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雨
是因为,她对自己也有意么?
只是碍于、碍于礼法……
这个念头在楚砚寒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一时什么外界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谁?”
陈平探头问道。
“夫人喜欢吃什么?”楚砚寒忍住激动,问道。
陈平想了想:“夫人好像什么都挺爱吃的,也不挑食——哦哦,昨日村子里有人送来了一筐甜杏,夫人还挺爱吃的。”
刚说完,就见楚砚寒拔腿就走。
陈平忙追上去:“世子去哪里?”
“摘杏。”
陈平:……
“世子你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陈平拿了两个斗笠就追了出去。
雨停了没两个时辰,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
洛清泠起来没看见人,问青云:“世子呢?”
回去了?
怎么也没有告个别?
她悄然捏紧了被子。
“好像和陈平出去了呢。”青云想了想,“不知道回来没有。”
和陈平出去的,也就不是走了。
洛清泠松了口气,起来换了衣服。
她昨夜里没睡,今日下午倒是睡得沉,起来时已经有些晚了。
没多久就是完晚膳时间,庄子里点了灯,影影绰绰,将雨幕映成金色。
有人来传膳,洛清泠过去,就看见桌上已经摆了好几道,和平日里的吃食都不太一样,旁边还放着一小碗已经清洗过,橙红诱人的杏子。
“又有人送来了吗?”洛清泠随口问道:“世子呢?”
“哪能啊,这是世子爷今日下午给夫人摘的!”
管事的笑眯眯地看着洛清泠:“夫人快坐下尝尝今晚的饭菜合不合口味?”
洛清泠狐疑地看着那些菜色,一个有些荒谬的念头袭上心间:“这些,难道也是世子做的?”
管事的只是笑着,并没有回答。
没一会儿,楚砚寒端着一碗汤过来,看见洛清泠笑道:“清泠还等我不成,尝尝?”
的确是楚砚寒做的。
楚砚寒给她做的。
洛清泠睫毛轻轻一抖,拿起筷子,在楚砚寒期待的目光里,每一样都尝了尝。
“很好吃。”
洛清泠看着他,眼光温柔:“我很喜欢。”
楚砚寒准备说什么,洛清泠已经移开了目光,道:“没想到世子还有这样好的手艺,不做厨子也可惜了。”
“做厨子,给清泠做厨子。”楚砚寒低声应了一声。
下雨的夜总是黑得格外的早。
洛清泠下午睡多了,晚上就点了灯看书,听见外头嘈杂,交青云出去问问。
没一会儿,青云回来,面色有些担忧:“是村子里的人,说是雨太大,清理小溪人手不够,担心村子被淹,来庄子上借人。”
洛清泠想到那条绕着村子里的小溪,也有些担心,披了披风出来看情况。
正好看见楚砚寒站在那儿说话。
她走过去,问道:“情况怎么样?”
“我已经让陈平点了一半人手过去。”楚砚寒道。
洛清泠点点头,问:“那村子里的人呢?可都还好?”
这雨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大了起来,继续在这样下一晚,村里只怕情况不好。
“清泠,”楚砚寒道:“别太担心,会有安置的办法的。”
“庄子地势较高,又有空——”
“清泠。”楚砚寒语言之中带了两分严肃:“村子里的人不能直接来庄上,有问题自有县衙的人去处理。”
洛清泠这才冷静了一下。
这附近的村子不少,不只是王府在这里有庄子和土地,还有不少其他的人家。
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王府来这里插手。
“可是——”村民无辜。
“清泠,我会安排好的。”
楚砚寒眼眸认真,洛清泠这才歇了功夫。
楚砚寒已经确定洛清泠就是情绪不对,往日里她哪里会这么失了分寸。
他实在是不放心。
他招了个亲兵,吩咐道:“辛苦跑一趟,替我给父王说一声我暂时不回去了。”
“村里受水灾,朝廷会派人赈灾,我等这边情况稳定后再回去。”
洛清泠看着楚砚寒,最终什么也没说。
大雨一下就是三天。
期间在洛清泠的要求下,楚砚寒只留了几个人在庄子上,大部分人都派去村子里赈灾去了。
庄子上还有些粮食衣物等,也都送了不少出去。
三天后,雨停。
朝廷派来赈灾的人也终于带着物资到了。
陈平等人撤回来休息,这三日忙得团团转,筋疲力尽的。
洛清泠在厨房帮忙熬姜汤,给众人送去,刚到他们歇息的院子外,就听见有人说话。
“也太不是东西了!”
“就那么一点东西,能有什么用?”
“大家不要着急,也许这只是第一批物资,后面还有呢?”
陈平劝道:“咱们看见的也不是全部,这里这么多村子呢,这么多人呢,肯定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赈灾物资的。”
洛清泠敲门进去,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陈平几人对视一眼,便将自己离开村子时看到的情况说了一说,朝廷送来的物资只有一个小推车,上面是米面,在村子的一角支了个小摊,熬粥。
“那粥我看了,一碗里面的米一个巴掌都能数清!”
“若是后面还有赈灾粮,也不至于这么抠搜呢!”
洛清泠心中一沉,连忙找到楚砚寒打听情况。
每个村子里都只有这么一小车的粮食,连药物都没有。
这样赈灾下去,村子里的人能活下来的,不足一半!
“以这里的人口折算,赈灾的东西不至于才这么一点。”
楚砚寒道。
洛清泠看着他,蹙眉道:“世子的意思是,县衙将东西贪污了?”
就在京郊地界,就这么大胆子,贪污赈灾粮?
“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楚砚寒笑笑。
他出去安排了一趟,现在不需要连夜挖沟,不必这么着急。便将庄子上的人手安排了轮班,排着去村子里帮忙重建。
一切安排好后,楚砚寒和洛清泠就去了一趟县衙。
县老爷见到楚砚寒的令牌,陪笑着把两人请进去。
“不瞒大人,我是为赈灾粮而来。”楚砚寒开门见山,视线锐利:“我这一路走来,看见每个村民手里吃的粥里,和清汤寡水没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