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爱自己
梅梅终于出院了,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东哥的老家。东哥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她出院后就匆匆离开了,留下梅梅和宝宝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与东哥的妈妈一起生活。
这是梅梅人生中最脆弱的时刻,身体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考验,各种激素水平都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她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低落,时而焦虑,时而又莫名其妙地想哭。然而,在这个最需要人陪伴和安慰的时候,她却发现自己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人。
每天,梅梅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还要照顾刚出生的宝宝。换尿布、喂奶、哄睡……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她来说,却异常艰难。但梅梅没有丝毫抱怨,她默默地承担起了这一切,因为她知道,这是她作为母亲的责任。
经历了生死边缘的梅梅,在生多多之前就对小孩子充满了喜爱。如今,她对自己的孩子更是疼爱有加,这种爱愈发深沉。
在这个传统的家庭里,坐月子有着许多严格的风俗。梅梅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不能洗澡,不能吃辣,就连日常饮食中的盐分也被严格控制。每天,她的餐桌上除了鸡汤就是猪蹄汤,各种汤汤水水不断。虽然这些食物被美其名曰是为了滋补身体,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下奶。即使梅梅对这些食物毫无胃口,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吃下去。
如果奶水不够,全家人都会想尽办法为她催奶。各种民间偏方、食疗方法都被尝试过,只为了让宝宝能有足够的母乳。
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坐月子的时间通常是 30 天或者 42 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和珠珠还有小野只要一换位思考,就觉得那简直是一场噩梦。
每一天,梅梅能够真正释放自己情绪的时间都非常短暂,仿佛那是她生活中的奢侈品一般。而我,也只能在忙碌的间隙中,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给她发信息或者打电话,与她聊上几句。我们都明白,这样的交流对于正在坐月子的梅梅来说是多么重要,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的陪伴,也能让她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在坐月子的前半个月里,梅梅的状况尤其艰难。她每天都被身体的疲惫所笼罩,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大多只能通过发信息来进行。她会在信息里向我倾诉她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对她婆子妈的不满和对月子餐的吐槽。
梅梅常常感叹,还好自己生的是儿子,这样他以后就不用像自己一样承受生孩子的痛苦了。而且,生儿子至少不用再面临被逼迫生二胎、生儿子的压力。
毕竟,在 2008 年的时候,国家仍然在严格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并没有对所有家庭产生同样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头胎生了女儿的家庭,他们往往不顾政策的限制,宁愿交罚款也要再生一个儿子,以满足传统观念中对于家族传承的期望。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而且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更为严重。无论是在我们生活的哪个角落,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仿佛生儿子成为了一种任务,只有完成了这个任务,家庭才算完整。
当一个家庭迎来新生命时,如果是男孩,父母往往会感到无比欣慰,觉得自己完成了人生中的一项重要使命。然而,如果是女孩,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产妇还躺在病床上,身体尚未恢复的时候,父母们可能就会抱着孩子,毫不顾忌地对产妇说:“好好养身体,过两年让你妈妈再给你生个弟弟。”
这样的话语,对于刚刚经历了十级剧痛的产妇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她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面对来自家人的压力和期望。而那些说出这些话的人,却完全没有考虑到产妇此时的虚弱和需要照顾的状况。
梅梅生了儿子,但是就是没有奶水,这也是被不停念叨的对象。总是被说她吃太少了,所以奶水不够。一直被说要多吃才可以让娃娃吃饱。
我们只能尽力安抚着梅梅的情绪,让她不要过于在意这些话语。梅梅正沉浸在带孩子的艰辛、痛苦和幸福之中,她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在项目部里,还有小燕姐和陈姐,她们都是刚刚生完宝宝不久。在闲暇的时候,我们也会讨论到生孩子的问题。每当谈到这个话题,她们都会感叹,真的不想再经历一次生育的痛苦了。
小燕姐感慨地说道:“我们潮汕人啊,那可是出了名的重男轻女呢!我有个小学同学,都已经生了四个孩子了,就是为了能有个儿子。你说这得多执着啊!还好我家睿睿是个儿子,不然我肯定也得被逼着再生一个。”
陈姐接着说:“我刚生完孩子,我爸妈就跟我说,等过两年政策宽松了,还是得再生个儿子。好在我和吴经理都在国企工作,我爸妈为了让我们保住工作,应该也不会太刻意催我。不过谁知道政策会不会变呢?一旦国家允许,他们肯定会逼我再生的。”
吴佳则不以为然地说:“我才不管呢,我反正不结婚也不生娃,谁爱说啥说啥,我也不会回老家去生活。”
我不禁感叹道:“这都 21 世纪了啊,生物课上都讲过,生男生女本来就是个随机事件,而且现在女孩子一点也不比男孩子差啊,为什么还有人这么执着于生儿子呢?”
小尹说:“我们老家山西也这样,感觉有儿子的家庭说话都要硬气些,我爸就是这样,因为我有哥哥。不过,好像家里我奶奶和我妈还有婶婶她们催我哥生儿子的话说的更多。”
“对,我也觉得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她们自己经历的痛苦,为什么要下一代的女性接着承受呢!就不能是她们踩过的坑让我们这一代不再踩!”我感叹道。
“那可不是,她们就是觉得看到了太多没有儿子的人踩的坑,也享受了有儿子的福利,所以让我们一定要生儿子。”吴佳笑着说:“爱咋咋地,我反正不参与她们故事。”
“其实仔细想想,从小到大我确实见识过不少优秀的女性长辈呢,比如我大姑妈,还有我奶奶。她们的思想都很开明,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所以我觉得,也许到了我们这一代,重男轻女的现象会越来越少,甚至可能会出现重女轻男的情况哦!”我兴致勃勃地说道。
“哈哈,我也这么觉得呢!”小尹立刻附和道,“我可喜欢小女孩啦,一想到她长大后能穿上漂亮的小裙子,像个小公主一样,就觉得特别可爱。而且小女孩通常都软软糯糯的,让人忍不住想要抱抱呢!”
“对呀对呀,我也超喜欢小女孩的!”我兴奋地接过话头,“我觉得小女孩就像小天使一样,天真无邪,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
“你们呀,自己都还是个小女孩呢,就先想着给未来的女儿穿漂亮小裙子啦!先让自己穿够漂亮的小裙子再说以后。”小燕姐看着我们,脸上露出了宠溺的笑容,“不过,年轻真好啊,可以有这么多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小妹妹们,要记得先爱自己,然后才有能力爱孩子,爱别人。”
“对头,小燕姐说的太对了。要先爱自己。”吴佳一脸赞同地附和道,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每次与见识不同的姐姐们一起讨论关于女性的话题时,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像是打开了一个知识的宝库,收获颇丰。姐姐们的经验和见解总是那么深刻而独到,让她受益匪浅。
尤其是当姐姐们说出一些话时,就像是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照亮了我们心中的某个角落,让我们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些话语不仅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发现从小接受的教育往往强调的是听话、懂事、尊老爱幼等品德,但却没有人告诉过我,在关爱他人之前,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这个被忽视的重要观念,如今在与姐姐们的交流中被提及,让我感到既惊讶又感慨。
怎么才能真正学会爱自己呢?这可能也是我需要学习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