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练兵?安阳郡主要个太监?!

香宓宫内。

香昭仪双眼放光的看着林云。

“小羽子,你有什么办法?进来说话。”

香昭仪转身走进了寝宫。

林云跟在香昭仪的后面。

而香昭仪随后摒弃了其他宫人。

“小羽子,把你的办法说来听听。”

闻言,林云则道:“娘娘,奴才以为,要想留住陛下,应该从陛下的兴趣着手,陛下以前曾长期驻守北方,如今到了南边,想必肯定水土不服,娘娘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恰巧,奴才听闻河北之人喜欢吃面食,奴才刚好懂得一些新鲜的做面食之法,另外,也可以在这些食物里面加些壮阳滋补之药。”

林云没有再细说。

而听了他的话,香昭仪双眼一亮,就立刻朝林云问道:“什么面食之法?真的能吸引到陛下吗?陛下御膳房里的厨子虽然南方人居多,但也有些北方人的。”

香昭仪此时心中还是有些不确定的。

毕竟,作为皇帝,泰昌帝的饮食,那都是由一大堆人负责的。

天南海北,什么美食没吃过?

“娘娘,明日请准备一些食材,奴才到时候亲手给娘娘做。”

林云微微一笑,道。

“小羽子,你这样帮我,若是珍妃姐姐知道了,这。”

香昭仪咬了下嘴唇,脸色变得有些复杂。

“小羽子这样帮我,要是珍妃姐姐知道了,肯定会生气的吧,到时候如果珍妃姐姐惩罚小羽子,那可不行。”

香昭仪的心声传到林云的耳中,林云则微扬起嘴角。

这香昭仪还真善解人意,而且已经很维护他了。

这本就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娘娘,您在受宠时,还请多跟珍妃娘娘说些好话,另外奴才教你的这些奴才也会教给珍妃娘娘的。”

林云如此道。

闻言,香昭仪松了口气,就朝着林云道:“那小羽子,都要什么食材?”

“奴才写下来吧,另外,奴才也要问问御膳房有没有奴才想要的调料。”

闻言,香昭仪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橙儿。

“橙儿,去拿笔墨纸砚。”

香昭仪回头看向林云:“小羽子,调料什么的,你问我就行了。”

“嗻。”

林云在写食材时特意的问了下有没有辣椒,才知道大乾还只有花椒,生姜等能制造辛辣的调料,不过已经有酱油和醋,以及一些香料了。

于是,他也只好改了配方,但影响不大。

毕竟,卤煮火烧这玩意儿,重点也不在于辣。

将食材写好交给了香昭仪后,又嘱咐香昭仪明天要把锅和灶准备好,林云才离开了香宓宫。

而等他带着十四名宫娥返回万珍宫的时候,那安阳郡主也已经到了养心殿。

泰昌帝坐于龙椅之上,看着下面抱拳的徐安颖,眉头紧紧拧起,心情极为复杂。

“安阳郡主,你真不想嫁给太子?”

“陛下,瓦剌未灭,何以家为?”

徐安颖斩钉截铁。

泰昌帝脸皮子抽了抽。

这么一句话,让他这个皇帝都说不出一个不字了。

他要是此时依旧强行让徐安颖嫁给太子,传出去,岂不是成了他这个皇帝拒绝一个有志气的将军为国出力吗?

后世的史书上,又会怎么写他?

最终,泰昌帝脸色复杂,深深的看了看徐安颖,才道:“安阳郡主,既然你如此说,那朕也不勉强你了,不过近日来北方的瓦剌确实不安分,朕正想组建一支新军,安阳郡主,就由你来当主将替朕训练新军吧,日后朕若派军北上,你就当为先锋!朕如你所愿,让你为大乾痛击瓦剌!”

泰昌帝虽然脸上在笑,但眼神却变得凌厉了几分。

他可没想真让徐安颖去建功立业。

他此时已经只觉得徐安颖的心智谋略是真远在那徐霸之上的。

所以,像徐安颖这种能够破解出他的计策,还让他没办法的人。

他若是没法将之完全掌控,就必须要想办法将之除掉了!

而听了泰昌帝的话,徐安颖的娇躯微微一颤,然后就语气坚定的道:“陛下放心,臣女一定竭尽全力!”

“下去吧。”

“喏!”

徐安颖眼中闪过一缕精光,却突然又道:“陛下,为了对付瓦剌,臣女自当竭尽所能,但臣女过去从来没有训练过新军,手中的练兵之法恐有些不足,所以臣女想向陛下要一个太监。”

“嗯?”

泰昌帝没想到徐安颖会突然这么说,疑惑的问道:“莫非那名太监懂得好的练兵之法?”

“陛下,这名太监是否擅长练兵,臣女也不知道,但臣女亲眼所见此太监有训练斥候的高明之法。”

“呵,不过是一个太监罢了,郡主既然想要去跟内务府说一声便是。”

得知那太监只是会训练斥候。

泰昌帝挥了挥手,很不经意般的道。

“陛下,那太监如今是珍妃娘娘的内侍太监,珍妃娘娘也需要这太监的伺候,所以臣女每日也不会借那太监太久,只是在训练的时候需要那太监。”

“嗯,朕准了。”

“谢陛下!”

“安阳郡主,没什么其他事,你便下去吧,明日记得去京营领兵马。”

泰昌帝淡淡的道。

“喏!”

徐安颖退出了乾清宫,心里就悠地松了口气,随即嘴角上扬,眉梢间都流露出了喜色来。

她出宫的步伐,也变得轻快了起来。

而在乾清宫内。

“啪!”

几本奏折,都被扔在了地上。

“陛下息怒,息怒啊,陛下!”

王恩跪了下来,痛哭流涕。

“去!”

泰昌帝却挥了挥手,道:“传朕的旨意!让京营的陈定侯挑选出一些劣等兵,等安阳郡主去领的时候,就把这些兵交到她手上!”

闻言,王恩微微一愣,当即明白了泰昌帝的意思。

“嗻。”