他们施展拳脚的地方。
更是他为父母铺就的一条,能让他们在故土上老有所为、安享晚年的路。
陈默不准备告诉父母,但是还是准备告诉一下自己媳妇儿的。
所以他直接把那堆资料都扔到了自己家里,这才转身去老宅。
刚撩开门帘,走进堂屋,只见大姐和温亦雪正盘腿坐在热炕上,各自怀里搂着个孩子。
炕中间的小炕桌上,摊满了书本和纸张,仔细一看,好些都是陈默这次从北京背回来的复习资料。
温亦雪正低声念着什么,声音轻柔却清晰,怀里的小跳跳咿咿呀呀地跟着学舌,安安在温亦雪旁边安静地躺着。
陈默走近了才听清,她念的是英语字母。
妞妞则乖乖趴在大姑怀里,好奇地拨弄着桌上的铅笔。
“爸妈跟佳浩呢?”陈默扫了一圈,没见着父母的身影,随口问道。
温亦雪闻声抬起头,手里还捏着那本英语书。
“哦,爸妈去村东头晒谷场了。包产到户的事儿,村里正重新丈量、抓阄分地呢,家家户户都得去人盯着。佳浩呆不住,我让他跟着去了。”
“哦。”陈默点点头,目光随即落在炕桌上那本格格不入的英语书上。他好奇地看向正低头认真看笔记的大姐,忍不住问道:“姐,这英语书高考又不考,你们咋想起来看这个了?”
“高考是不考,”陈秀芝头也没抬,手指点着书页上一个字母,眉头微蹙。
“可小雪说了,大学里头这门课是跑不掉的。我这连个字母都认不全,不得先学学?”她说着,朝温亦雪努努嘴,“这不,正拜师学艺呢,从最基础的‘ABCd’开始学。”
温亦雪在一旁抿嘴笑了,放下手里的书,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有趣的事,眼睛亮晶晶地看向陈默:“哎,说到学英语,你猜怎么着?昨儿晚上小雨趴我们旁边听我念,听了一遍就会读了,我发现她还挺有语言天赋的。”她语气里带着点惊喜和自豪,“她还一个劲儿追着我问,为啥学校里不教这个?”
“是吗?小雨还有这天赋?”陈默昨晚没回来,还真不知道。
“嗯!而且她很有兴趣。”温亦雪眉眼弯弯,笑容温柔。
“过两年学校里就该有了。”陈默随口应道,心里却飞快地转着念头。
他记得,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重启英语教育,先行试点的只有京城跟沪市。
1982-1985年才逐步推广至全国初中。
如果陈小雨真的是学习不行,英语很行,过几年他到可以送她出国上学,学点艺术什么的。
“你还操心小雨呢?”温亦雪嗔怪地看了陈默一眼,伸手轻轻戳了戳他胳膊,“先管管你自己吧!是谁在爸妈面前拍胸脯,说咱家能出三个大学生的?你说你有多久没看书没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